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美好在路上:自驾去西藏
晶晶与丈夫老赵自驾从温州去西藏,川藏线进,新藏线出,从中国的东边到西边,全程总计一万六千公里。一辆车,两个人,他们带着感恩的心与发现美好的眼睛,开启了一段与梦想有关的旅程。这一路,有着无数的艰辛,也有着道不尽的快乐。一切美好在路上,当然,这一切,与物质无关。
基本介绍
- 书名:一切美好在路上:自驾去西藏
- 作者:张晶晶
-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 页数:225页
- 开本:16
- 品牌:浙江摄影出版社有限公司
- 外文名:All the Best Is on the Way Driving to Tibet
- 类型:家居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51405638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一切美好在路上:自驾去西藏》讲述了:那是一个比家高5000米的地方,那里荒凉、空寂,有通往天际的公路,绵延不绝的雪山,纯净至极的湖水,还有善良质朴的藏民。那是心灵翱翔的地方,人们相遇,以真心回馈真心,没有猜忌、没有手段、没有世俗。那里的人民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有自己的信仰,有敬畏的神灵。可以说,那里有人们能想到的所有美好。
作者简介
张晶晶,爱生活,爱旅行。左手风花雪月,右手柴米油盐,新手妈妈,非资深旅行者,一直在路上。与丈夫俩人都是西藏的资深冬粉,希望有生之年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去西藏。所写的游记帖子长期活跃在汽车之家、蚂蜂窝、在路上等论坛。喜欢分享旅行,记录生活,相信一切美好皆在路上。
图书目录
启程 温州—成都 5.19—5.22
Day 1 温州—景德镇
Day 2 景德镇—恩施
Day 3 恩施—成都
Day 4 成都
川藏 成都—拉萨 5.23—5.31
Day 5 成都—雅安—泸定—丹巴
Day 6 丹巴—八美—塔公—新都桥—雅江
Dav 7 雅江—理塘—稻城
Dav 8 稻城—亚丁
Dav 9 亚丁—稻城
Dav 10 稻城—理塘—巴塘—芒康—如美
Day 11 如美—左贡—邦达—八宿—然乌
Day 12 然乌—波密—鲁朗—八一
Day 13 八一—工布江达—墨竹工卡—拉萨
拉萨 拉萨 6.1—6.3
Day 14—Day 16 拉萨
新藏 位萨—叶城 6.4—6.12
Day 17 拉萨—羊卓雍错—卡若拉山垭口—江孜县(宗山城堡)—日喀则
Day 18 日喀则—拉孜—嘉措拉山口—新定日—绒布寺—珠峰大本营
Day 19 珠峰大本营—老定日—希夏邦马保护区—佩枯错—萨嘎
Day 20 萨嘎—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拉昂错—普兰
Day 21 普兰—玛旁雍错—门土—巴尔兵站—札达
Day 22 札达—土林—古格遗址—札达—日土
Day 23 日土
Day 24 日土—多玛—界山达坂—泉水沟—大红柳滩
Day 25 大红柳滩—三十里营房—叶城—喀什
回家 喀什—温州 6.13—6.25
Day 26 喀什
Day 27 喀什
Day 28 喀什—库车
Day 29 库车—巴音布鲁克
Day 30 巴音布鲁克—伊宁
Day 31 伊宁—霍城—赛里木湖—乌鲁木齐
Day 32 乌鲁木齐
Day 33 乌鲁木齐—吐鲁番—敦煌
Day 34 敦煌—嘉峪关
Day 35 —Day 36嘉峪关—西安
Day 37 —Day 38西安—金华—温州
自驾西藏玫略
关于西藏旅行的几个注意事项
装备
关于我们为什幺能抽出三十八天长假去旅行
后记
Day 1 温州—景德镇
Day 2 景德镇—恩施
Day 3 恩施—成都
Day 4 成都
川藏 成都—拉萨 5.23—5.31
Day 5 成都—雅安—泸定—丹巴
Day 6 丹巴—八美—塔公—新都桥—雅江
Dav 7 雅江—理塘—稻城
Dav 8 稻城—亚丁
Dav 9 亚丁—稻城
Dav 10 稻城—理塘—巴塘—芒康—如美
Day 11 如美—左贡—邦达—八宿—然乌
Day 12 然乌—波密—鲁朗—八一
Day 13 八一—工布江达—墨竹工卡—拉萨
拉萨 拉萨 6.1—6.3
Day 14—Day 16 拉萨
新藏 位萨—叶城 6.4—6.12
Day 17 拉萨—羊卓雍错—卡若拉山垭口—江孜县(宗山城堡)—日喀则
Day 18 日喀则—拉孜—嘉措拉山口—新定日—绒布寺—珠峰大本营
Day 19 珠峰大本营—老定日—希夏邦马保护区—佩枯错—萨嘎
Day 20 萨嘎—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拉昂错—普兰
Day 21 普兰—玛旁雍错—门土—巴尔兵站—札达
