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湘潭大学法学院

湘潭大学法学院

湘潭大学法学院

湘潭大学法学院创建于1982年,扩建于1996年,是湖南省成立最早、招生最早、师资力量最强、学科门类最全、招生规模最大、教学层次最齐全的法学院系。2008年,湘潭大学成立智慧财产权学院,与法学院合署办公。法学专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和湖南省示範专业。

湘潭大学法学院是引领湖湘法学教育的中流砥柱,可以说是中国南方法学的翘楚。入选第一批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拥有全国首批七个国家级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拥有全国唯一的中国—非洲法律培训基地,湖南唯一的法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是湖南唯一的国家级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唯一的全国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先后完成了本科教育到硕士培养、硕士教育到博士培养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建站的自身跨越。还先后荣获了湖南省第一项法学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批了第一门法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第一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湖南省惟一的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惟一的国家级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惟一的全国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获批了第一批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湖南省第一批国家级法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一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第一批法学一级重点学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湘潭大学法学院
  • 英文名:Xiangtan University Law School
  • 创办时间:1982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法学
  • 所属地区:中国 湖南
  • 现任校长:黄云清
  • 主管部门:湘潭大学
  • 硕士点:8
  • 博士点:2
  • 校训:养浩然正气,铸法治精魂(院训)
  • 国家重点学科:2
  • 院长:肖冬梅

学科与科研

科研机构

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法社会学研究中心、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刑事一体化研究中心、宪政文化研究中心、经济法理论研究中心、智慧财产权保护研究中心、体育法研究中心、环境资源与保护研究中心、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等科研机构。
学院学科组: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

学科建设

1983年开创了湖南省第一个法学本科专业;.
1993年开创了湖南省第一个法学硕士点,获得诉讼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相继又取得了刑法学、经济法学、法律史学、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诉讼法学科自1993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
湘潭大学法学院
2002年设立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是湖南省内法学类唯一的特聘教授岗位
2002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首批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是湖南省内法学类唯一的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3年开创了湖南省第一个法学博士点(诉讼法学博士学位),获湖南第一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5年,法学院又取得了法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及法律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教育部确定湘大法学院的“诉讼证据法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7年,成功申报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6年、2007年,“行政诉讼法学”与“国际经济法学”先后被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2007年,法学学科被教育部、财政部确认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10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2011年,成功取得法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和智慧财产权交叉学科博士授予权。
2013年开创了湖南省第一个法学类2011协同创新中心。
非洲法学、体育法学是法学院新兴优势学科,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
2014年经中国法学会批准,由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与湘潭大学联合组建的全国高校首家反腐败司法研究基地在湘潭大学成立。
2015年12月6日,全国首个省级刑法类学术团体——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在湘潭大学成立。
2015年,成功获批“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成为全国8所试点高校之一,湘大为湖南省唯一入选高校。
现已形成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科教育和成人教育多个层次的教学体系。现有研究生10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等),本科生750人左右。

外界评价

2013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在湘潭大学法学院30年院庆时这样评价湘潭大学法学:湘潭大学法学已经成为南方法学阵地一颗不可缺少的明珠。
中国政法大学评价湘大法学:湘潭大学法学院作为湖南成立最早、招生最早的法学院系,已经成为湖南法学院系的翘楚和全国法学教育重镇,为国家的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专业排名

湘潭大学法学详细全国排名如下:
法学一级学科全国第21名/72分,湖南第一
湘潭大学法学院
本科专业中:法学17A+ ,智慧财产权湖南第一
研究生专业:诉讼法学7、法律史7、民商法学11、刑法学11、法学理论1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1、国际法学19

重点学科

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向有一支雄厚的学术梯队,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2人,副高职称人员3人,中职人员1人。其中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1人入选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获教育部青年优秀教师奖,2人为121人才工程三层次人员。作为方向带头人的廖永安教授年富力强,研究成果丰富,是国内民事诉讼法学界学术影响较大的中青年学者;作为方向带头人的何文燕教授在民事诉讼基本理论领域卓有建树;学术骨干郭树理副教授已在学界崭露头角。历年来,本研究方向共培养各类研究生100余名,在读博士生8名。本研究方向人员共出版民事诉讼法学专着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在民事诉讼证据理论、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体育诉讼、国际民事诉法学与公益诉讼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法律史学

湘潭大学法律史学科学术梯队人员稳定,年龄、职称、学历、学位、专业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研究方向齐全,科研成果突出,近几年来已出版专着、译着及法律史料整理着作20余部,承担并完成了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并获得10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该学科现有教研人员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7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9人拥有博士学位,1人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领导与师资

