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有个左宗棠
作 者:王纪卿 着出 版 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 次:1
页 数:640
字 数:410000
印刷时间:2009-1-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
ISBN: 9787802146167, 780214616X
基本介绍
- 书名:清末有个左宗棠
- 作者:王纪卿
- ISBN:9787802146167
- 页数:640
-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1-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清末有个左宗棠(上下)》一书,为长沙王纪卿先生所着,全书分上下两部,共二十章。该用什幺字眼形容这个男人呢?头角峥嵘的神童?韩寒的祖师穷?穷酸的倒插门女婿?风光的师爷或者落魄的通缉犯?个性张扬的湘军大帅?官至极品高位,即现代国家官制下的总理?似乎什幺都是又都不是,但每个名词却都曾是他生命的某一段时期的写照。左宗棠三个字,就是一段传奇。
为官经商,做人处事,历史、军事爱好者必读。
左宗棠第五世重外孙,着名文史专家梁小进先生作序,王朝上第三个着写湘军通史的着名作家王纪卿再创读史新阅读时代。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忘记历史的人必定会重複历史,读史让人明智。读左宗棠,大彻大悟成大器。
作者简介
王纪卿,湖南长沙人,1953年生。当代文坛炙手可热的作家,新浪部落格当红学者,资深编辑。潜心研究湘军及湖湘文化二十余年,着作多部。近年来主持湖湘文化的电视讲座,接受凤凰卫视特别专访。主要作品有《湘军》、《血肉长城》、《我是湖南人》等,即将出版《湘军大佬那些事》。
目录
第一章:葱禧倚重的大清栋樑
并不遥远的人物
满清集团的CEO
忠君报国
三十年不许奏左
参革满人大将
墓庐讲了什幺
第二章:真假左宗棠
验明正身
韩寒的祖师爷
读书有道
考试也疯狂
第三章:才子佳人苦相依
考试恋爱两不误
相亲
讨不起老婆怎幺办?
甜蜜的尴尬
第四章:少年文章名远扬
旷世奇才
无缘进士及第
贺长龄为他梯楼取书
忘年之交
自画像
真想去当参谋长
林则徐说:本督只见左宗棠
第五章:没有世外桃源
湘上农人
赈灾,赈灾
包声越来越近
密会洪秀全?
老左成了香饽饽
第六章:经济南阳一卧龙
卧龙出山
只是守住了长沙城
浏阳征义堂
会见曾国藩
失意的军师
第七章:编外战略家、
二次出山
痛骂曾国藩
拾起曾国藩的人材垃圾
曾国藩翘起了尾巴
第八章:湘军总后勤部长
湘军离不开大后方
感动了曾国藩和胡林翼
把爱将派往江西
第九章:会战石达开
有请曾老大
永州镇总兵樊燮
宝庆大会战
第十章:从师爷到通缉犯
一印两官
柳暗花明
一句话吓倒了皇帝
第十一章:曾国藩的后卫大将
有了自己的部队
夹起尾巴做人
暴打“黄老虎”
三战李世贤
请战浙江
第一份奏摺
第十二章:越国楚雄
分到一块地盘
红顶商人胡雪岩
蚕食浙江
又一个好使的垃圾
恼火西洋人
军民鱼水情
进逼杭州
洋将德克碑
总督请不起秘书
杭州战役
第十三章:三个集团军
没有大锅饭
为了洪秀全的儿子
闽浙总督不好当
说了几句公道话
第十四章:终结之役
李世贤和英国人
来了自带口粮的援兵
持久战变成速决战
得罪一个死党
郭巡抚的糗事
决战汪海洋
第十五章:军事无极限
中国要有自己的轮船
战争与和平
构想建设兵团
没能拦住张宗禹
外交决策
机动角逐
第十六章:重返西北
五年计画
大战董福祥
曾国藩力挺湖南人
向鸦片讨还粮食
进军甘肃
力保刘松山
刘松山死了
扭转颓势
谁主中流
天津教案
慈禧已不耐烦
第十七章:决战甘肃
端掉金积堡
一个好学生
收复新疆的前奏
人走茶未凉
大战河湟
相期无负平生
船政不可废
终于到了兰州
第十八章:西征大本营
写了退休报告
白彦虎跑了
马文禄看见了左宗棠
第十九章:我们新疆好地方
出关,出关
杨乃武与小白菜
海防,海防
要军屯还是要民屯
海防与塞防
粮台官司
拧不过左大人的大腿
令俄国人刮目相看
向前线靠近
借款风波
老湘军出关
张曜是个好榜样
再驳李鸿章
出关第—仗
缓进急战
决战南疆
不许越境搜敌
启用犯过错误的同志
慈禧询问:新疆为何一定要建省?
