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读库:曾国藩传世经典文集
《挺经》是一种以刚劲强硬为特徵的处世哲学,是曾国藩修身处世、为官带兵、战胜困难、走向卓越的法宝。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曾国藩如何能于众说诋毁中安然保全自身。 《冰鑒》是曾国藩对自己相人识人的总结,是曾氏一生的智慧结晶,对于现代人而言,《冰鑒》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智慧的经典,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性和启迪性。 《家书》根据收信人分为五部分,,行文自由,挥笔自如,随想而至,在平淡家常事中能看到曾国藩的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日记》根据类别分为十个部分,全面地展现了曾国藩对于人伦、家庭、事业、修养等各个方面的为人法则、处世标準。
基本介绍
- 书名:经典读库:曾国藩传世经典文集
-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 页数:282页
- 开本:16
- 作者:《经典读库》编委会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34464577
内容简介
毛泽东有曰:“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

梁啓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经典读库:曾国藩传世文集》选录了曾国藩的挺经、冰鑒、家书及日记部分,曾国藩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他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等等,都在书中得到精彩的体现。《经典读库:曾国藩传世文集》装帧典雅,印製精良,极具阅读和收藏价值。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经典读库:曾国藩传世文集》选录了曾国藩的挺经、冰鑒、家书及日记部分,曾国藩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他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等等,都在书中得到精彩的体现。《经典读库:曾国藩传世文集》装帧典雅,印製精良,极具阅读和收藏价值。
图书目录
挺经
卷一内圣
卷二砺志
卷三家范
卷四明强
卷五坚忍
卷六刚柔
卷七英才
卷八廉矩
卷九勤敬
卷十诡道
卷十一久战
卷十二廪实
卷十三峻法
卷十四外王
卷十五忠疑
卷十六荷道
卷十七藏锋
卷十八盈虚
冰鑒
神骨
刚柔
容貌
情态
鬚眉
声音
气色
家书
稟祖父母
稟父母
稟叔父母
致诸弟
与子书
日记
问学
省克
治道
军谋
伦理
文艺
鉴赏
颐养
品藻
游览
卷一内圣
卷二砺志
卷三家范
卷四明强
卷五坚忍
卷六刚柔
卷七英才
卷八廉矩
卷九勤敬
卷十诡道
卷十一久战
卷十二廪实
卷十三峻法
卷十四外王
卷十五忠疑
卷十六荷道
卷十七藏锋
卷十八盈虚
冰鑒
神骨
刚柔
容貌
情态
鬚眉
声音
气色
家书
稟祖父母
稟父母
稟叔父母
致诸弟
与子书
日记
问学
省克
治道
军谋
伦理
文艺
鉴赏
颐养
品藻
游览
序言
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不少风云人物,这其中有一位,本是书生出身、熟读经史、深谙孔孟之道,却在危急时刻果断扛起戡平乱世的重任,戎马倥偬大半生,功高震主又一心忠于朝廷,并且做到了急流勇退,这个人就是晚清重臣曾国藩。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嘉庆十六年(1811)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地主家庭。曾国藩天赋不算太高,但从小勤奋好学,在父亲曾麟书的严格要求下,曾国藩六岁入塾读书,八岁就能读八股、诵五经,十四岁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名列前茅。道光十三年(1833)中秀才,次年中举人,之后入京会试,屡次不中,直到道光十八年(1838)中了贡士,在殿试过后,被赐同进士出身。后朝考授翰林院庶吉士,自此供职京师。在以后的数十年中,曾国藩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更在清廷危难之时创建湘军,成功瓦解了对清廷统治造成极大威胁的太平军,因而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朝历史上被封武侯的首位文人,后又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同治十一年(1872),曾国藩因病去世,朝廷追赠其为太傅,赐谥号“文正”。
曾国藩在晚清动荡、複杂的社会环境中,以一介书生脱颖而出,官职连跃十级,创造了为官史上的奇蹟;更因他力挽狂澜,拯救清廷于危难,从而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曾国藩不仅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治学、治家、治军等方面,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可以说,曾国藩的一生都极具传奇色彩。梁啓超曾这样评价曾国藩:“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成就震古烁今,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
曾国藩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他独树一帜的曾氏绝学。这是他几十年宦海沉浮的经验之谈,包含着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曾氏绝学既是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暗含竞争意识,因此直到曾国藩去世百年后的今天,他的绝学仍然被人广泛推崇。
为了方便人们更快、更好地学习曾国藩的绝学,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曾国藩传世经典文集》。这本书中,包含《挺经》、《冰鑒》、《家书》和《日记》四部分,涉及了曾国藩读书治学、为人处世、亲职教育、入仕为官、治军谋略等方方面面,可以说集结了曾国藩一生着述之精华。
《挺经》是曾国藩临终前的压卷之作。所谓“挺经”,其实就是一种以刚强为主,兼具谦虚退让的“柔”术的处世哲学。曾国藩一生都秉持着这种“挺”的精神,用他得意门生李鸿章的话说,《挺经》是曾国藩“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可惜曾国藩还没有整理完《挺经》就离开了人世。今天我们收录的《挺经》原文,是结合了李鸿章口述的“挺经十八法”和后代学者整理的、散见于《曾文正公全集》中的着述而来的,是《挺经》的权威版本。
《冰鑒》是曾国藩总结出的识人要诀。历经宦海沉浮的曾国藩,能被众人赏识,委以重任,其中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他自有一套观人之术、鑒人之法。
