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现实与前景

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现实与前景

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现实与前景

《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现实与前景》是2011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戴木才。本书主要从仁义礼智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自由民主幸福仁爱三方面进行剖析。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现实与前景
  • 页数:231页
  •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6月1日

图书信息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19073650, 7219073658
条形码: 9787219073650
尺寸: 23.2 x 16.4 x 1.8 cm
重量: 399 g

作者简介

戴木才,男,1965年生,江西吉安人,博士。曾任江西师範大学教授、系主任、研究中心主任、省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宣部政研所研究员、副所长。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政治伦理与政治哲学、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政治理念、制度伦理、组织伦理和主体伦理“四位一体”的政治伦理研究模式。主编《政治伦理学前沿丛书》《中国政治文明研究丛书》。主要代表作有《政治文明的正当性——政治伦理与政治文明》《法治与德治的辩证法》《卓越管理的道德智慧(上下)》等。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先后主持或参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基本治国方略”(一般)、“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本情况调查研究”(重大委託)、“新时期效率与公平问题研究”(重大委託)、“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整体文明协调发展”(重大招标)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10余项;先后主持或参与策划“中国红色旅游”、“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障碍和对策”、“宝钢进入世界500强的管理创新”、“思科公司的管理哲学”、“深圳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大庆油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创新”等多项社会调研课题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三个部分:仁义礼智信——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自由民主幸福仁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景。

目录

上编 仁义礼智信——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一、“仁义礼智信”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近代以前)传统
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
能脱离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积澱,要把它作
为最基本的价值资源/27
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中华民国时期的核心价值观。
它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也汲取了人类文
明发展进步的积极成果,但因缺乏科学的辩证分析和
没有与社会主义时代潮流相结合而归于失败/32
三、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仁义礼智信”担当了中华
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我们完全有理由以此为
价值资源,建构与“仁义礼智信”相传承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9
四、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
件”。在批判、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弘扬发展,是我
们科学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应有态度/45
五、站在人类文明进步和时代精神的前沿,对“仁义礼智信”
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得
以新生和传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
重要任务/57
中编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实目标,
是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尤其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
不断深化认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结果/85
二、社会主义是经济富足的社会。“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
发展追求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100
三、社会主义是政治民主的社会。“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
发展追求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民主当做社会
主义的生命,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108
四、社会主义是文化先进的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追求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更加自
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
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20
五、社会主义是社会和谐的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追求的目标,要求我们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全体人
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136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理想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
价值指向和前进方向,体现了我们党坚持最高纲领
和最低纲领的有机统一/146
下编 自由民主幸福仁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景
一、马克思恩格斯历来不主张对未来社会作详细描绘和提
供“一劳永逸的现存方案”,但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
主义思想体系和对未来社会的预见,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素材和理论指南/150
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始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要高扬共产主义价值理想的旗帜——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力展现其价值理想的
光辉/16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沿着人类社会文明
发展的康庄大道前进的结果,要高高举起人类共同的
文明成果和价值共识的大旗,为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增添新内容,作出新贡献/170
四、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平等、博
爱、和谐、幸福、劳动、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核心价
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科学鉴别的
基础上,合理汲取其积极成果/177
五、“自由平等博爱”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
与资本主义并存并将长期并存,要在彻底批判的前提
下,辩证地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本属于人类共同
的文明成果和价值共识/184
六、苏联“现实的社会主义”没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我们要高度重视汲取其沉痛教训,下大力
气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难
题/191
七、建国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我国广大人
民民众的心目中,逐步形成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实践相适应的一系列价值理念,为概括提炼
我国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广泛的现实基础/201
八、初步结论:从本质与特色、理论基础与现实要求、
内涵和形式等因素综合分析和概括提炼,可以初步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要表述为:自
由、民主、幸福、仁爱/209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百年树
人”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战略工程,需要从基本
内容、理论诠释、法理支撑、语言形式、宣传教育、
实践转化等方面全方位逐步推进/223
后记/230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现实与前景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