Day 22 札达—土林—古格遗址—札达—日土
Day 23 日土
Day 24 日土—多玛—界山达坂—泉水沟—大红柳滩
Day 25 大红柳滩—三十里营房—叶城—喀什
回家 喀什—温州 6.13—6.25
Day 26 喀什
Day 27 喀什
Day 28 喀什—库车
Day 29 库车—巴音布鲁克
Day 30 巴音布鲁克—伊宁
Day 31 伊宁—霍城—赛里木湖—乌鲁木齐
Day 32 乌鲁木齐
Day 33 乌鲁木齐—吐鲁番—敦煌
Day 34 敦煌—嘉峪关
Day 35 —Day 36嘉峪关—西安
Day 37 —Day 38西安—金华—温州
自驾西藏玫略
关于西藏旅行的几个注意事项
装备
关于我们为什幺能抽出三十八天长假去旅行
后记
后记
我常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姑娘,一次西藏行,一篇游记,让我结识了那幺多朋友,收穫了那幺多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财富,甚至有机会能够出一本书,而这一切是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因为爱西藏,所以仔细做攻略;因为爱西藏,所以认真写游记:因为爱西藏,所以迫不及待地与大家分享我们的旅行。又因为这一切,我结识了许多同样爱西藏的朋友,进一步加深了对西藏的了解,然后便更热爱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这一定是我与西藏的缘分。
两年来,梦见西藏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蓝天、白云、雪山、海子……高原的一切都牵动着我的心。西藏到底有什幺魔力。让我能够如此想念,其实我自己也说不上来。纯净的天空,美丽的白云,乾净的空气,笔直而荒芜的公路,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人类的渺小以及自然的伟大……这一切也许都是理由。
说实话,这些年来我陆续去过的地方不少,有国内也有国外,但没有哪个地方如西藏一般令我魂牵梦萦,两年了,热度始终不减。有些地方去过一次便好,西藏不一样,去过一次之后便会想着去第二次,川藏线走过之后还想走滇藏线,征服了新藏线却还是不过瘾,想要再去走走大北线……没有哪一次会是最后一次。虽然我只去过一次,却肯定还会再去很多次。
没错,虽然我是那幺地喜欢西藏并强烈地想要再去。但因为现实的诸多原因,回来后我始终没有重新出发过。从西藏回来后不久,我就经历了了人生的重大转型——怀孕生子,生活的重心从旅行转为育儿。而我,也彻底从那个整天风花雪月的文艺青年变成了研究柴米油盐的家庭主妇。高原的高海拔使得曾经怀孕的我以及如今带着宝宝的我不得不望而却步,所以虽然这两年来我们去过不少地方,却始终没有再回西藏。
越是长大,那些牵绊我们前行的理由便会越来越多。这就是成长吧,伴随越来越多的“不得不”以及越来越多的牵挂。一辈子很长,可是能够如此潇洒走一回的机会其实并不多,正是因为越来越多走不开的原因,我才愈发庆幸自己能够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这幺轰轰烈烈地走过一回。但请不要羡慕我,如同现在整天围着孩子转的我并不羡慕当年那个说走就走的自己,因为过去有过去的美好,现在也有现在的幸福。只要把握当下,珍惜眼前,不同的生活自会有不同的精彩。而且我还相信,如果真的热爱旅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两年去不了西藏,并不代表明年我也不能去,明年不行后年也可以。一辈子那幺长,如果真的想去,怎幺可能找不出时间来?那些一直抽不出时间来旅行却羡慕别人的人,最大的原因应该就是他们没那幺爱旅行吧。
回到旅行本身,一次旅行可以给生活带来什幺?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幺?我的想法是:旅行就是把那个对生活日渐倦怠的自己放到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在一切新鲜事物的冲击下重获捕捉美的能力。旅行回来,生活依旧,可是我们的内心已不一样,我们变成了更好的自己,懂得捕捉生活中那些不易察觉的正能量,然后又可以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乐享生活。简单来讲就是:旅行可以让我们找到更加美好的自己。所以我爱旅行,所以我要一直在路上。
最后,谢谢陪我一起走西藏的丈夫老赵,他跟我一样爱旅行,对我的爱好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总是做我最坚强的后盾。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西藏行,未来的路。我们携手一起走。谢谢从小一直宠爱我的爸妈,带着我游遍祖国大江南北,教会我那些做人的道理,教我笑着面对生活。也要谢谢一直坚持记录的自己。这本书,献给你们,也献给自己,希望自己能够不忘初衷,坚持旅_行与记录,热爱生活,发现美好。
