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论核心价值观

论核心价值观

论核心价值观

该书稿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主要探讨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以及两者的关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的理论渊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思考,并结合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分别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蕴。

基本介绍

  • 书名:论核心价值观
  • 出版社: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 页数:305页
  • 开本:16
  • 作者:黄进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65116688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黄进编着的这本《论核心价值观》试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生存根系”与“成长土壤”作一釐清与书写。全书共分十章,前四章分别从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主流价值观等角度完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的溯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预设了前置性目的:当下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走入价值深处,去找寻价值彼岸”的问题;第五、第六章秉持“找寻价值彼岸”的观点,分别从国家与个体两个视域探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与方法论;从第七章到第九章,基于国家、社会、公民的视角,对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12个关键字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进行“源与流”的考量和揭示,体现“价值之光”在不同层次的涵育;第十章着重书写“道德”这一风雨千年的价值坐标如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相得益彰,从而最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实现从“理性自觉”的认知到“感性自觉”的实践——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理解与自我建构,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制度自觉的必经之路。

作者简介

黄进,女,回族,1968年5月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教授,现任南京师範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江苏省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专家库成员,江苏省重大调研工作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报特约通讯员,江苏高校校报研究会副会长。1990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範大学中文系,留校工作。1999年任《南京师範大学报》主编,南京师範大学新闻中心主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新闻伦理学、语言学的研究工作;教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语言哲学》,《新闻伦理》等课程和讲座。近年来,主持、参与完成了七项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研究”,“大众传媒低俗化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在《人民日报》(评论版),《中国教育报》(理论版),《江西社会科学研究》,《道德与文明》,《人大複印资料》,《传媒观察》,《嘹望》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了教育部思政司全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报告,参与了江苏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档案撰写。曾获全国教育新闻二等奖,江苏省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一等奖;指导的“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研究”获2009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哲学类特等奖。

图书目录

序言 从“理性”到“感性”的价值自觉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辉昭明于世
第一章 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价值观是对“价值认识”的实践体验
一、价值观及其相关概念
二、价值观的特徵及类型
三、关于“价值认识”的社会实践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价值理性”的张扬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价值理性”的本质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理性’’的回归与强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价值目标”的追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係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辩证分析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价值形态的论述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
第二节 列宁、史达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贡献
二、史达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徵和历史局限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探索与贡献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见
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三、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拓展
四、胡锦涛等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内蕴解读
第一节 何以产生: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由来
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主要价值伦理
二、传统文化中昭示的核心价值理想
第二节 何以存在: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
一、价值样本:对既往社会价值观的凝聚
二、整肃纲纪:奠定公民社会秩序的基础
第三节 何以发展: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联繫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公民社会的时代品格
第四节 何以扬弃: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创新与发展
一、唯物史观——认知与评判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二、实践论——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三、发展观——扬弃与发展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第四章 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中核心价值观的脉络梳理
第一节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徵与流派
一、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概念
二、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
三、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流派
第二节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衍生的核心价值观
一、当代西方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二、当代西方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西方核心价值观的要素及理性评价
一、现代西方核心价值观的要素
二、对西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评价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本质体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基本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基本特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辩证关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阐述
一、“人的解放”
二、“自由的实现”
三、“民主的保障”
四、“平等的体现”
五、“改革的推动”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推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与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文本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典理论
第六章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特质
二、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表征
三、社会意识形态的世界环境
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依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保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导原则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
一、强化理论认知,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二、实现价值认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
三、遵循道德规範,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内化
四、紧扣国家战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力量
第七章 国家视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
第一节 富强:国家精神的根基
一、物质富足:社会与国家的基础
二、中国走向“富强”的现实探索
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中国特色:“国富民强”和“民生幸福”
第二节 民主:国家精神的主体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特质的认识
二、中国“民主”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三、凝聚中国特色的“民主”价值观
第三节 文明:国家精神的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文明”价值观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的创新与丰富
三、“文明”价值观诉求对国家建设的意义
第四节 和谐:国家精神的核心
一、深蕴于内的乌托邦:古今中外对“和谐”的价值求索
二、“和谐”对国家总体战略布局的意义
三、“和谐中国”理想的实现路径
第八章 社会视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
第一节 自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基调
一、“自由”的界定及实现维度
二、“自由”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
三、倡导“自由”是社会主义应有之义
第二节 平等: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徵
一、“平等”观念的萌生及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中国化”
三、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文明和“全民共享”的物质文明
第三节 公正: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价值
一、“公正”的溯源与含义
二、“公正”对社会义利观的校正
三、“公正”在社会层面的制衡
第四节 法治: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尺
一、根植于皇权与人治的古代“法治”
二、“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
三、从核心价值到公民信仰的法治精神
第九章 公民视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
第一节 爱国:公民道德的归属
一、“爱国”情感的起源
二、价值观视角下“爱国”的涵义
三、在“爱国”教育中凝聚“中国力量”
第二节 敬业:公民时代的责任
一、“敬业”的界定和时代价值的体现
二、“敬业”的价值认知
三、“敬业”的实践特徵
第三节 诚信:公民操守的恪守
一、“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内生”与“外化”
二、公民个体“诚信”价值观的养成
三、公民社会“诚信”价值观的履践
第四节 友善:公民善行和善心的呼唤
一、“友善”的价值观探源
二、“友善”的社会身份与功能
三、“友善”的实践魅力
第十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建设
第一节 价值导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时俱进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进程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环境变迁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时代要求
第二节 价值实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正确认知
一、传统道德观的现代功能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意义
三、社会主义道德实践中锻造价值品格
第三节 价值追求:“道德法则”的“现代转型”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核心价值观的遵循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品质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论核心价值观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