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上陵镇

上陵镇

上陵镇

上陵镇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地处粤北地带,位于广东省和平县北部,毗邻江西定南县,是京九铁路、阿深高速公路入粤第一镇。全镇总面积为146.6平方公里,境内高山峻岭起伏连绵,高峰紫云嶂海拔1009米。镇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27434人。林地面积20多万亩,其中毛竹基地8万多亩,耕地11000多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上陵镇
  • 别名:上陵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
  • 政府驻地:上陵镇
  • 电话区号:0762
  • 邮政区码:517223
  • 地理位置:中国华南
  • 面积:146.6平方公里
  • 人口:27434人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车牌代码:粤P
  • 林地面积:20多万亩

上陵镇

上陵镇位于和平县北部,西北与江西省定南县相连,南与大坝镇接壤,东与下车镇毗邻,距和平县城27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面积146.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8.5万多亩,耕地面积1.2万亩;总户数6021户,人口3.1万人。2012年社会总产值1.8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3亿元,工业总产值5997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067元,完成国地两税436万元。
解放后50年代初,上陵先后属岑江乡、大同乡。1953年属附城区,1958年属东山公社,1960年改为上陵公社。1983年改称为上陵区公所,1987改称为上陵镇。农民居住相对分散,村落之间,每有大山相隔、故自然形成了上陵街、岑江街、桃源、江口四个大片。
上陵镇上陵镇
2011年末上陵镇辖上陵、米福、瑞州、翠山、中洞、丰溪、新民、富良、三乐、寨西、百龙、江口、黄沙、下陵、罗村、桃源、增公17个村委会和上陵街道1个居委会。
上陵镇辖区面积146.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9万亩、耕地面积1.2万亩。总人口2.85万人,绝大多数是汉族,有1个少数民族(畲族)分布在黄沙和富良村。
上陵镇

自然条件

上陵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5°、北纬24.37°,位于九连山脉五指山下,是个山多田少的丘陵山区。镇内年平均温度15℃-20℃,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上陵镇内东、南、西三面高山矮岭,连绵起伏,东面有紫云嶂(1009米)、蛤蟆嶂(769米),南面有五指山(828米)、燕岩山(829米),西面有三将军(740米)、塘坃嶂(708米),中部有梅梓山(762米)、仙人骑鹤(721米)。
上陵镇南高北低,是东江河发源地之一,全镇河流均是外向河流,主要河流是罗村河、银湖河,流入优胜镇注入东江。上陵河、翠山河、江口河、岑江河等河流入江西老城注入东江。
资源丰富,镇内有山林19万亩,其中竹林10万亩、杉树林3万亩、油茶2万亩、椪柑0.5万亩。山林资源有苗竹、木材。矿产资源有膨润土、黑曜岩、沸矿、铁矿、铀矿。农产品有茶油、香菇、木耳、椪柑、翠冠梨。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后,上陵镇的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以苗竹加工为龙头产品,将原来手工业生产土纸的粗加工模式转变为机器生产竹凉蓆、竹快子等深加工模式。
上陵镇利用丰富的黑曜岩、膨润土、沸矿等矿产资源,引进外来企业。2006年引进深圳三顺矿业有限公司,总投资一千万元,厂址设在岑江新民村。2008年引进惠州三鑫永泰矿业有限公司,总投资三千万元,厂址设在罗村银湖,二间厂都是就地取矿就地加工产品,目前正在筹建之中,这二间矿产品加工厂投产后,估算年产值约1亿2千万元,可收税利 300万元。
充分利用山坡地发展种植柑桔,1995年罗村桔农黄锦芳首先引进椪柑新品种,然后摧广到全镇,2011年全镇种植椪柑5500亩。
由于山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全镇剩余劳动力主要是外出务工,2011年末全镇外出务工有9800多人。上陵人外出务工的特色是经营吊装业,据统计经营的叉车有2750多架,吊车286架。分布在广州、中山、佛山、东莞、深圳、惠州、珠海、增城、河源等城市,外出务工者平均年收入2万多元。
2011末全镇工业总产值3312万元,农业总产值 5714万元,财政总收入 81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86元。
2012年,上陵镇调整农业结构,加大毛竹种植力度,积极推广“合作社+党支部+农户”模式,建立翠山村丰产高效毛竹示範基地。全镇毛竹种植面积12万亩。小庄园、小果园18个,主要种植椪柑、猕猴桃、翠冠梨等优质水果,水果种植面积 2091 亩,水果总产1060吨。水稻播种面积 14717 亩,总产6446 吨。
上陵镇积极实施“请进来”方针,以情招商,以诚招商。2008年引进的惠州三鑫永泰矿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元兴建乐归垇矿场,于2012年全面建成投产。二期将继续投资3000万元,进行矿产品深加工。2012年引进翔盛实业有限公司,有效地促进叉车、吊车行业的发展。

