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建立于1958年10月,前身为广播科学研究所,1994年3月更名为广播科学研究院,2002年10月被科技部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院所转制的第二批试点单位,2017年8月被中编办、财政部等部委批准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截至2017年12月,研究院共有在职人员178人;设有7个研究所、12个实验室,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1年与中国传媒大学共同申请了“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点,2005年开始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 外文名:Academy of Broadcasting Science,National Radio and Television Administration
  • 简称:广科院
  • 创办时间:1958年10月
  • 属性:非营利性科研院所转制第二批试点单位(2002年)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017年)
  •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现任领导:院长、党委书记:邹峰
  • 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大楼)

历史沿革

1958年10月,广播科学研究所成立。
1994年3月,广播科学研究所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广播科学研究院。
1998年,随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成立,研究院更名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2002年10月,研究院被科技部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院所转制的第二批试点单位。
2004年2月,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广科院)受理中心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覆组建。
2009年,科技部批覆同意依託广播科学研究院组建“国家广播电视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职责整合,成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研究院更名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2014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南方分院成立。
2017年8月,研究院被中编办、财政部等部委批准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2018年,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管理职责的基础上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研究院更名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7年12月,研究院共有在职人员178人,其中中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80.9%;中青年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占97.9%,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占73.1%。

科研部门

据2018年10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设有7个研究所、12个实验室,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广播电视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所:电视技术研究所、无线技术研究所、有线网路技术研究所、网际网路视听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技术经济研究所、广播电视测试技术研究所
实验室:广播电视数字实验室、多媒体套用技术联合实验室、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实验室、NGB网路开放实验室、视听新媒体实验室、网际网路套用实验室、融合接入和分发技术实验室、广播影视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实验室、数字媒体信息技术研究实验室、检测中心实验室、数字媒体内容保护技术研究实验室、数字着作权管理技术研究实验室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

技术服务

  • 电视系统
基于研究院在数位电视传输技术和系统;卫星和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和系统;高清晰度及3D电视技术和系统;电影数位化套用技术、数字影院技术;高质量音视频压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项目积累,能够提供数位电视系统、高清晰度及3D电视系统、高质量视音频压缩技术等诸方面的系统设计、技术谘询、认证检测服务。
  • 无线领域
提供数字音频广播技术与系统、无线传输与接入技术、卫星广播技术、广播电视频率规划、地面数位电视系统等相关领域的系统套用开发,及开展相关工程的技术谘询和服务工作。
  • 有线领域
有线领域面向宽频网路、三网融合、NGB等巨观技术规划,基于有线网路研究相关传输、业务、安全等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可以提供包括有线系统平台设计、有线网路规划、网路最佳化、系统调试与最佳化、提供开放式试验环境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 新媒体
开展视听新媒体技术和网际网路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套用的技术方案设计,技术研发,标準研究和谘询、测试服务。
  • 数字着作权保护
在数字着作权保护领域,信息技术研究所建设了由总局批示成立的数字媒体内容保护技术研究实验室(ChinaDRMLab)、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準重点实验室——数字着作权管理技术研究实验室,面向新闻出版广电领域提供数字着作权保护技术政策谘询、技术研发谘询、ChinaDRM安全评估与认证服务等。
  • 产业资讯
以软科学研究为基础方向,提供战略性课题研究与分析,技术与经济政策谘询,以及数据和信息服务等。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研究院在黑白电视、彩色电视、数位电视、高清晰度电视、调频广播、有线广播电视、卫星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互动新媒体网路、下一代高可信网路、三网融合、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数字声音广播、网路电视、频率规划、广播电视融合网路、智慧型电视作业系统、紧急广播系统、3D电视、数字家庭关键技术等研究领域承担了国家级、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并在中国率先开发出了7GHz微波系统、L波段和Ku波段卫星接收机、电视摄像管、图文电视系统等一系列高技术产品。
南方分院成立南方分院成立
2017年,研究院获得国家重大专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画课题2项,北京市科技计画项目1项,总局立项科研和标準项目28项,该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立项29项;全年科研项目预验收22项,完成验收3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总局科研项目6项、该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27项;获得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23项,其他各类协会、学会奖22项,科技论文奖56项;新申请专利28项,获得专利20项,申请并获得授权的软体着作权40项,发布行业标準和技术规範6项。

