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西北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西法大”,坐落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由中央与陕西省共建,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管理、文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入选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是法学传统“五院四系”成员、“立格联盟”创始成员、长安联盟成员、西北地区法学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源于中国共产党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和1941年的延安大学,历经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等时期;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併入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安政法学院;1963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2000年划转陕西省;2006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2018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雁塔、长安两个校区共占地1347亩,设有18个学院、32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0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学科;全日制在校生15900多人,其中本科生1345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450多人;教师1000多人。

基本介绍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4个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7个
  • 博士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
  • 主管部门:陕西省
  • 学校官网:http://www.nwupl.edu.cn
  • 中文名:西北政法大学
  • 外文名: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简称:西法大、NWUPL 
  • 创办时间:1937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政法
  • 属性:五院四系
    省部共建高校
    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
    立格联盟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画
    长安联盟
  • 现任领导:校长杨宗科
    党委书记宋觉
  • 本科专业:32个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 院系设定: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经济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反恐法学院、公安学院、经济学院等
  • 校训:严谨、求实、文明、公正
  • 校歌:《西北政法大学校歌》
  • 地址:雁塔校区: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300号
    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558号
  • 院校代码:10726
  • 知名校友:葛洪义、牟新生、杨永华、田文昌、白冰、高俊良、贺小荣、吕滨、侯欣一、孙宪忠等

历史沿革

(一)陕北公学——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干部高等学校(1937-1941)
1937年,为了培养抗日干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决定成立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副校长罗迈(李维汉),校址定在延安东门外。
毛泽东主席给陕北公学学员讲课毛泽东主席给陕北公学学员讲课
1939年6月上旬,党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四校合併,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开赴敌人后方办学。
1939年11月,中国共产党党中央为了培养更多抗战干部,决定复办陕北公学,又称后期陕公,校址在延安北门外原址。
(二)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1941-1949)
1941年9月,陕北公学(后期)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併,成立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校址在陕北公学原址。
1943年,延安“鲁艺”、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併入延安大学。
1944年,行政学院併入延安大学。
(三)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49-1954)
1949年,为了培养适应新中国政权建设所需的各类干部,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迁到西安,改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陕西省政府主席马明方兼任校长,民大校部和二部迁驻高陵县通元坊;一部、三部迁驻泾阳永乐店。
(四)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1954-1958)
1953年3月,为了提高西北地区政法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改组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成立西北政法干部学校。
1954年,更名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校址由通元坊迁至西安南郊。
(五)西安政法学院—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政法院校(1958-1962)
1958年8月,经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西北大学法律系调入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安政法学院。
西北政法大学历史沿革西北政法大学历史沿革
(六)西安政治经济学院(1962-1963)
1962年,西安政法学院、陕西财贸学院合併为西安政治经济学院。
(七)西北政法学院(1963-2006
1963年8月,国务院作出把西安政治经济学院分为西北政法学院和西北财经学院(陕西财经学院)的决定。同年9月1日,西安政法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到“文革”前,成为全国着名的四所高等政法院校之一。“文革”期间,学院惨遭破坏,直至1972年撤销。
1978年8月,国务院批准西北政法学院在原校址复办。
1979年,学校开始招生,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
1980年,划归法务部主管。90年代末,学院形成法学为主、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2000年划转陕西省,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管高校。
(八)西北政法大学(2006至今)
2006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雁塔校区西北政法大学雁塔校区
2007年,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10年5月, 西北政法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立中国法学教育的核心院校合作联盟,即“立格联盟”。
2011年,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30家院校之一。
2012年,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画”。
2014年,与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公安专业(侦查学、治安学两个专业)人才,採用“3+1”模式,第一年在西北政法大学学习,后三年在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学习。
2014年9月,获準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6年1月,成立中国首家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同年3月,反恐怖主义研究院入选首批“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
2017年5月,西北政法大学与西北大学、陕西师範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签约共建“长安联盟”。这5所高校的大学生可前往任意一所大学,跨校选修学分、攻读辅修专业,同时,5所高校的各类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均可实现开放共享。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2018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西北政法大学共有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安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12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司法官教育学院,开设有32个本科专业(方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艺术等专业大类。
下属学院开设专业(方向)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法学(刑事法)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法学(行政法)
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
治安学、侦查学、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刑事科学技术
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
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
市场行销、人力资源管理、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法学(民商法)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法学(国际法)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法律英语)、商务英语、朝鲜语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法学(经济法)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法制新闻)、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
西北政法大学司法官教育学院
/
西北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960余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家“万人计画”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20余人;有获得陕西省百人计画、千人计画、三秦学者等省级人才项目支持和陕西省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的教师50余人。
“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1人):杨永华教授
博士生导师(34人):
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9人):王健、汪世荣、闫晓君、贾宇、冯卫国、王瀚、郭捷、王政勛、王周户;
2013年遴选新增(12人):赵馥洁、王麟、宣炳昭、杨宗科、穆兴天、李少伟、李永宁、郭富青、韩松、李万强、张学安、强力。
2017年遴选新增(13人):张金平、舒洪水、李其瑞、杨建军、常 安、孙昊亮、姬亚平、张 翔、王秀梅、刘亚军、刘进田、张师伟、李 明。

