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西南政法大学劳动社会保障法制研究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劳动社会保障法制研究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劳动社会保障法制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Labor andWorklife Law of SWUPL,缩写为CLWL)系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成立的教学研究中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西南政法大学劳动社会保障法制研究中心
  • 外文名:The Centre for Labor andWorklife Law of SWUPL
  • 性质:研究中心
  • 地址:西南政法大学

中心简介

中心现有专职研究成员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3人,硕士生导师资格的7人。兼职研究员二十多人,相关研究人员均具有博士学位。中心主任刘俊教授为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和副主任熊晖副教授为中国社会法学会理事。

中心宗旨:

①关注民生,促进国际合作,加强有关公民社会人权保障法律问题研究,维护弱势群体权益;②提高学生公民权利认知,培育现代法治理念下的公民社会土壤;③加强对弱势群体法律知识的培训,促进政府和社区在更大程度上尊重公民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对话的选择;④加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方面特色:

①专业化程度高。中心研究成员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有关理论及司法实践均较为熟悉,多次参与国家及地方相关立法,熟知学科研究前沿并具有国际视野。中心的所有专职研究人员均主要从事劳动社会保障法制教学和研究工作。课程负责人和部分成员在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②中心和部分地方政府、法院和律师事务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係,外聘了具有理论素养和丰富办案经验的法官、仲裁员、外籍教师做兼职研究员;③中心和法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交流关係。

组织架构:

中心现已形成具有较强执行力的组织架构,①专家顾问团队:以校内老师和政府部门领导为主,为中心的发展提供意见与建议;②执行主任: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行,对中心主任负责;③法学研究部:具体负责相关课题申请、《社会法研究》编纂、整理相关案例、定期召开学术讨论会议等;④法律援助部:具体负责中心劳动法律援助项目的执行、以援助为平台扩大中心的社会影响等;⑤对外宣传部:具体负责网站、微博、QQ的维护更新与维护、与相关政府部门及其他机构的联繫、宣传活动的具体筹划等;⑥财务部:具体负责机构的经费收入与支出。
近年来,中心先后承担了加拿大联邦政府国际发展署资助的中—加合作政策选择项目(POP)2007—2008年“中国农民工职业安全卫士公共政策研究”和2009—2010年“劳资集体谈判协商制度”;承担了2009、2010和2011年乐施会“家政服务员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系列项目;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疾病保险部分)的研究任务;承办了中国社会法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并于201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马列重点工程《劳动社会保障法学》教材撰写的牵头单位(刘俊教授任主编);中心成员近年先后发表了《加拿大工伤保险制度》、《〈劳动契约法〉应结束对事实劳动关係的现实困惑》,《国外劳动契约立法的经验与借鉴》、《美国家政工人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等有关劳动社会保障法学论文近100篇。2009年,本中心承担的劳动社会保障法制课程为重庆市精品课程,并被重庆教育委员会推荐参与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选。

学术研究情况

中心专门设立法学研究部来负责学术研究,其主要职责为:负责每周召集召开一次学术讨论会;负责《社会法学研究》的编纂;负责项目申报工作;负责法律援助案件相关档案的整理、分析等;负责为中心宣传部门提供宣传案例、宣传材料等。
自中心成立以来,中心法学研究部共完成下列工作:
1、组织学术专题讲座10次。其中包括:
(1)台湾中正大学劳动关係学系杨通轩教授主讲的《变动环境下的劳动与劳动法、社会法》;
(2)美国德雷克大学Russell·E· Lovell教授来我校主讲的劳动法专题系列讲座;
(3)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法学院KatherineLippel(皇家科学院院士)主讲的《工伤保险立法的趋势与前沿问题》;
(4)中国社会法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黎建飞主讲的《社会法前沿问题》;
(5)董保华教授主讲的:《劳动契约法》该不该修改?
(6)林嘉教授主讲的《现代劳动法的发展:管制还是放鬆》;
(7)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处处长关枢主讲的实务性讲座《中国工伤保险制度》;
(8)陈步雷教授主讲的《社会立法与中国改革》;
(9)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处处长甘大发主讲的实务性讲座《关注现实社保工作》;
(10)剑桥大学威廉·布朗教授主讲的《劳动关係学科发展》。
2、组织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3次,会议邀请到了加拿大、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及大陆各地的劳动法学者,针对家政工人工伤保险问题进行专门讨论,并得出丰硕成果。
3、中心组织出版《社会法学研究》,其中第一期即将进入出版阶段。
4、组织小型学术讨论会议12次。每次讨论会都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深刻分析各类劳动法律问题,讨论案件涉及到工伤保险待遇、加班费、社保缴纳、劳动契约等问题。
5、组织校级劳动法沙龙2次。劳动法沙龙以当下热门的“微博讨薪案”等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邀请校劳动法教研室所有教授及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全面的讨论了案例体现出的劳动法律问题,并针对劳动关係认定等问题提出了各类观点。

法律援助情况

充分利用中心的优势,积极开展法律诊所教育,是中心的最大特色。中心于2012年4月专门设立劳动法律援助项目,本项目由1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授组成管理团队,并由20多名研究生担任学生助理。项目为公益性项目,免费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支持。援助内容包括劳动契约纠纷、社会保险纠纷、福利待遇纠纷、人事争议纠纷等。项目无偿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法方面的谘询和代理,努力成为重庆市劳动者劳动权益纠纷解决的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援助範围涵盖:劳动契约纠纷、福利待遇纠纷、社会保险纠纷、人事争议纠纷以及其他涉劳务活动纠纷;援助方式包括:①法律谘询,谘询方式包括现场谘询、来访谘询、电话谘询和网上谘询。我们将在法律宣传活动和本中心现场接受大家的直接谘询,同时开通电话和网上谘询,由专人现场及线上值班,热烈欢迎广大劳动者朋友通过本中心提供的谘询方式免费进行法律谘询服务。值班时间为每周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30,下午14:00-18:00。网路谘询时间,除正常工作时间外,也将保证节假日有一定的维护;②代写法律文书,中心免费为劳动者出具专用格式的法律文书,包括法律意见书、申请书、起诉书、代理词、辩护词等;③案件代理,中心与当事人签订代理协定,无偿帮助和代理当事人进行劳动争议仲裁或者民事、行政诉讼,依託本中心的教学科研力量帮助劳动者及时有效地解决纠纷,维护其合法的劳动权益;④其他,依託中心这一平台和媒介,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劳动者的利益诉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西南政法大学劳动社会保障法制研究中心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