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赵亚娟(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师)

赵亚娟(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师)

赵亚娟,女,1977年11月出生,河南漯河人。现在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任教。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赵亚娟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河南漯河
  • 出生日期:1977年11月
  • 职业:教授
  • 毕业院校:中南政法学院

人物经历

1995.9~1999.7,就读于中南政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系 ,国际经济法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9.9~2002.7,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国际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2.9~2005.7,就读于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国际法专业,法学博士;
2003.7~2003.9,在荷兰海牙国际法学院从事2个月的短期科研,并参加国际私法、国际公法讲习班;
2005.8~2005.9,参加荷兰海牙国际法学院研究中心的“文化遗产保护”高级学术研讨班。

研究方向

国际法,海洋法,国际私法。

主要贡献

着作成果:
1、中国南海研究院课题“国际海洋法上群岛水域制度研究”,主要执笔人;
2、参与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课题“厦门市海洋环境保护若干立法研究”;
3、参与上海WTO事务谘询中心课题《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例研究(医药化工类)》;
4、《论WTO协定在我国的适用》,《政法论丛》2001年第6期;
5、《日本秘密海运极端危险核物质的法律思考》,《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
6、《领海以外海域内水下文化遗产的管辖权之争》,《法令月刊》2005年第7期;
7、《沉没的军舰和其他国家船舶的法律地位——以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为视角》,《时代法学》2005年第5期。
科研情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研究》(独着),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例研究——以化工、医药类产品为例》(副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从低徵税规则:多哈回合反倾销规则谈判一个重大分歧议题》,载《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年第7期。
4、《<国际法>本科双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载《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5、《关于个人是否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问题的思考——从国际法的“个人化”发展动向谈起》,载《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6、《国际法视角下“水下文化遗产”的界定》,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1期。
7、《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建议》,载《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8、Relationships among the Three Multilateral Regimes concerning the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Mankind.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 2008.
9、《从“南海一号”事件看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完善》,载《法学》2007年第1期。
10、《我国有关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完善》,载《华南师範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1、《论海难救助制度与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兼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规定》,载《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7年第1期。
12、《美国海难救助制度的新发展——以若干历史性沉船救助案例为视角的研究》,载《国际经济法学刊》2007年第14卷第4期。
13、《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制》,载《武大国际法评论》2007年第6卷。
14、《论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以与东协国家合作为视角》,载傅崐成、水秉和主编:《中国与南中国海问题》,(台北)问津堂书局2007年3月版。
15、《多哈回合谈判的一项重要突破:〈区域贸易协定透明度机制〉》,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12月19日第6版。
并主持教研项目“法学本科双语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自我监控与保障问题研究”及“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赵亚娟(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