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脚汇宗饶阳戳脚:金刚锤
《戳脚汇宗 饶阳戳脚:金刚锤》是由北京华源书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武术类书籍。
中华武术素有南拳北腿之说,戳脚被誉为“北腿之杰”,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优秀北方拳种,戳脚源出少林,创于宋,成于明,盛于清。历史上,戳脚曾被叫作枝子拳、金刚锤、趟子腿、九番鸳鸯腿等。在其后的百余年间,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实践、丰富和完善,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饶阳戳脚拳系,史称饶阳戳脚门,至今已历七代。 戳脚注重实战,动作全身贯穿,劲力协调,技术无花法。饶阳戳脚属于武趟子,是戳脚的本源。
基本介绍
- 书名:戳脚汇宗 饶阳戳脚:金刚锤
- 作者:宋君杰
- ISBN:978-7-5126-2604-1
- 类别:体育
- 页数:252页
- 定价:32.00元
-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2
- 装帧:平装
- 开本:小16开
作者简介
宋君杰,农工党党员,1966年出生,河北衡水饶阳县沃地村人,中国武协会员,武术六段,国家级武术教练,一级裁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戳脚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现任衡水市燕杰文化武术学校校长、国家级社会体育武术指导员、全国武术段位制考评人员、衡水市武协副主席、市公安消防支队武术总教练,桃城区三届、四届、五届政协常委。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外使节演出,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参加“神州大舞台”、“欢乐一家亲”,河北卫视,河南卫视,湖南卫视,山西卫视录製多期戳脚节目,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曾获全国全民健身好家庭、市十佳文明市民标兵、十大杰出青年、武术事业贡献奖等称号。其事迹入选《中国专家名人词典》、《印迹》、《闪光的足迹》等书籍,将陆续出版“戳脚汇宗”大型武术系列丛书及光碟。
内容简介
中华武术素有南拳北腿之说,戳脚被誉为“北腿之杰”,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优秀北方拳种,戳脚源出少林,创于宋,成于明,盛于清。历史上,戳脚曾被叫作枝子拳、金刚锤、趟子腿、九番鸳鸯腿等。在其后的百余年间,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实践、丰富和完善,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饶阳戳脚拳系,史称饶阳戳脚门,至今已历七代。戳脚注重实战,动作全身贯穿,劲力协调,技术无花法。饶阳戳脚属于武趟子,是戳脚的本源。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戳脚拳种的历史渊源 /1
第二节 戳脚拳种的基本内容 /2
第三节 戳脚拳种的主要特徵 /3
第四节 戳脚拳种的重要价值 /4
第五节 八趟金刚锤及金刚八式的每趟特徵 /4
第二章 戳脚拳的功法/6
第一节 戳脚拳的手法、拳法 /6
第二节 戳脚拳的步法 /7
第三节 戳脚拳的腿法 /8
第四节 戳脚拳的身法 /8
第五节 戳脚拳的劲法 /8
第三章 戳脚拳金刚锤第一趟套路/11
歌诀与动作说明 /11
戳脚套路金刚锤第一趟 /11
第一段 预备式 /11
第二段 猛虎回头 /22
第三段 弓步刨打 /29
第四段 怀中抱月 /40
第四章 戳脚拳金刚锤第二趟套路/49
歌诀与动作说明 /49
戳脚套路金刚锤第二趟 /49
第一段 预备式 /49
第二段夜叉探海 /60
第三段 金鸡独立 /66
第四段 钻山势 /69
第五章 戳脚拳金刚锤第三趟套路/78
歌诀与动作说明 /78
戳脚套路金刚锤第三趟 /79
第一段 预备式 /79
第二段 马步双劈掌 /89
第三段 金鸡独立 /93
第四段 夜叉探海 /95
第六章 戳脚拳金刚锤第四趟套路/99
拳谱歌诀与动作说明 /99
戳脚套路金刚锤第四趟 /99
第一段 预备式 /99
第二段 马步下轮 /108
第三段 钻山势 /112
第四段 钻山势 /118
第七章 戳脚拳金刚锤第五趟套路/127
歌诀与动作说明 /127
戳脚套路金刚锤第五趟 /127
第一段 预备式 /127
第二段 闷心锤 /133
第三段 右沖拳 /139
第四段 回身败式 /143
第八章 戳脚拳金刚锤第六趟套路/149
歌诀与动作说明 /149
戳脚套路金刚锤第六趟 /149
第一段 预备式 /149
第二段 振脚马步切掌 /157
第三段 黄龙三卷 /163
第四段 冲天炮 /169
第九章 戳脚拳金刚锤第七趟套路/175
