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是2012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曼。

基本介绍

  • 作者:赵曼
  • ISBN:9787514123753
  • 页数:516
  • 定价:86.00元
  •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1
  • 副标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内容简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既是实现中国当前“改善民生,共建共享”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通过文献研究、规範分析、实地研究、深度访谈和计量研究等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和农村灾害救助制度等六个主要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及探讨。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如下:
第一部分研究结论
(1)“老”是一个相对概念,其社会意义远远高于生理意义。在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人不仅仅是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老年人“被养”中所获得精神慰藉是低层次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慰藉来源于社会参与。老年人拥有独特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2)根据湖北谷城和河南南阳两地的调研数据得到:大多数农民的整体经济收入水平和新农保的养老待遇水平均很低,难以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来源匮乏,家庭和亲人的照料尤为珍贵;医疗费用占总家庭支出比重较大;家庭养老是农村最重要的养老方式。
(3)利用脆弱性理论及其分析框架研究得到:农民养老风险增加的同时,农民养老的可及性资源有趋向减少的趋势。
(4)城乡老年人在收支结构、居住方式以及养老方式上的较大差异,决定了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层面的差异;社会参与机会的差异是决定城乡老年人收支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居住方式和养老方式决定了城乡老年人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程度。
第二部分研究结论
(1)通过设计农民疾病经济风险的测量指标,借鉴流行病学中的相对危险度分析方法,基于一线调查数据,测算了不同起付线和报销比例标準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疾病风险分担程度。结论是:农户疾病风险仍然比较严重,“新农合”制度目标的实现度有待提高;“保小病”的制度模式是低效率的,未能有效化解农民的疾病风险。
(2)对“新农合”制度提出下列政策建议:取消个人账户;保持或强化门诊报销;“新农合”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实行“管办分离”,以约束医疗供方的道德风险行为,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
第三部分研究结论
(1)通过对失地农民的生计及其制度需求的研究得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能“一刀切”,应区分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失地农民需求存在的差异。
(2)从考察农户资源稟赋出发,分析与失地相关的制度和组织结构,重点考察农户的收入结构及社会风险,并比较不同的失地农户安置模式,得出结论:现行的征地补偿标準过低,补偿範围不合理,农民受益太少。
(3)政府制定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政策和制度设计,需要微观基础证据做支持,这些数据主要来自个人、家庭和政府三个层面,数据的质量影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质量。
第四部分研究结论
(1)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因其处于不良的就业环境以及农村传统保障的弱化,面临着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等风险;从制度供给的角度看,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着国家层面制度供给不足和地方层面制度供给错位的问题。
(2)通过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参保意愿的测算,判断农民工社会保险项目优先位序,得到:从制度需求的角度看,农民工的参保意愿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三大保险制度为核心,製造业、建筑业的农民工对工伤保险制度需求迫切。
(3)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应以“稳定就业”为导向,分群分类建立。其中,第一代农民工的制度供给以提供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而第二代农民工的制度供给则以促进其充分就业为主。
第五部分研究结论
(1)农民工和失地农民这两个群体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重点,难点在于政策衔接问题。农民工养老保险关係转移既是时空转移又是程式转移,必须做到转、接、并、续四个环节前后连贯。
(2)城乡医疗资源整合必须消除行政壁垒,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落实公立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使公立医院有资格参与医疗机构市场重组与改造;同时消除地区壁垒,实现医疗资源的自由流动j以市场机制组建跨区域的医疗集团。
(3)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是实现城乡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力量,可以通过影响医疗消费需求、与医疗供方谈判、调整支付方式和支付水平,引导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
(4)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整合,应该因地制宜:经济发达区域(不是省份)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医疗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在于社会保障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之间体制整合和利益分割问题;经济欠发达区域的主要矛盾则是城乡之间医疗资源配置的失衡。
第六部分主要结论
(1)通过对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和灾后重建的系统性研究,得到:灾害预防是农村救灾机制中的重中之重;灾后重建应纳入灾害预防,可以将基础设施建在不易受灾的地区或增强防灾设计,以减少或规避灾害风险。
(2)基于传统经济学和现代信息经济学理论,对比分析现金救助和实物救助的运行效率,得到:在灾后的紧急救助阶段,应採取实物救助的方式;在灾后的长期救灾阶段,可以用现金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救助。这有助于相关主体选择最优的救灾方式。
(3)通过对灾民生计资本动态变化的研究,提出生计资本重建的对策建议:灾后重建应通过政府部门以及私人部门、第三部门的密切合作,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和制度,以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灾民获得高质量、及时的公共服务设施。

作品影响

2013年10月,该书入选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人文社科类图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