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流亡的帝国

流亡的帝国

流亡的帝国

《流亡的帝国》着名作家夏龙河首发连载于长江中文网的历史小说。小说以南明的灭亡为历史大背景,讲述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抵抗清军,后带领几十万军民逃亡缅甸,一路被追杀,伤亡殆尽;最终被杀害,南明灭亡的凄绝历史。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流亡的帝国
  • 作者:夏龙河
  • 连载平台:长江中文网
  • 创作年代:2017年
  • 最新章节:大明亡灵
  • 连载状态:持续连载中
  • 类型:历史
  • 是否出版:否

作品简介

《流亡的帝国》讲述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抵抗清军,后带领几十万军民逃亡缅甸,一路被追杀,伤亡殆尽;最终被杀害,南明灭亡的凄绝历史。
永曆皇帝朱由榔倚仗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带领数十万南明军民逃到缅甸曼德勒。一路上被追杀,到处流窜,家人、臣下、军民或被杀,或逃亡,几乎殆尽,后被缅王收留。吴三桂攻入缅甸后,缅王将其献与吴三桂,1662年6月在昆明被绞死,南明灭亡。
这是一段逃亡和挣扎的历史,也是汉族史上的标誌性事件。家国存亡之际,更多的却是妥协与投降,是奸佞和背叛;铁骨铮铮、忠肝义胆的仕子大夫,为了气节和道义几乎全部献出生命,“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便是对这一时代的感慨,悲壮、凄绝……

作者简介

夏龙河,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江中文网签约作家。笔名希墨,水蚀等。
九十年代初发表小说处女作,中篇小说《月劫》。至今在《青年文学》《长江文艺》《山东文学》《侨报》《印尼千岛日报》《大众日报》等全国一百多家报刊杂誌发表小说、散文、时评等计七十万字。
已出版长篇小说《毒咒》《喋血钢刀》《豪气乾云石达开》《大顺宝藏》。
已在长江中文网首发连载《西域贡女》、《南明锦衣卫》等小说。

章节目录

·十八先生
第一章 龙袍
第二章 挖水塘的马吉翔
第三章 姚志卓吃肉
第四章 庞天寿
第五章 交锋庞天寿
第六章 泄密
第七章 小人得势
第八章 审讯
第九章 酷刑
第十章 后宫事件
第十一章 十八忠义
新会之战
第一章慧清大师
第二章姚志卓见到李定国
第三章宴客
第四章拜见郑成功
第五章郑成功的选择
第六章竟然是汉人相残
第七章算卦
第八章新会之战
第九章惨败
入缅
第一章苏贵妃事件
第二章 暗流涌动
第三章 李定国入卫
第四章 兄弟相争
第五章 马吉翔狱中出招
第六章鹹鱼大翻身
第七章二佞臣
第八章奔赴云南
第九章逃亡之路
边境惨案
第一章 布岭大劫难
第二章 遥想四川
第三章布岭大劫
第四章活着就有希望
第五章皇上的哀伤
第六章边境惨案
第七章最后一次机会
第八章太后之怒
磨盘山之战
第一章诈降计
第二章 诈降
第三章 小人嘴脸
第四章 佞臣的良心
第五章 金维新二次下毒
第六章 磨盘山
第七章 设伏
第八章 明军最后一战
第九章 高允臣追赶永曆帝
异国逃亡
第一章 缅甸派来的差官
第二章 第一次营救
第三章 玉玺
第四章 沐天波怒斥马吉翔
第五章 陆路人马
第六章 白文选入缅
第七章贺国公之变
第八章白文选兵败
悲情南明
第一章 偶遇苏贵妃
第二章 林青阳之死
第三章 竹城内讧
第四章 高启隆劝降
第五章 莽白之变
第六章 竹城
第七章 赴宴
第八章 咒水之难
第九章 张煌言与郑成功
第十章 白文选降清
第十一章 风雨中的竹城
第十二章 大明亡灵