两年来,梦见西藏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蓝天、白云、雪山、海子……高原的一切都牵动着我的心。西藏到底有什幺魔力。让我能够如此想念,其实我自己也说不上来。纯净的天空,美丽的白云,乾净的空气,笔直而荒芜的公路,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人类的渺小以及自然的伟大……这一切也许都是理由。
说实话,这些年来我陆续去过的地方不少,有国内也有国外,但没有哪个地方如西藏一般令我魂牵梦萦,两年了,热度始终不减。有些地方去过一次便好,西藏不一样,去过一次之后便会想着去第二次,川藏线走过之后还想走滇藏线,征服了新藏线却还是不过瘾,想要再去走走大北线……没有哪一次会是最后一次。虽然我只去过一次,却肯定还会再去很多次。
没错,虽然我是那幺地喜欢西藏并强烈地想要再去。但因为现实的诸多原因,回来后我始终没有重新出发过。从西藏回来后不久,我就经历了了人生的重大转型——怀孕生子,生活的重心从旅行转为育儿。而我,也彻底从那个整天风花雪月的文艺青年变成了研究柴米油盐的家庭主妇。高原的高海拔使得曾经怀孕的我以及如今带着宝宝的我不得不望而却步,所以虽然这两年来我们去过不少地方,却始终没有再回西藏。
越是长大,那些牵绊我们前行的理由便会越来越多。这就是成长吧,伴随越来越多的“不得不”以及越来越多的牵挂。一辈子很长,可是能够如此潇洒走一回的机会其实并不多,正是因为越来越多走不开的原因,我才愈发庆幸自己能够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这幺轰轰烈烈地走过一回。但请不要羡慕我,如同现在整天围着孩子转的我并不羡慕当年那个说走就走的自己,因为过去有过去的美好,现在也有现在的幸福。只要把握当下,珍惜眼前,不同的生活自会有不同的精彩。而且我还相信,如果真的热爱旅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两年去不了西藏,并不代表明年我也不能去,明年不行后年也可以。一辈子那幺长,如果真的想去,怎幺可能找不出时间来?那些一直抽不出时间来旅行却羡慕别人的人,最大的原因应该就是他们没那幺爱旅行吧。
回到旅行本身,一次旅行可以给生活带来什幺?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幺?我的想法是:旅行就是把那个对生活日渐倦怠的自己放到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在一切新鲜事物的冲击下重获捕捉美的能力。旅行回来,生活依旧,可是我们的内心已不一样,我们变成了更好的自己,懂得捕捉生活中那些不易察觉的正能量,然后又可以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乐享生活。简单来讲就是:旅行可以让我们找到更加美好的自己。所以我爱旅行,所以我要一直在路上。
最后,谢谢陪我一起走西藏的丈夫老赵,他跟我一样爱旅行,对我的爱好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总是做我最坚强的后盾。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西藏行,未来的路。我们携手一起走。谢谢从小一直宠爱我的爸妈,带着我游遍祖国大江南北,教会我那些做人的道理,教我笑着面对生活。也要谢谢一直坚持记录的自己。这本书,献给你们,也献给自己,希望自己能够不忘初衷,坚持旅_行与记录,热爱生活,发现美好。
序言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进藏,选择了川藏线进、新藏线出。我们胆大无畏,选了一条最难走的路.想着既然要走,就必须得走最有挑战性的一条。半年前,我就开始查资料,蒐集攻略。然而所能蒐集到的关于新藏线的资料,很少很少。
常规的进藏线路有五条,分别是青藏线、川藏南线、川藏北线、滇藏线和新藏线。一般攻略里面对前四条线路都会有详细说明,可是一提及新藏线,就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句话:“新藏线是全世界最高的一条公路,海拔高,路况差,走的人少,危险係数高。”好了,就没了。找了大量的游记。大部分线路都是青藏、川藏、滇藏的,走新藏线的只有极少几篇。或者就算写了,也写得不详细,不能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说实话,我们曾经因为资料稀少而退缩过。