社会发展

全镇有国中2所(上陵中学、江口中学),上陵中心国小1所、村国小18所。2010年为了教育强镇的建设,重点扩建了上陵中学和上陵中心国小。目前上陵中学总面积2.8万平方米,师生总人数1300多人,国中普及率100%,上陵中学成为河源市市级中学。上陵中心国小总面积 2.1万平方米,有12个班,师生总人数480 人。
上陵是粤赣交界之地,是京九铁路、粤赣高速公路、忠定公路入粤第一镇,镇内有四级火车站1个,汽车站1个,高速公路出口1个。有镇级中心医院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
【新农村建设】 2012年,上陵镇投入230多万元,完成7.51公里村道硬底化改造工程;投入60多万元在全镇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积极抓好“粤赣高速入粤第一村”——江口新村建设,目前,已完成前期征地拆迁工作。
【组织建设】 2012年,上陵镇抓好“书记考书记”工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显着提高。2012年,全镇共发展党员26人,预备党员17人,入党积极分子54人。扎实开展党代表工作室接访工作,全年共接待党员民众180多人次,受理建议68条,受理率100%。稳步推进农村民众事务党员代办制,帮助民众解决办事难、办事不便的问题,全年共为农村民众代办事项500多件(次)。
【扶贫双到】 2012年,上陵镇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配合驻村工作组开展扶贫“双到”工作,对照扶贫“双到”工作各项考核指标,共投入1644万元,通过了省、市、县对该镇6个贫困村的考核验收。
【综治维稳】 上陵镇坚持把社会维稳作为第一责任,2012年全镇发生刑事案件4宗,侦破4宗。发生治安案件12宗,查处12宗;民事纠纷60宗,调处率98.0%。2012年上陵镇被列为市火灾隐患整治挂牌督办镇,共投入106万元开展各项火灾隐患整治工作,顺利通过检查验收。新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所已投入使用。

人口卫生

2012年,上陵镇投入13万多元完善计生基础设施及计生服务所建设。开展免费健康查治,免费受检950多人次。全年完成“四术”450例,人口出生率14.5‰、自然增长率11.3‰、政策生育率 68.0%,出生人口性别比109,完成县下达的年度各项人口与计画生育指标,通过省、市、县计生工作考核验收。

教育事业

2012年,上陵镇启动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投资2390多万元完善中国小校舍建设及设备设施购置。完成中心幼稚园土建工程,该园于2012年获市一级幼稚园称号。全镇有国中一所,完全国小一所,在校中学专任教师82人,国小专任教师108人。2012年,考入县重点高中以上学生168人。教育“创强”工作顺利通过省督导验收。

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近五年有很大的提升,粤赣高速公路2007建成通车,忠定线二级公路改造2008年建成通车,客运一体化建设,村村都通水泥公路,实现村村通客车。交通、邮政、金融、电信、移动、数位电视等事业持续发展,行动网路覆盖率100%。村村通电话,形成宽频网、大容量的信息平台,实现宽频接入覆盖全镇50%以上。

名胜旅游

上陵镇内南边的五指山就像人的五个手指,故称五指山。五指山侧面有两坐石头山,两个矗立云霄(约100米高)的石山酷似羊角,故称为“羊石”。羊石山下有一个天然石室和一个天然石洞,石室前面有一个天然草坪(约100平方米)坪内有两棵古老的银杏树,雄树开花雌树结果,每年秋天果实纍纍。石室里面建有神宫,安设“石古大王”神位,草坪下面有一个石洞,石洞里常有石燕飞出飞入,构成了天然奇观,每逢初一十五,进香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翠山竹海”位于镇内的中部翠山村,翠山村有一山连着一山成片的纯竹林一万多亩,绿色的竹叶被风一吹,一波连着一波象海浪一样,象个绿色海洋,故有万亩竹海之称,翠山村山清水秀,村内风景秀丽、山上绿竹成荫。粤赣高速公路从村中经过,成为天然的风景线,上陵出口在村中经过,交通十分便利,翠山竹海是旅游避暑、度假的好地方,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很多游客都前来观光旅游。

城镇建设

上陵镇人民政府设在上陵街,以上陵街为中心,近年来街镇的建设有较大的发展,上陵街是行政中心、教育中心、金融中心、医疗中心、信息中心、交通中心、人才中心、经贸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上陵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