
国际难民法
《国际难民法》是智慧财产权出版社2009年出版图书,作者是梁淑英,该书不仅体例设计合理、逻辑缜密、参阅的资料丰富翔实,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独创性地、全面系统和深入地论述了国际难民法的内容和中国保护及安置难民的实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国际难民法
- 作者:梁淑英
- 出版社:智慧财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
基本信息
作 者:梁淑英 着
出 版 社:智慧财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6-1版 次:1页 数:409字 数:391000 印刷时间:2009-6-1开 本:大32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802474857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在第一章中颇有建树地论证了国际难民法的定义、特徵及其与国际人权法的关係以及国际难民法的产生、发展和渊源。在第二、三、四章中全面系统深入分析和阐明了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第一个是难民的概念。包括1926~1946年国际档案规定的难民概念、国际难民组织章程规定的难民概念、联合国难民署章程规定的难民概念和受难民署关注的其他人、普遍性的难民概念(即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梁淑英,女,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国际法的教学与研究。现任北京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委员会顾问,列名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专家资料库。1987—1988年在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研修国际法,1995年参加联合国国际公法大会,还曾应邀赴英国、法国、韩国、泰国及我国香港地区等参加学术研讨和讲学。多次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和国务院法制办的邀请参加我国涉外立法的研讨。着有多部国际法的专着和教科书,如《外国人在华待遇》《国际法律问题研究》《国际公法》《国际法》《国际法案例教程》《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的批准与实施问题研究》。在国内外重要报刊发表“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含义”“中国的领海制度”“论外国人的地位”“论人权的国际保护”“难民的国际保护与中国的实践”“非法入境难民的处理原则”“难民的概念”“论用尽当地救济”“国际人道主义法及其违反之罪行的国际惩治”“论条约在国内的适用”等数十篇论文。主持和参加了国内和国际的重要科研项目,如联合国机构间反对拐卖人口驻华办公室的反对拐卖人口项目和联合国难民署的难民法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 国际难民法概论
第一节 国际难民法的概念
第二节 国际难民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国际难民法的渊源
第二章 难民的概念
第一节 1922—1946年的难民概念
第二节 国际难民组织章程的难民概念
第三节 联合国难民署章程的难民概念
第四节 普遍性难民概念
第五节 区域档案的难民概念
第三章 难民身份取得和丧失的条件
第一节 取得难民身份的主体和条件
第二节 难民身份的排除
第三节 难民身份的丧失
第四章 难民的甄别程式
第一节 难民的甄别者
第二节 甄别难民程式的基本要求和事实的确定
第三节 终止和取消难民身份的审查
第五章 难民的法律保护
第一节 难民的入境、居留和出境管理
第二节 难民的管辖
第三节 难民待遇
第四节 难民妇女和难民儿童的特殊保护
第六章 难民不推回原则
第一节 不推回原则概述
第二节 不推回原则的内容
第三节 不推回原则适用的例外
第七章 中国保护和援助难民的实践
第一节 中国保护和援助难民的国际实践
第二节 中国保护和援助难民的国内实践
第三节 中国对印支难民的接受
第四节 印支难民的安置
第五节 在华印支难民的待遇
第六节 印支难民的遣返
第八章 保护和援助难民的国际机构
第一节 历史上保护和援助难民的国际机构
第二节 现存的保护和援助难民的国际机构
主要参考文献
附属档案一 国际难民法相关的主要用语
附属档案二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附属档案三 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附属档案四 非洲统一组织关于非洲难民问题的公约
附属档案五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章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