章节试读

公元1653年仲秋,一个细雨濛濛的日子里,躲在贵州安龙府的大明末世皇帝永曆,在他简陋的“皇宫”里,接见了一个让他异常惊讶的客人。
这是一个阴霾笼罩的下午。纠缠的小雨下了十天十夜,皇宫里的一只波斯猫不堪这不见天日的阴雨,竟然在上午狂躁地叫了一会儿之后,撞墙而亡。皇宫上下因而暗暗地涌动着一种不安和没有头绪的阴森之气。
这人就在这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穿过院子,来到“大殿”门口。他在永曆帝湿淋淋的目光中,把他的蓑衣和斗笠,搭在门外走廊的木桿上。永曆发现这人的蓑衣很新,在他从身上脱下的一剎那,永曆帝竟然从他甩动的蓑衣上看到了阳光一闪,还闻到了香气宜人的阳光的味道。这更勾起了永曆帝的伤悲。
来人在东阁大学士吴贞毓的带领下,进入房间,跪在了永曆帝的面前。永曆低头,草草地看了看来人。
只一眼,他的心情就更加郁闷了。
此人浑身上下髒污不堪,长发披散,鬍子丛生,最要命的是,他跪着的地方离永曆帝有二十多步远,身上的臭味却如滔滔江海,直冲永曆的鼻子。永曆这个逃亡的小王朝虽然不如在北京的大明那般威仪,对于皇家的礼仪排场,却是丝毫不敢马虎,官员朝拜上殿,都得沐浴更衣,哪里见过这般人物?
实话说,要不是大学士吴贞毓极力引荐,他真不想见他。因此他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小雨,心里更加哀伤。
行过叩拜大礼,大学士吴贞毓介绍说:“陛下,此人就是曾经带领十人偷袭龙塘关,杀死大清守关总兵的姚英雄。”
永曆帝看着眼前这个破落不堪,黑瘦的小个子,有些狐疑:“此人?杀了……守关总兵?”
姚志卓抬头抱拳朗声说:“回稟皇上,那个总兵实在不堪一击,被草民一刀,喔,只轻轻一刀,就砍掉了狗头,故此人狗头长得太不结实,怨不得草民。”
永曆帝看此人虽然貌不出众,话语却慷慨豁达,心里不由得豁然开朗,对此人顿生好感。
永曆帝呵呵笑了笑,吴贞毓乘机说:“陛下,臣……还有一事稟报,姚志卓曾经在鲁王处任职,被鲁王封为仁武伯,不过这个仁武伯一职只是个虚号,没有实权。”
吴贞毓的话透着小心。
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称鲁监国,实际等同于皇帝。此皇权在永曆政权看来名不正言不顺,两下从来不来往。永曆这边的官员有个不成文的约定,那就是集体漠视鲁监国王那边的所有事情。他们没有精力去消灭这个政权,自然也不能承认其合法性。
永曆帝看着外面飘散的雨丝,沉吟良久,才说:“也罢。鲁王监国虽然违反祖制,却也是为了抗清。在这危难之时,还是以大局为重。姚爱卿平身,有话请讲。”
姚志卓刚要站起来,突然外面有人匆匆闯了进来。那人似乎没看到当朝大学士吴贞毓,更没有看到这个衣衫破烂的姚志卓。他跑进来,噗通跪下,喊道:“皇上,出事了!”
进来的人是翰林院检讨蒋乾昌。永曆帝皱了皱眉,叹口气,话语中带了责备:“蒋爱卿何故如此慌张?有何大事?”
永曆帝话语虽然还算平稳,但是无论是大学士吴贞毓还是蒋乾昌都很明白,这个胆小的皇帝这是真的累了,累得神经都有些麻木了。
吴贞毓小声说:“蒋大人,有什幺事儿不能等明天上朝再说?皇上这边烦着呢。”
蒋乾昌连连摇头:“吴大人,此事耽误不得!您不知道,秦王……。”
