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版无障碍阅读:中国通史
中国是个有着漫漫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的古国,在这里有着让世人羡慕的悠久文化历史,有着让世人惊叹的杰作。在时间的洗刷下,这些历史已经逐渐模糊,甚至早已被人们忘却;有些历史却依然散发着生机与活力,被后人研究与追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曲折而又厚重,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跌宕起伏,出现的历史人物纷乱错杂,想要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人物的真实与虚假,变得异常艰辛,让人很难找到结晶,对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了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清晰地了解历史、儘快的掌握当时的情景,我们编写了这本书。本书採用了纪实的手法,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鲜明而又清晰地表述出来,让读者轻鬆读史,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
基本介绍
- 书名:《学生版无障碍阅读:中国通史》
- 作者:张新国
- ISBN:9787807694946
- 定价:18.80
-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时间:2014-05-01
- 装帧:平装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阅读名家经典,领略名家底蕴,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鉴赏品味。
作者简介
张新国,1976年生于山东阳信,现任北京诚成可一文化公司总经理,高级出版策划人。曾策划出版有《青花瓷》《国学典藏》《超值典藏大全集》等系列丛书,正致力于少儿读物的出版、发行事业。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远古时期
伏 羲 1
神农氏 2
黄 帝 3
少 昊 4
颛 顼 5
虞 舜 5
猿 人 7
旧石器时代 8
新石器时代 16
母系氏族公社 25
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26
第二章 奴隶社会
夏启袭王位 29
太康失国 31
少康夺回政权 32
夏朝灭亡 36
伐昆吾灭夏 38
武丁中兴 41
残暴的商纣王 44
殷商的灭亡 47
西周建立 48
周公东征和营建雒 51
宣王中兴的残酷统治 53
西周的灭亡 53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周王朝的没落 55
春秋的政治 57
春秋的经济发展 58
春秋科技水平 59
六国抗秦 60
老子学派及思想 63
孔 子 68
墨子及其所创墨家学说 74
孙武与《孙子兵法》 79
散文与诗赋 83
第四章 中央集权的确立——秦汉史
万里长城 88
焚书坑儒之迷 89
宦臣赵高弄权 91
项梁起兵 93
鉅鹿之战 95
文景之治 98
飞将军李广 101
卫青与霍去病 105
东汉政权 107
班超出使西域 109
汉、匈的争夺 111
黄巾大起义 114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史
讨伐董卓 118
曹植的文学成就 123
建安七子 124
玄学的兴盛 125
祖逖与桓温北伐 127
志怪小说的盛行 137
“竹林七贤” 138
陈寿着《三国志》 140
南朝宋史 142
南朝齐史 144
南朝梁史 145
南朝陈史 147
《神灭论》 148
第六章 隋唐五代史
杨坚建立隋朝 150
杨广夺位 152
隋末农民大起义 162
隋朝的覆灭 165
大唐的建立 166
玄武门之变 168
贞观之治 168
“开元盛世” 170
玄宗后期的政治整顿 172
突出的唐代文学成就 176
五代的更替 212
五代的政治统治 215
周世宗改革 216
第七章 宋·辽·金·夏·元史
蔡京政权与崇宁、宣和党争 220
宋室南迁与初年抗金斗争 241
南宋灭亡 243
西辽的建立 247
女真族的兴起 248
西夏建国前的历史 259
元昊建国及历朝简述 262
蒙古开疆扩土 268
元朝的政治统治 269
红巾军起义 275
第八章 明清史
“仁宣之治” 279
明英宗轶闻 290
土木堡之变 294
夺门之变 306
张居正变法 322
皇太极称帝 341
义和团运动 356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357
生活习俗写照 360
文字狱 363
屈大均诗文案 366
胡中藻之狱 368
伏 羲 1
神农氏 2
黄 帝 3
少 昊 4
颛 顼 5
虞 舜 5
猿 人 7
旧石器时代 8
新石器时代 16
母系氏族公社 25