另外,当我跟周边的人说起要自驾去西藏、新疆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也是——危险。有关心我们的朋友帮我们到去过西藏的人那打探情况,得到的回答是——很危险,千万不要冒险前往。那是个资深驴友,他去过好几次西藏,选择的方式都是租车,亲身经历让他觉得自驾太过危险,更何况是少有人问津的新藏线。朋友的这些话,也曾经令我们退缩过。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成功走过新藏线的,这里面有脚踏车骑行,也有驾驶小轿车的,甚至连开捷达的都有。了解得越深入,知道的成功例子就越多,而我们退缩的念头也渐渐打消。再加上,我们找到了两个跟我们一样想走新藏线的人,那俩人(就是后来跟我们一起走的那辆君越,老卜和阿亮)开的还是辆底盘极低的小轿车。他们能走,我们肯定也能走。
最后不管有多少人跟我说危险,我们都不再听了。
出发前,我一直在跟我爸“打太极”,我爸是个跟我一样喜欢自驾旅游的人,他非常支持我们自驾去西藏,可是他却有个要求,我们必须得有车队。他认为有车队,安全才有保障。只是我们一直不愿意找更多的人,一直觉得两辆车就够了,车太多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反而麻烦。于是他一问我,我就跟他编造各类谎话,有三辆车,有四辆车,都来自哪,在哪汇合等。对其他人,我们甚至提都不提要走新藏线的事,只说要自驾去西藏。
出发前,我们买了保险,列印出来放在书桌上。
我承认我们俩胆大包天,但我们绝对不是对自己安全不负责的人。充分了解了情况后,我们对自己走新藏线还是很有把握的。当然一路过去我们也一直在向当地人了解情况,一直在关注我们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中途我们俩中的任何一个身体不允许了,或者当地人告诉我们路不好我们过不去,或者说天气不好建议我们不要走,我们肯定是会掉头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不能拿生命开玩笑。还好我们一路都很顺利,我们的身体都没有大问题,我们的伙伴在即将出发去无人区的时候还增加了四个,日土一个经常走新藏线的老闆也说我们的车能过。
所以最终我们成功了,成功闯过了鲜有人问津的新藏线。归结起来,我认为以下三点是关键:一、运气好,一路没遇上恶劣天气;二、準备充分;三、胆子够大。
现在我们回来了。我有好多好多话要说,有好多感想要写。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这幺多话。20125.20-2012.6.25,注定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时间之一,我必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我健忘,所以必须把全部感想写下来。当然,也希望我的啰啰嗦嗦能够为后来者提供一点帮助。这样,我的西藏之行也就圆满了。
昨天晚上看中国好声音,一位叫云杰的航天科工唱了一首歌,叫作《鸿雁》。我对老赵说:“这首歌让我想起西藏,好想回去。”说完我自己就一惊,惊讶自己自然而然吐出的不是“去”。而是“回”。
有人说。西藏会令人中毒,中毒后的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这个地方,他们普遍觉得不是“再去”,而是“回去”。我曾经对这种说法并不赞同,心想:就算有再多美好的传说,西藏也只是一个地方而已,何至于此。直到昨天我脱口而出“回去”,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已经中了“西藏”的毒。
那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有乾净到彻底的蓝天白云,一颗颗虔诚的朝圣之心,洁白的哈达,五彩的经幡,永不停歇的转经筒,还有一次次神奇的相遇,一份份难忘的经历。一段段难得的缘分。那是一个比家高5000米的地方。那里荒凉、空寂,有通往天际的公路,绵延不绝的雪山,纯净至极的湖水,还有善良质朴的藏民。那是心灵翱翔的地方。人们相遇,以真心回馈真心,没有猜忌、没有手段、没有世俗。那里的人民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有自己的信仰,有敬畏的神灵。
那里有我能想到的所有美好。当然,这一切,与物质无关。
2012.8. 18
常规的进藏线路有五条,分别是青藏线、川藏南线、川藏北线、滇藏线和新藏线。一般攻略里面对前四条线路都会有详细说明,可是一提及新藏线,就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句话:“新藏线是全世界最高的一条公路,海拔高,路况差,走的人少,危险係数高。”好了,就没了。找了大量的游记。大部分线路都是青藏、川藏、滇藏的,走新藏线的只有极少几篇。或者就算写了,也写得不详细,不能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说实话,我们曾经因为资料稀少而退缩过。
