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仰视你,北大荒

仰视你,北大荒

仰视你,北大荒

《仰视你,北大荒》是由贾宏图编写的一篇反映“东北粮仓”北大荒发展历程的报告文学作品。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仰视你,北大荒
  • 创作年代:2010年
  • 文学体裁:报告文学
  • 作者:贾宏图

作品赏析

为了该文的写作,作者贾宏图历经2个月,行程一万里,走访了9个农场管局下属的30多个农场,採访了百余位三代北大荒开发建设者,翻阅了几百万字的历史资料,写出了4万余字的初稿,后几经修改提炼,最终以近两万字的篇幅在2010年9月3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刊发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大报刊和人民网、中国文明网、领导干部网、凤凰网、北大荒新闻网、黑龙江兵团网、上海知青网等数十家网站转载。
《仰视你,北大荒》用饱含激情与凝重的语言,从“铸剑为犁——唤醒千古荒原”、“机械化——为农业现代化安上引擎”、“中华大粮仓——从此天下不缺米”、“家庭农场——收穫永远的丰收”、“城乡一体化——享受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五个波澜壮阔的场景,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北大荒服从国家利益、服务国家战略,成为“中华大粮仓”的光辉历程。文中既有巨观叙事,又有感人的故事和令人过目不忘的细节,是一部反映大时代、讴歌北大荒精神的正气之歌,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百年中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缩影。
文学作品贵在写真,反映现实生活。该作品就是通过真人真事真数字,向读者报告了北大荒开发的真实历程,真实贡献,真实面貌,真实经验。把北大荒这片神奇的土地,北大荒人这个英雄的群体,北大荒事业这座不朽的丰碑,北大荒精神这笔永恆的财富全景式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作者深邃的艺术功力,突出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从宏大的场景中选择典型事件,从浩繁的素材中巧妙剪裁取捨,从众多的人物中精筛细选,进而驰骋开来,有详有略,有放有收,有血有肉地对这些鲜活的素材进行剖析,增加可读性,形成穿透力,增强感染力,收到极佳的艺术效果。二是文中多处引用了脍炙人口的着名诗句和歌词,和全篇衔接得十分自然契合,既达到了简约和精緻的目的,又烘託了气氛,产生美感和共鸣,并留给读者无穷回味和无限遐想的空间。
全篇以文学的形式全面系统深刻地阐释了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根本经验。“铸剑为犁”唤醒千古荒原,实质是阐释北大荒艰苦奋斗的开发历程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无私奉献为核心价值的北大荒精神,这种精神一直在起导向、凝聚和驱动作用;“机械化”为农业现代化安上引擎,实质是阐释通过开放,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垦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中华大粮仓”从此天下不缺米,实质是阐释尊重并驾驭规律,调整结构,以稻治涝和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家庭农场”收穫永远的丰收,实质是阐释通过改革,调动职工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垦区生产力;“城乡一体化”享受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实质是阐释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和和谐社会。综上,报告文学着力阐释发扬北大荒精神,坚持改革开放,依靠科技进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垦区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垦区发展的根本经验。未来垦区实现跨越、超越、卓越三步发展战略,仍然要坚持这些带根本性的经验。这就是《仰视你,北大荒》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也正是它的思想性所在。
《人民日报》副刊在稿件拥挤,版面紧张的情况下,打破常规,扩版刊发近两万字的作品,十分少见。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这篇报告文学题材重大,同时也说明《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对真善美宣传得竭心尽力。这篇作品既可以作为文学工作者的学习典範,又可以激励人们创作出更具时代精神的好作品、激励北大荒人按照三步走的战略继续奋进。

作品影响

该书获得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

作者简介

贾宏图,男,1946年生于黑龙江绥化。中共党员。少年时代在齐齐哈尔和哈尔滨读书。曾任《哈尔滨日报》社副总编辑,哈尔滨市委办公厅副主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黑龙江省文化厅厅长,黑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72年开始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出版的诗集《军垦曲》上发表短诗,其后20多年发表文学作品近200万字。他的报告文学获得3次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多次获得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多项大奖。多次获权威报刊举办的报告文学奖。代表作品有《她在丛中笑》、《大爆炸》、《大森林的回声》、《解冻》、《跨世纪人》等。他的报告文学有的翻译成日、朝、世界语介绍到国外,也有的被改编成电影。同时,他还发表过大量散文、随笔、杂文等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仰视你,北大荒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