学科建设

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3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省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
法学
法学理论
法律史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国际法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法学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服务西北地区稳定发展与国家安全”法学专业授权点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
专职导师
招生计画
0301Z4
西北地区反恐怖活动法律问题研究
贾宇教授、冯卫国教授、
王政勛教授、王麟教授、
朴宗根教授、张金平教授、 舒洪水教授
各方向录取名额,以教育部下达的正式招生计画,并结合考生情况按择优录取原则确定。
0301Z5
西北地区民族宗教法律问题研究
汪世荣教授、王健教授、
闫晓君教授、穆兴天教授、
李其瑞教授、杨建军教授、 常安教授
0301Z6
西北地区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强力教授、王周户教授、
韩松教授、李永宁教授、
李少伟教授、郭富青教授、
孙昊亮教授、姬亚平教授、 张翔教授
0301Z7
西北地区对外开放法律问题研究
王瀚教授、刘亚军教授、
王秀梅教授
0301Z8
文化安全研究
赵馥洁教授、刘进田教授、
张师伟教授、李明教授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5个):法学、哲学、理论经济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法律硕士、新闻传播、国际商务、翻译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10月,西北政法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陕西省名牌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1个,国家级创新实验区1个。截至2013年,西北政法大学共有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陕西省优秀教材9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範课1门。2013年,新增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新增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项;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哲学、侦查学、新闻传播学
陕西省名牌专业(1个):法学
陕西省特色专业(7个):法学、行政管理、英语、侦查学、治安学、市场行销、新闻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新闻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哲学、侦查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法学实验实训中心
国家级创新实验区(1个):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刑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範课(1门)国际贸易法

对外交流

截至2013年底,西北政法大学与欧美、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係,签订协定40余项,其中涉及学生交流的协定20余项;与韩国韩南大学、全北大学、济州大学、江原大学、庆尚大学,美国富特海斯州立大学、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英国巴斯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埃塞克斯大学、埃尔斯特大学等14个项目已经开始实施并已互派学生。2013年6月,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师生一行25人来该校进行为期3周的教学与交流活动;2013年12月,学校举办“2013年首届海峡两岸法律文化节”,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大学、中正大学、台北大学的师生代表20余人参加;2013年12月,该校学生20余人前往韩国中北国立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文化交流体验活动;2013年,派出留学生37人,接收来华留学生3人。
西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3个):套用型、複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社会政策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校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法治文明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人本价值与法治文化研究中心、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明发展法制建设研究中心、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
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2011计画”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基地、省级“一带一路”法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省级“法治陕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理事单位(2个):反恐怖主义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院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1个):反恐怖主义研究院
校级重点建设研究院(6个):反恐怖主义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院、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人权研究院
校级专门研究机构(70余个):上海合作组织法律问题研究所、中亚法研究所、中亚国际法与国际关係研究所、中亚东欧法制研究中心等。

科研成果

据2015年12月学校研究生教育院官网信息显示,近五年来,西北政法大学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9个,教育部项目10个;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出版专着和教材164部,获省部以上科研奖励37项。在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西北政法大学于2013年度第十一次评选中获奖17项,在2012年度第十次评选中获奖15篇;35项成果获2013年度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项成果获2011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西北政法大学共有南、北校区两个图书馆,有图书、期刊、报纸、电子等阅览室18个和书库12个,拥有纸质文献1414996册,拥有中外文纸本期刊2598种;电子图书1732292种,电子图书3257000册,电子期刊17399种,电子期刊78万册;已购“WestLaw”“读秀学术搜寻”等20余箇中外文资料库。

学术期刊

《法律科学》是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理论为宗旨,努力反映法学研究的新成果,主要发表法学学术理论文章,辟有法律文化与法律价值、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人权与法制、部门法理学、法律制度探微、法学新问题研究、域外法评、长安法史、立法研究、法律实践等栏目,注重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本刊连续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法律类核心期刊”、“中文社科常用期刊”、“法学类最重要的核心期刊”。连续被评为陕西省一级期刊。2010年被评为全国“三十佳”人文社科学报和陕西省权威人文社科学报。2012年入选教育部名牌栏目建设。
《法律科学》《法律科学》

文化传统

校徽

设计者: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
设计时间:1991年
西北政法大学校徽採用圆形图案,既象徵着学校如旭日初升,前途无限光明,又表现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图案上部由天平、宝剑构成,象徵着至高无上、公平、正义的法律;宝剑又是山峰和笔尖的变形,蕴含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深刻哲理。图案中部由“政法”二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构成,组合为一个富有动感的中文“飞”字,既有对政法学子“天高任鸟飞”的勉励之意,又表达了学校各项事业腾飞的美好愿望。同时这两个字母又构成了英文U(“大学”的第一个字母),展望了西北政法学院更名为大学的发展前景。“F”的第二横是西安古城墙图形,表明了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围;图案下部是学校中英文校名,中文校名是书法家舒同先生手书。
西北政法大学校徽和校名西北政法大学校徽和校名