获奖成果

研究院2015—2017年部分科研项目获奖情况
获奖项目获奖名称、等级获奖年份
数位电视地面传输国家标準相关配套标準研究制定
第七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5年
面向农村乡镇覆盖的地面数位电视网示範与套用研究
第七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5年
基于媒体大数据的智慧型服务平台
第七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5年
10GEPON系统/GPON系统测试评估标準研究
第七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
基于有线电视网的视频监控关键技术及标準体系研究
第七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
基于双向有线电视网路的互动业务安全防护技术
第七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
数字家庭服务运营支撑技术研究
第七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
数位电视运营结算平台建设项目
第七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
IPTV、手机电视、网际网路电视集成播控平台技术评测方法研究
第七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
广播电视监管关键技术研究及套用
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5年
数字家庭服务运营支撑技术研究
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5年
IPTV、手机电视、网际网路电视集成播控平台技术评测方法研究
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5年
新一代同轴电缆宽频接入套片
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5年
广东珠江三角洲“AVS+和DRA”音视频标準数位电视地面广播试验
第八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5年
贵州省地面数位电视覆盖网总体技术规划
第八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
NGB接入网资源性能规划模型研究
第八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
NGB结算支付平台技术架构及接口研究
第八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工程技术研究
第八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
数字水印在调频广播监测网路中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
总局科技创新奖(科技成果套用与革新类)二等奖
2016年
面向融合业务的综合结算支付技术研究及套用
总局科技创新奖(科技成果套用与革新类)二等奖
2016年
GY/T257.1-2012广播电视先进音视频编解码 第1部分:视频
中国标準创新贡献奖三等奖
2016年
网际网路电视数字着作权管理技术研究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软科学类)一等奖
2016年
电视台播出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技术方法研究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软科学类)一等奖
2016年
紧急广播讯息生成发布系统研究及紧急广播套用示範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科技成果套用与革新类)一等奖
2016年
机载卫星直播广播电视接收与服务系统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高新技术与开发类)一等奖及突出贡献奖
2016年
AVS+编码器关键技术研究及套用示範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高新技术与开发类)一等奖
2016年
广播电视数字着作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高新技术与开发类)二等奖
2016年
NGB运营支撑和宽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套用示範
第九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6年
机载卫星直播广播电视接收与服务系统
第九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6年
电视台播出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技术方法研究
第九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6年
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测试方法研究及套用
第九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6年
数字家庭服务关键支撑技术与综合集成平台研发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6年
地面数位电视单频网组网与网路最佳化关键技术、产业化及套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6年
广播电视监管关键技术研究及套用
2015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6年
高性能同轴电缆宽频接入(HINOC)技术研发及行业套用
2015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6年
AVS+高清编码器关键技术及设备
2015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6年
地面数位电视单频网组网与网路最佳化关键技术及套用
2015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6年
广播电视有线无线融合网
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7年
浙江省应急广播发布与监管综合平台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7年
智慧型化多级联动应急广播系统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7年
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协同覆盖智慧型承载网技术体制标準研究及套用示範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7年
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传输关键技术和系统研发及试验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2017年
DCAS安全数据管理平台关键技术及建立研究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7年
直播卫星“户户通”定位管理系统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7年
广播村村响工程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7年
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软科学类)一等奖
2017年
电视台网路发布云平台边界防护方法研究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软科学类)二等奖
2017年
ITU频率登记複杂数据优选分析方法研究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软科学类)二等奖
2017年
数位电视信号综合分析系统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科技成果套用与革新类)二等奖
2017年
面向融合业务的有线网大数据平台技术研究及套用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科技成果套用与革新类)二等奖
2017年
米波段广播业务与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电磁兼容研究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科技成果套用与革新类)二等奖
2017年
智慧型电视作业系统TVOS2.0绍兴试点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工程技术类)一等奖
2017年
江西省应急广播电视系统集成创新与示範套用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工程技术类)二等奖
2017年
直播卫星“户户通”定位管理系统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工程技术类)二等奖
2017年
DCAS安全数据管理平台关键技术及建立研究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工程技术类)二等奖
2017年
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传输关键技术和系统研发及试验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类)一等奖
2017年
NGB-W 系统架构及试验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类)突出贡献奖
2017年
AVS+地面数位电视业务创新和地面直播卫星融合业务终端技术研究及套用示範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类)二等奖
2017年
有线网网路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类)二等奖
2017年
超高清内容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类)二等奖
2017年
C-DOCSIS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和国际化套用
第十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7年
电视台网路化制播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第十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7年
NGB总体技术和标準体系及业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第十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7年
FM-CDR与航空无线电导航ILS/VOR业务兼容性研究
第十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7年
智慧型化多级联动应急广播系统
第十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7年
内蒙古自治区精密相位制中波同步广播单频网覆盖工程
第十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7年

人才培养

2001年,广播科学研究院与中国传媒大学共同申请了“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点,2005年开始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

资质证书

研究院设有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中心,该中心拥有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颁发的计量资质认证证书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具有承担广播影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可检测、产品性能评估、系统验收测试的能力。
2018年10月,研究院网际网路视听技术研究所获得《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证书》。

合作交流

  •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路展览会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路展览会(CCBN)是由广播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有线电视网路有限公司、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共同承办的一年一度的广播电视技术行业展览会。
据2018年10月研究院官网显示,共有来自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 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展出面积超过60000平方米,覆盖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全馆;展会共接待参观观众30万人次,其中专业参观观众达10万余人,亚洲、欧洲、美洲等海外参观机构达300多家。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路展览会的展览内容包含广播电视采、编、播、传、收、测各类设备与技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编播网路与传输网路建设,数字新媒体,媒体资产管理,高清、3D节目製作等多个方面,汇集了全球範围内数位电视与宽频网路方面的创新成果以及广电新业务的套用、设计与开发技术。
  • 战略合作
2018年10月,研究院与国网公司、无线局、监管中心、卫星直播管理中心、北京广电局、贵州广电局、广东广播电视台、江苏省网公司、华为、科大讯飞、亚马逊、法国TrustedLabs实验室、荷兰Riscure实验室等13家合作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定。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院徽院徽
研究院标识是由英文简称“ABS”组合的艺术图案,颜色为红色,中间有多条白色细横线贯穿。

文化活动

截至2017年10月,研究院先后组织或参加了“我运动、我快乐”长走竞赛活动、跳绳比赛活动、职工拓展培训活动、“激扬青春 凝聚实力”的拓展训练活动、捐助山区贫困国小、冬季徒步行走活动、“霾”不住的爱——爱心助学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送温暖、献爱心”慰问活动、春节慰问活动、“学雷锋一条街”活动、学雷锋“科技助老”广电专场活动、羽毛球比赛、无偿献血活动、青春正方向——“两学一做”青年教育活动、老年运动会、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简报、参观“迎接十九大——红色印刷展”等活动。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院长、党委书记
邹峰
党委专职副书记
郑思慧
总工程师
盛志凡
副院长
杜国柱

社会评价

“60年来,广科院紧紧围绕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需求,践行科研使命、强化自主创新,着力攻关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培养造就了一支专业人才队伍,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宣部副部长、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