作为父母眼中的好儿子、弟弟妹妹眼中的好兄长、子侄辈的好榜样,曾国藩终身恪守着“立德”、“立功”、“立言”的儒家教训,并把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写成《家书》,教导家人。可以说,《家书》是曾国藩一生理想抱负、精神状态和道德修养的真实体现,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家书》部分按照亲眷关係,分为稟祖父母、稟父母、稟叔父母、致诸弟和与子书五类,并精心选取了近五十封极具代表性的家书,希望读者能从中获益。
《日记》是曾氏绝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曾国藩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日记》部分的分类,完全依照曾国藩的门生王启原于光绪二年(1876)编辑的《求阙斋日记类钞》,共分问学、省克、治道、军谋、伦理、文艺、鉴赏、品藻、颐养、游览十类,编者对每类日记做了精选,从中,读者可以看到清代名臣、名儒曾国藩最为真实的一面。
本书从“内圣外王之法”讲到“识人辨人之术”,由“立德立业兴家之言”说到“感悟静心之道”,多角度地展现了曾国藩传奇的一生。对于书中精心挑选的每篇原文,我们都附上了準确的白话译文,还联繫曾国藩的生平及社会现实对这些金玉良言进行了细緻解读,以求让读者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曾国藩,并且更快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如果读者能在阅读本书时有所收穫,那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嘉庆十六年(1811)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地主家庭。曾国藩天赋不算太高,但从小勤奋好学,在父亲曾麟书的严格要求下,曾国藩六岁入塾读书,八岁就能读八股、诵五经,十四岁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名列前茅。道光十三年(1833)中秀才,次年中举人,之后入京会试,屡次不中,直到道光十八年(1838)中了贡士,在殿试过后,被赐同进士出身。后朝考授翰林院庶吉士,自此供职京师。在以后的数十年中,曾国藩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更在清廷危难之时创建湘军,成功瓦解了对清廷统治造成极大威胁的太平军,因而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朝历史上被封武侯的首位文人,后又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同治十一年(1872),曾国藩因病去世,朝廷追赠其为太傅,赐谥号“文正”。
曾国藩在晚清动荡、複杂的社会环境中,以一介书生脱颖而出,官职连跃十级,创造了为官史上的奇蹟;更因他力挽狂澜,拯救清廷于危难,从而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曾国藩不仅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治学、治家、治军等方面,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可以说,曾国藩的一生都极具传奇色彩。梁啓超曾这样评价曾国藩:“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成就震古烁今,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
曾国藩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他独树一帜的曾氏绝学。这是他几十年宦海沉浮的经验之谈,包含着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曾氏绝学既是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暗含竞争意识,因此直到曾国藩去世百年后的今天,他的绝学仍然被人广泛推崇。
为了方便人们更快、更好地学习曾国藩的绝学,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曾国藩传世经典文集》。这本书中,包含《挺经》、《冰鑒》、《家书》和《日记》四部分,涉及了曾国藩读书治学、为人处世、亲职教育、入仕为官、治军谋略等方方面面,可以说集结了曾国藩一生着述之精华。
《挺经》是曾国藩临终前的压卷之作。所谓“挺经”,其实就是一种以刚强为主,兼具谦虚退让的“柔”术的处世哲学。曾国藩一生都秉持着这种“挺”的精神,用他得意门生李鸿章的话说,《挺经》是曾国藩“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可惜曾国藩还没有整理完《挺经》就离开了人世。今天我们收录的《挺经》原文,是结合了李鸿章口述的“挺经十八法”和后代学者整理的、散见于《曾文正公全集》中的着述而来的,是《挺经》的权威版本。
《冰鑒》是曾国藩总结出的识人要诀。历经宦海沉浮的曾国藩,能被众人赏识,委以重任,其中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他自有一套观人之术、鑒人之法。
作为父母眼中的好儿子、弟弟妹妹眼中的好兄长、子侄辈的好榜样,曾国藩终身恪守着“立德”、“立功”、“立言”的儒家教训,并把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写成《家书》,教导家人。可以说,《家书》是曾国藩一生理想抱负、精神状态和道德修养的真实体现,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家书》部分按照亲眷关係,分为稟祖父母、稟父母、稟叔父母、致诸弟和与子书五类,并精心选取了近五十封极具代表性的家书,希望读者能从中获益。
《日记》是曾氏绝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曾国藩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日记》部分的分类,完全依照曾国藩的门生王启原于光绪二年(1876)编辑的《求阙斋日记类钞》,共分问学、省克、治道、军谋、伦理、文艺、鉴赏、品藻、颐养、游览十类,编者对每类日记做了精选,从中,读者可以看到清代名臣、名儒曾国藩最为真实的一面。
本书从“内圣外王之法”讲到“识人辨人之术”,由“立德立业兴家之言”说到“感悟静心之道”,多角度地展现了曾国藩传奇的一生。对于书中精心挑选的每篇原文,我们都附上了準确的白话译文,还联繫曾国藩的生平及社会现实对这些金玉良言进行了细緻解读,以求让读者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曾国藩,并且更快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如果读者能在阅读本书时有所收穫,那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经典读库:曾国藩传世经典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