东西兼筹的主心骨
中俄谈判
推翻崇厚签署的条约
针对俄国的军事部署
要把边疆变江南
抬着棺材出关
伊犁回归了
第二十章:英雄迟暮
禁菸和水利
坐镇江南
病中也精干
最后一战:抵抗法国人
左钦差扭败为胜
大败法军
栋樑倒了
“收疆造舰,左宗棠是前辈”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一度兴起“左宗棠热”,迈入新世纪,以他为主人公的数部小说,几乎同时问世。时至今日,对左宗棠的功过争论从未停止。近日,一本用通俗笔法写出的纪实文学传记《清末有个左宗棠》出版,作者王纪卿想为左宗棠正名。
王纪卿,湖南人,潜心研究湘军及湖湘文化二十余年,着作多部。在他的新书《清末有个左宗棠》里,他说:“该用什幺字眼形容这个男人呢?头角峥嵘的神童?韩寒的祖师爷?穷酸的倒插门女婿?风光的师爷或者落魄的通缉犯?个性张扬的湘军大帅?官至极品高位,似乎什幺都是又都不是,但每个名词却都曾是他生命的某一段时期的写照。左宗棠三个字,就是一段传奇。”
◇评价
至少是个好官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湘军为清朝统治者服务,南北征战也是为维护社会安定。
长江商报:你不少作品都有关清末湘军,这次又写《清末有个左宗棠》,为何如此青睐湘军历史,且用大工夫为左宗棠着书立说?
王纪卿:其实湘军在近代史上作用巨大。甲午中日战争,是湘军的最后一仗,为保国家,全军覆没。但由于左宗棠和他的湘军,镇压了人民起义,这使湘军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被人们客观认识。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多位国家领导人对左宗棠有了很高的评价,才稍微改变这样的状况。现在有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但是这种看法不占主流。以左宗棠、曾国藩为主人公的电视剧拍出来了,至今却还不能发行,这就说明,矛盾依然存在。
正面写湘军,我是有意为之。我没有刻意与主流言论对峙,主要是绕道而行。我的心愿是,先用通俗笔法把基本历史事实弄清楚,普及一下,功过是非暂且不论。
长江商报:《清末有个左宗棠》中,你对他有怎样的新认识?
王纪卿:身为一介穷书生,左宗棠处在外国列强欺压中国的时代,很想奋起,当一名军师,为国家效力。他靠着军功,被朝廷重用,致力于富国强兵、抵御侵略,最后建大功于新疆。他钻研实用科学,有很多先见之明,又是一个执行能力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吏治的角度而言,左宗棠直率,不玩权术,也不在乎潜规则。所以他其实很难见容于中国的官场。但他真的是个好官。
◇比较
比曾国藩可爱
“任何圣人都有七情六慾,只是压抑得厉害而已。”
长江商报:人们习惯把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放在一起谈论,你如何评价这三位?
王纪卿:这三位都搞洋务。曾国藩、李鸿章对列强表现得比较软弱,而左宗棠是对外强硬派。从富国强兵的角度看,左宗棠是清末第一人,李鸿章和曾国藩搞洋务,但他们都怕得罪洋人,比如曾国藩弄的那个天津教案,指导思想就是不能惹怒洋人,他们主张“师夷之长技”,但是没打算用来“制夷”。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贝尔斯写过一本《左宗棠:旧中国的军人和政治家》,在许多外国人眼里,他是极有排外倾向的。左宗棠一生忠实执行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原则,从他的生平和书信来看,出山打太平军,是别人请出来的,但是打外国侵略者,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主动请战,还有造枪炮,造军舰,都是如此。
长江商报:你为什幺不写曾国藩呢?他太不可爱?
王纪卿:我不喜欢曾国藩的性格。有人说他是圣人,我不这样看,任何圣人都有七情六慾,只是压抑得厉害而已,压抑自己,装给别人看。左宗棠是性情中人,在他那个时代没有媒体帮他炒作,只有高官的知遇和朋友的推荐,像胡林翼、郭嵩焘等有识之士,愿意全心支持他,也可见左宗棠的人格魅力。
◇语境
现代语境好理解
清末的语境,已经过时了,开口官军闭口贼,皇帝和臣子的口吻,不适合。
长江商报:有读者表示,你的这部书写得很现代,你认为呢?
王纪卿:联繫现在,为什幺要严打?为什幺要强调社会和谐?为什幺要开发大西北、大搞环保、禁止毒品、反腐倡廉、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些,都能从左的人生轨迹中看到:南北征战,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定;收复新疆,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製造军舰,有助于提高民族自信。我们发现,很多古代的事情,如果不放到当代的语境下来陈述,读者颇难看懂,要用许多注释,如此就会削弱可读性。另外,语境总是随时代改变。过去写左宗棠,会放到阶级斗争的语境里。而用现代的语境,比较心平气和,也比较容易理解。例如官职,清代的官职,恐怕连一般的老年人也无法了解透彻,更不指望年轻人能有个清晰的概念,这就得跟现代官职作个比较,更有助于传播清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