校训

严谨、求实、文明、公正

校歌

西北政法大学校歌
作词:成仿吾作曲:吕骥 填词:贾宇
这儿是我们祖先发祥之地,今天我们又在这儿团聚,
民族的命运全担在我们双肩,抗日救亡要我们加倍努力,
忠诚团结,紧张活泼,战斗的学习。
西北政法大学校歌西北政法大学校歌
努力!努力!争当国防教育的模範,
努力!努力!锻鍊成抗战的骨干。
我们要忠实于民族解放事业,我们献身于新社会的建设;
昂首看那边,胜利就在前面!
这儿是法制人才成长的摇篮,理想让我们在这儿相聚,
法治信仰在这里扎根,国家富强要我们继续努力,
严谨求实,文明 公正,刻苦的学习。
努力!努力!争当社会进步的先锋,
努力!努力!锻造成国家的栋樑。
我们要忠实于祖国振兴事业,我们献身于新时代的建设;
昂首看那边,胜利就在前面!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
宋觉
校长
杨宗科
党委副书记
赵健、李平安
纪委书记
肖道远
副校长
李玉朝、漆思、王健、张军政
总会计师
刘鹏伟 
校长助理
汪世荣、樊铁虎

历任校长

姓名任职时间姓名任职时间
成仿吾
1937年7月-1939年7月
李维汉
1940年9月-1941年8月
吴玉章
1941年9月-1944年5月
周扬
1944月5月-1945年11月
江隆基
1945年11月-1946年9月
李敷仁
1946年9月-1949年7月
马明方
1949年7月-1950年4月
刘若曾
1953年6月-1960年12月
王云
1960年12月-1983年1月
王陆
1983年2月-1985年7月
穆镇汉
1985年9月-1988年9月
王天木
1991年2月-1997年8月
陈明华
1997年8月-2003年6月

知名校友

军政界

姓名
成就
牟新生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海关总署署长(正部级)
艾丕善
陕西省政协主席
高俊良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吕滨
海关总署副署长
贺小荣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院长办公室主任
梁增昌
中共深圳市政法委员会副书记
蔡宁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立勇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刘双喜
解放军第47集团军副军长、陆军少将
汪武德
兰州军区联勤部部长、陆军少将
黄河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田立文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孙力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杨景海
中共兰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烈
陕西省政法委副书记
王发荣
陕西省人大副主任
赵祥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
买买提·玉素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南明法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陈马林
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王学成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副院长
呼延振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副主任、武警少将
许发民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钱应学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刘晓阳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张树兰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田龙海
解放军某军事法院院长

学术界

侯欣一: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天津市委副主委,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孙宪忠: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社科院民法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新中国首届民法学博士
张生: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制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肖国兴:原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能源法起草者
葛洪义: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法理学学者
西北政法大学南区张汤墓西北政法大学南区张汤墓
周作斌:西安财经学院副院长
王允武:西南民族学院院长
施天涛: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陈忠槐:原西北大学法学院院长、陕西省司法厅副厅长
杨小军: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教授,行政法学者
牛建华: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
关保英:华东师範大学法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行政法专家
刘作翔: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学研究室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小龙:原西安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陕西省教工委常务副书记
谢 晖: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
肖周录:西北工业大学法学系主任
雷兴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杨宗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院长
田龙海:西安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军事法学研究所所长,军事法学科带头人,曾任解放军某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某军事法院院长
刘丹冰:西北大学法学院院长
曾 加:西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王保民: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陈金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曾月英:深圳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石东坡: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法学院副院长
白呈明:西安财经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法学专业学科带头人
董和平:青岛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宪法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宪法学协会理事
张汉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範、西安武警工程学院法律研究室主任
喻中: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理学学者

工商界

鲁智勇: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传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
孙衍超:宁夏宝塔石化集团管理委员会主任、总裁,银川大学董事长兼校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
刘家新:澳柯玛集团空调器事业部总经理,曾获得“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
郭小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财产权总监、法务部部长、首席律师,国家智慧财产权战略纲要专家组成员,广东省智慧财产权保护协会副会长
张 军:陕西省投资集团副总经理

法律界

田文昌:中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在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设立了田文昌奖学金
崔峰:一级律师、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珠海市人大代表、珠海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
王建平:一级律师、山东省十佳律师、山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
朱占平: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员、西安仲裁委员会会员
尚伦生:甘肃省律师协会副会长、东方人律师事务所律师,被誉为“甘肃刑辩第一人”

文艺界

蔺安稳: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高级编辑,曾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白 冰:英皇签约艺人、演员
张 婷:江苏卫视2007年度绝对唱响全国女生12强选手
刘汝君:天津电视台《案与法》栏目主持人
江 雪:《华商报》首席记者
郭 敏:《云南信息报》首席记者
杨海鹏:上海《财经》杂誌高级记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西北政法大学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