名誉院长
谢勇
院长
廖永安
主持学院全面工作,分管学科学位点建设工作、2011协同创新工作、外事工作、博士生培养管理工作;
院党委书记
黄德华
主持学院党务工作,分管财务工作、人事工作、工会工作、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院部机关行政管理工作;
副 院 长
肖冬梅
分管智慧财产权学院相关工作;
副院长
欧爱民
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
副院长
肖冬梅
分管全日製法学硕士培养管理工作、智慧财产权学院相关工作;
副院长
肖伟志
分管本科教学工作;
副 院 长
吴勇
分管科研工作、网路工作、法律图书馆,协管外事工作;
院党委副书记
陈双喜
分管本科学生工作、代管财务工作;
院长助理
刘友华。
张义清教授出席第九届世界宪法大会张义清教授出席第九届世界宪法大会
截止2012年,学院有教职工74人,其中教师63人;教授23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5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另聘有40多位国内外知名法学家任学院兼职教授。
2012年湘大法学院肖冬梅教授和邱洪华博士分别入选首批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和师资人才
廖永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获得者,当选2013年度湖南省最具影响力法治人物。
肖冬梅: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首批全国智慧财产权领军人才)、国家第二批“百千万智慧财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2011年入选首批国家“智慧财产权专家库”。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各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知识产权局课题等13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等10余项。
邱洪华:全国专利信息师资人才
欧爱民:在全国率先推出法学实践性教学的“当事人模式”,并因“以教学改革推进法治建设”,当选为2009年度湖南省最具影响力的法治人物、2010年度湘潭市十大新闻人物、CCTV2011法治人物湖南十佳、《湘声报》2011年面孔人物。
湘潭大学法学院廖永安教授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也是湖南省高校唯一的获奖者。湘潭大学法学院校友、97级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生、武汉大学法学院江国华教授也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充分展示了湘潭大学法学教育的实力。

机构设施

办学设施

法学院拥有7000余平方米的独立办公楼,拥有设备齐全的刑事侦查技术实验室,模拟法庭可以同时容纳300多人观摩;法律图书馆专业藏书8万余册,订有数百种中外法学专业期刊,与学校图书馆联合出资订购了LexisNexis等专业资料库,并设有专门的学生阅览室。
湘潭大学法学院
湘潭大学法学院衷心感谢社会各界、特别是海内外法学界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厚爱,同时竭诚欢迎法学界的有识之士,尤其是优秀中青年法学人才加盟,与全院教职工共创辉煌。

科研机构

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是全国首个省级刑法类学术团体,于2015年12月6日成立于湘潭大学并挂靠湘潭大学。设有《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法治反腐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会长。研究会会长为湘潭大学法学院黄明儒教授,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谢勇。
湖南省刑事法学研究会是紧密联合湖南省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学术团体,通过开展理论研究、法治论坛、普法活动、印发资料等形式,推动湖南省的刑事法治理论研究与实践建设。同时,研究会将对为刑事法学研究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优秀论文的出版发行提供资助,对好的研究课题提供经费支持,对实务界的疑难案件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探讨,对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司法援助。

智慧财产权学院

湘潭大学智慧财产权学院成立于2008年11月,为湖南省首家智慧财产权学院,是中部地区继中南财经政大学智慧财产权学院之后的第二家智慧财产权学院。湘潭大学智慧财产权学院依託湘潭大学的综合性大学性质和法学院较为强大的师资力量,以促进法学院和学校学科建设、培养社会急需的複合型智慧财产权人才为目标,立足于服务湖南省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建设,力争建成省内领先,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智慧财产权学院。
湘潭大学智慧财产权学院在湘潭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科组和经济法学科组基础上组建,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有11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为在读博士。另有兼职教师10人,分别来自湘潭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科技处和社科处等院系处室。
湘潭大学智慧财产权学院师资队伍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在师资队伍的结构方面,智慧财产权学院不仅具有专门从事智慧财产权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也有从事相关法学研究的教师,还有从事科技、管理等相关领域研究的教师,符合培养智慧财产权複合型人才的要求。在科研方面,湘潭大学智慧财产权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出版智慧财产权学术专着3部,其他相关学术专着10余部;在《法学研究》、《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智慧财产权》、《电子智慧财产权》、《中国着作权》等专业期刊发表智慧财产权论文30余篇,发表其他相关论文100余篇。
湘潭大学法学院
湘潭大学智慧财产权学院教师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与国内重点智慧财产权教学与研究机构具有紧密的联繫。智慧财产权学院副院长肖冬梅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曾师从武汉大学智慧财产权高级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陈传夫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湘潭大学智慧财产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太平副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师从中国法学会智慧财产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智慧财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田教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现正在中国法学会智慧财产权研究会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智慧财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担任中国高校智慧财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湘潭大学智慧财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梦云副教授现正师从中国政法大学智慧财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冯晓青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担任中国高校智慧财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等。

地图信息

地址:湘潭市雨湖区西二环路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湘潭大学法学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