歌诀与动作说明 /175
戳脚套路金刚锤第七趟 /175
第一段 预备式 /175
第二段 马步架沖拳 /182
第三段 振脚双推掌 /184
第四段 白鹤亮翅 /187
第十章 戳脚拳金刚锤第八趟套路/194
歌诀与动作说明 /194
戳脚套路金刚锤第十趟 /194
第一段 预备式 /194
第二段 白鹤落地 /206
第三段 马步架打 /212
第四段 白鹤落地 /213
河北省重点非遗项目戳脚价值点、
价值量及保护要点研究/221
一、价值点 /221
二、价值量 /223
三、保护要点 /225
后记 /227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戳脚拳种的历史渊源
戳脚源出少林,创于宋,成于明,盛于清,是典型的北方拳种。
关于戳脚的渊源可追溯到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其中有武松使用“玉环步、鸳鸯脚”醉打蒋斗神之说。玉环步、鸳鸯脚正是戳脚拳的招数,所以民间一些戳脚拳师把武松视为戳脚门的前辈。
历史上,戳脚拳主要在山东济宁地区流传,清嘉庆年间由山东济宁人冯克善传入饶阳县。
冯克善(生卒年月不详)一生充满神秘色彩,从《中国通史简编》《李文成起义》等书中可以约略看到他的影子。相传,冯克善少年时臂力过人,喜舞枪弄棒。嘉庆丁已年间(1797年),拜山东济宁人王祥为师,并得其真传,能徒手搏击数十人。1813年9月,天理教农民起义在河南滑县爆发,冯克善是三名领导者之一。据《中国通史简编》记载:“起义中,冯克善因勇猛善战,被推举为地皇,称武圣人。”冯克善在组织援军过程中于献县被捕,后成功越狱,被饶阳段君道村的段绪和(老绪)收留,从此开始了在饶阳一带长达二十余年的授拳生涯。
起初,他以少林寺云游僧人的身份,自称段老绪之师,号法静,在饶阳县南部桑园授拳。后听说北官庄有一个较大的拳场,便去了那里。当时一个叫周老亭的花拳拳师正在教弟子练拳,他隔着墙头观望,说:“你们练的这个能打着人吗?”众人约他进来切磋比试,结果都不是他的对手。后来众人持枪械齐上也被他打败。周老亭遂率众徒拜冯克善为师。冯克善在北官庄住了八年,培养了一大批武功卓绝的弟子,并把绝学脚踢柏木桩、百日神功、金钟罩、铁布衫等留在了北官庄一带,为日后饶阳戳脚流派及硬气功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20年左右,经段老绪介绍,冯克善到蠡县刘洛尚家,教其子刘观澜习武。后来又到肃宁、保定、廊坊、唐山传授另一种风格的地躺戳脚拳。此后,冯克善还在饶阳前铺、大官厅、深县杏叶、冯庄、固安蒋家营及献县冉三角等地活动。为躲避捕捉,他几易其名,在北官庄化名赵灿章,号老灿;到蠡县改称冯凯克,字克敏。为了不暴露身份,他在各地传授的拳术均不相同。在饶阳桑园及深县杏叶、冯庄一带,他传授的是十二路华拳;至饶阳北官庄,则系统地传授戳脚拳中的套路,如八趟金刚锤、绝命戳脚十三脚、奇枪八卦刀等。在饶阳戳脚界至今流传着一个“南拳换北手”的故事。据传桑园及深县众徒给冯克善提意见说,“老师为什幺只教我们软拳(少林拳),而在北边(北官庄)却教他们硬拳(戳脚)?”冯说:“硬拳不全,软拳全,还是软拳打硬拳,你们是师兄弟,可以南拳换北手,互相交换嘛。”从此,两地众徒经常切磋武艺,交流学习。
20世纪80年代,不断地有人来饶阳北官庄、沃地、北善、横头、北张保等村访拳问祖。饶阳戳脚界流传着一段戳脚十三脚密诀:十三脚恩师传,漂流江湖四十年,玉容师音难寻觅,祖祖辈辈念老灿()老灿指的就是冯克善,是衡水武术界公认的饶阳戳脚拳创始人。
饶阳戳脚第二代拳师宋老谦(高祖父)、刘老旺、李老题等人大多在家乡饶阳县北官庄授拳,从而使戳脚拳由北官庄辐射到邻村的沃地、北善、横头、北张保等村。这一脉流传的戳脚拳有九枝子、金刚锤、十八拦腿等。饶阳戳脚拳一脉名家辈出,比较典型的有“四大名捕”——饶阳戳脚第三代拳师有神弹弓曹志忠、铁腿计老宏和靠硬气功闻名的宋丰年(曾祖父)、赵老志、王老元。饶阳戳脚第四代拳师有宋志廉(字:立山。祖父)、赵万进、王五更、计同余、赵樊福、耿玉泰、李福山、杨奎山及这八兄弟中的——宋立山、李福山、杨奎山三兄弟,被人称之为“饶阳三座大山”。戳脚第五代传人有世界武术大师、人送绰号“金身铁头罗汉”的宋中和(父亲),其事迹列入世界名人录、中华武术拳械录;在中国武术协会、河北武术协会武术挖掘、整理三献(献技、献艺、献资料)活动中授予“三献”光荣称号。宋中和之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饶阳戳脚第六代传承人宋君杰在衡水创办了燕杰武术学校,使饶阳戳脚在更广的範围内得以传播。
戳脚拳传入饶阳后,经几代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原来的八趟金刚架、八趟金刚锤、六合跟等套路为基础,逐渐形成一个内容丰富、名家辈出的饶阳戳脚门武术体系,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风格独特的全国性拳种。
但从总体上看,饶阳戳脚拳流派比北京、瀋阳等地的流派发展稍慢,衡水市对戳脚拳文化的整理、挖掘及资料的保护工作才刚刚起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戳脚汇宗饶阳戳脚:金刚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