蒋乾昌说到这里,好像才发现姚志卓也在这里。他赶紧把下半截话生生地咽进肚子里。永曆帝一听“秦王”两个字,人就像抽了大烟一般精神起来,他瞪大眼睛,身体前倾,声音都不由得有些抖了:“秦王……秦王怎幺了?”
蒋乾昌看了看旁边的姚志卓,欲言又止。吴贞毓听到“秦王”两个字,就知道事情非同小可。他挥手让姚志卓先退下去,然后对蒋乾昌说:“蒋大人,现在可以说了。”
蒋乾昌转头朝门外看了看。姚志卓随着太监刘公公已经走了出去,刘公公打着油纸伞,两人在小雨中朝斜对面的房间走去。
蒋乾昌转回头,看了看吴贞毓,又看看永曆帝,语无伦次地说:“吴大人,皇、皇上,出大事了,不好了,这次麻烦大了……秦王……要造反!”
“什幺?!”蒋乾昌的话像一个大拳头,把前倾着身体的永曆帝打得缩回了大半个身子。
永曆帝大张着嘴巴,抖了好一会儿,才说:“蒋爱卿,此话可万万不可乱说,你……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蒋乾昌匍匐在地,说:“皇上,此事重大,微臣怎敢乱说?臣等见秦王跋扈,怕他有不利皇上的举动,因此和吴大人商量在秦王身边安插了一名亲信,上次秦王偷刻假玉玺也是此人告知微臣,微臣告诉了吴大人的。”
吴贞毓听蒋乾昌这幺一说,愣了:“果真要造反?”
蒋乾昌从袖子里取出一张小纸条,递给吴贞毓说:“请吴大人自己看。”
吴贞毓接过纸条,伸开看了看,然后递给了站在皇上身边的吴公公。吴公公接过,递给了皇上。
永曆帝抖着手,打开看了看。纸条上只寥寥几个字“秦王暗中命人缝製龙袍”。仿佛被火烤了一下,永曆帝把手中纸条猛然一扔,惊呼:“大明危矣!我命休矣!”
吴贞毓看着这个依然不成器,时常还偷着哭鼻子的皇帝,不由得摇头叹息。永曆帝从龙椅上站起来,抖着两只手,龙头乱晃:“我怎幺办?吴爱卿,蒋爱卿,你们当初执意让我当这个皇帝,现在形势如此,你们倒是给我个办法啊?”
吴贞毓沉声说:“皇上勿慌,办法会有的。臣等存在就是为了大明复兴,为了保护皇上。即便真有危难,也是臣等死在皇上的前面,请皇上稳坐,皇上稳了,军心才会稳,臣等心才会稳,办法自然就有了。”
吴贞毓的话明里暗里存了责怪皇上的意思,永曆帝自然听得出来。但是永曆这人有个好处,就是很明白自己的能力,也知道自己胆小,偶尔自己失态,这些前朝的大臣们稍微表示一下不满,他也不生气。
况且,现在是保命是第一要务,相比之下,失态算什幺?几年前,他为了保命,从肇庆逃到梧州,从梧州逃到桂林,从桂林一路又逃到全州,有的大臣恨其只知道跑,暗中骂他“逃跑皇帝”,永曆帝即便听到了,也假装没听见。他清楚自己胆小,没有崇祯皇帝的骨气,为了保住小命,不得不闻风便逃。大臣们看不惯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在他看来,只有保住小命,才能说别的。如果命都没有了,要江山何用?
后来事实证明,他的多次逃跑都是很有远见的,如果自己不是长于逃跑之术,现在小命恐怕早就没有了。
永曆帝坐下。这才看见蒋乾昌还在地上跪着呢。他忙挥手:“都这时候了,还跪着干嘛?快起来给朕想办法!”
蒋乾昌站起来,拱手说:“皇上,微臣在路上已经想了一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流亡的帝国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