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是指国际法的首要渊源。国际法主体间缔结的相互权利义务关係的书面协定。广义的条约除以“条约”为名的协定外,还包括公约、宪章、盟约、规约、协定、议定书、换文、最后决定书、联合宣言等。狭义的条约仅指重要的以条约为名的国际协定,如同盟条约、边界条约、通商航海条约等。国际法理论上,按照条约的参加国数,条约可分为双边条约即两个国际法主体间缔结的协定、多边条约即两个以上国际法主体间缔结的协定和国际公约即多数国家缔结或参加的通常对非缔约国开放的协定。按照条约的法律性质,条约可分为造法性条约和契约性条约,前者创设新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或修改原有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后者指依照原有的国际法规则规範缔约国间某些具体的权利义务关係。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国际条约的缔结、生效、保留、遵守、适用、解释、修正、变更以及条约的无效、终止、中止、退出等制度作了具体的规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国际条约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Treaties
  • 缔结程式:谈判、签字、批准和交换批准书
  • 定义:国际私法规範赖以存在的基本形式

概念

1.一般性的国际条约通常是大多数或多数国家参加的,主题事项涉及世界性问题,起着创立一般适用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作用。
《里斯本条约》的签订《里斯本条约》的签订
2.特别条约一般由两个或几个国家为特定事项缔结的。
4.国际条约是国际私法规範赖以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

缔结程式

条约的缔结程式是指国与国之间签订条约的全部过程。一般包括谈判、签字、批准和交换批准书。

谈判

指国家间就条约内容和缔结等事项进行交涉的过程。除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外交部长外,开始时通常须审查代表是否奉有谈判条约的全权。谈判结果订成双方一致同意的正式文本。多边条约的谈判通过国际会议的形式进行,条约草案提交会议通过。在联合国範围内缔结的国际条约,条约文本由联合国大会或为此专门召开的外交会议通过。谈判结束,约文拟定后,可由谈判代表草签。

签字

指由受权签约的代表在条约正式文本上籤名,以表示缔约国同意接受条约的拘束。双边条约签字前由缔约国双方代表互阅签约的全权证书,多边条约则由缔约国代表组成全权证书审查委员会审查。一般的条约自签字之日起即行生效,不需批准或其它手续。在国际组织範围内缔结国际公约,有时不经过签字这种传统程式,而是根据该组织的组织档案规定,由主管机关将公约拟定后,径送各国审议批准。

批准

指国家有权机构对其代表所签署的条约的最后确认。根据各国的宪法和实践,有权批准条约的一般是国家元首或议会,有时国家元首根据议会的决议来批准。有些条约可採取简易的批准方式,即由政府核准。一般说国家没有义务必须批准其代表所签署的条约。除批准外,一国表示同意接受条约拘束还可用接受、赞同等新方式。

交换批准书

双边条约获得批准后,通常要交换批准书。多边条约则要把批准书交存于条约规定的负责保管批准书的保管者。除另有规定外,双边条约自交换批准书之日起生效。多边条约的生效需要全体或一定数目的签字国交存批准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国际条约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