另外,当我跟周边的人说起要自驾去西藏、新疆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也是——危险。有关心我们的朋友帮我们到去过西藏的人那打探情况,得到的回答是——很危险,千万不要冒险前往。那是个资深驴友,他去过好几次西藏,选择的方式都是租车,亲身经历让他觉得自驾太过危险,更何况是少有人问津的新藏线。朋友的这些话,也曾经令我们退缩过。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成功走过新藏线的,这里面有脚踏车骑行,也有驾驶小轿车的,甚至连开捷达的都有。了解得越深入,知道的成功例子就越多,而我们退缩的念头也渐渐打消。再加上,我们找到了两个跟我们一样想走新藏线的人,那俩人(就是后来跟我们一起走的那辆君越,老卜和阿亮)开的还是辆底盘极低的小轿车。他们能走,我们肯定也能走。
最后不管有多少人跟我说危险,我们都不再听了。
出发前,我一直在跟我爸“打太极”,我爸是个跟我一样喜欢自驾旅游的人,他非常支持我们自驾去西藏,可是他却有个要求,我们必须得有车队。他认为有车队,安全才有保障。只是我们一直不愿意找更多的人,一直觉得两辆车就够了,车太多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反而麻烦。于是他一问我,我就跟他编造各类谎话,有三辆车,有四辆车,都来自哪,在哪汇合等。对其他人,我们甚至提都不提要走新藏线的事,只说要自驾去西藏。
出发前,我们买了保险,列印出来放在书桌上。
我承认我们俩胆大包天,但我们绝对不是对自己安全不负责的人。充分了解了情况后,我们对自己走新藏线还是很有把握的。当然一路过去我们也一直在向当地人了解情况,一直在关注我们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中途我们俩中的任何一个身体不允许了,或者当地人告诉我们路不好我们过不去,或者说天气不好建议我们不要走,我们肯定是会掉头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不能拿生命开玩笑。还好我们一路都很顺利,我们的身体都没有大问题,我们的伙伴在即将出发去无人区的时候还增加了四个,日土一个经常走新藏线的老闆也说我们的车能过。
所以最终我们成功了,成功闯过了鲜有人问津的新藏线。归结起来,我认为以下三点是关键:一、运气好,一路没遇上恶劣天气;二、準备充分;三、胆子够大。
现在我们回来了。我有好多好多话要说,有好多感想要写。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这幺多话。20125.20-2012.6.25,注定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时间之一,我必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我健忘,所以必须把全部感想写下来。当然,也希望我的啰啰嗦嗦能够为后来者提供一点帮助。这样,我的西藏之行也就圆满了。
昨天晚上看中国好声音,一位叫云杰的航天科工唱了一首歌,叫作《鸿雁》。我对老赵说:“这首歌让我想起西藏,好想回去。”说完我自己就一惊,惊讶自己自然而然吐出的不是“去”。而是“回”。
有人说。西藏会令人中毒,中毒后的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这个地方,他们普遍觉得不是“再去”,而是“回去”。我曾经对这种说法并不赞同,心想:就算有再多美好的传说,西藏也只是一个地方而已,何至于此。直到昨天我脱口而出“回去”,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已经中了“西藏”的毒。
那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有乾净到彻底的蓝天白云,一颗颗虔诚的朝圣之心,洁白的哈达,五彩的经幡,永不停歇的转经筒,还有一次次神奇的相遇,一份份难忘的经历。一段段难得的缘分。那是一个比家高5000米的地方。那里荒凉、空寂,有通往天际的公路,绵延不绝的雪山,纯净至极的湖水,还有善良质朴的藏民。那是心灵翱翔的地方。人们相遇,以真心回馈真心,没有猜忌、没有手段、没有世俗。那里的人民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有自己的信仰,有敬畏的神灵。
那里有我能想到的所有美好。当然,这一切,与物质无关。
2012.8. 18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切美好在路上:自驾去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