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26
第二章 奴隶社会
夏启袭王位 29
太康失国 31
少康夺回政权 32
夏朝灭亡 36
伐昆吾灭夏 38
武丁中兴 41
残暴的商纣王 44
殷商的灭亡 47
西周建立 48
周公东征和营建雒 51
宣王中兴的残酷统治 53
西周的灭亡 53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周王朝的没落 55
春秋的政治 57
春秋的经济发展 58
春秋科技水平 59
六国抗秦 60
老子学派及思想 63
孔 子 68
墨子及其所创墨家学说 74
孙武与《孙子兵法》 79
散文与诗赋 83
第四章 中央集权的确立——秦汉史
万里长城 88
焚书坑儒之迷 89
宦臣赵高弄权 91
项梁起兵 93
鉅鹿之战 95
文景之治 98
飞将军李广 101
卫青与霍去病 105
东汉政权 107
班超出使西域 109
汉、匈的争夺 111
黄巾大起义 114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史
讨伐董卓 118
曹植的文学成就 123
建安七子 124
玄学的兴盛 125
祖逖与桓温北伐 127
志怪小说的盛行 137
“竹林七贤” 138
陈寿着《三国志》 140
南朝宋史 142
南朝齐史 144
南朝梁史 145
南朝陈史 147
《神灭论》 148
第六章 隋唐五代史
杨坚建立隋朝 150
杨广夺位 152
隋末农民大起义 162
隋朝的覆灭 165
大唐的建立 166
玄武门之变 168
贞观之治 168
“开元盛世” 170
玄宗后期的政治整顿 172
突出的唐代文学成就 176
五代的更替 212
五代的政治统治 215
周世宗改革 216
第七章 宋·辽·金·夏·元史
蔡京政权与崇宁、宣和党争 220
宋室南迁与初年抗金斗争 241
南宋灭亡 243
西辽的建立 247
女真族的兴起 248
西夏建国前的历史 259
元昊建国及历朝简述 262
蒙古开疆扩土 268
元朝的政治统治 269
红巾军起义 275
第八章 明清史
“仁宣之治” 279
明英宗轶闻 290
土木堡之变 294
夺门之变 306
张居正变法 322
皇太极称帝 341
义和团运动 356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357
生活习俗写照 360
文字狱 363
屈大均诗文案 366
胡中藻之狱 368
文摘
伏 羲
传说在中国西北广阔无垠的大地上,有一个非常富饶美丽的国家,叫做“华胥氏之国”。这里的人民没有任何欲望和嗜好,一切都顺其自然,所以每个人的寿命都很长,生活也美满而快乐。他们能够畅游于水中,能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自如地往来行走,能够腾云驾雾于天地之间,耳聪目明,就如同天上的神仙一般。
在这个极乐的国土上,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有一次,她到东方的一个林木葱郁的地方去玩耍,偶然看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脚印,她觉得又奇怪又好玩,就把自己的脚放进了那个巨大的脚印里。刚踩下去,她就感觉到身体发生了一阵剧烈地震颤,后来就怀了孕,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做“伏羲”。
史传上说伏羲曾经画过八卦,用各种符号来代表天、地、水、火、山、雷、风和泽。人们就拿这些符号来记载生活里发生的各种事情。伏羲还发明了鱼网,教人民打鱼。他有一个臣子叫芒氏,也依照他的方法做成了鸟网,教人们捕鸟。这些对于改善人民的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伏羲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发明了取火的方法。有了火,人们就能吃到烤熟的野味,学会了吃各种熟食。伏羲氏又叫“庖羲”,意思就是不要吃生肉,猎取野兽到厨房去烧制。
神 农 氏
神农氏,就是传说中的炎帝。他发明了许多耕田的农具,教百姓学会了种庄稼。传说神农的样子长得很怪,牛的头面,人的身子。这或许是因为他在农业上就像几千年来帮助人类辛勤耕种的老牛一样,才被人们想像成这样子。炎帝是农业之神,人们感念他的恩德,所以称他为神农。
神农还是一位神通广大的医药之神。传说,他的肚子光亮透明,心肝脏肠肺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由于当时人们对各种植物的特性不了解,还弄不明白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能吃,因此经常误食毒草而致死。神农看到误食有毒植物而死去的人们心里非常难过,他下决心要把他能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尝一遍,看看它们在肚子里面发生什幺样的变化。
于是,神农就开始尝百草了。第一次,他尝了一片嫩尖尖的小绿叶儿。这片叶子一落进他的肚子里,只见那片叶子在肚皮里从上面洗擦到下面,又从下面洗擦到上面,把肚子里各部位都洗擦得清清爽爽的。那样子,就像上上下下往来巡查一样,神农就给它取名为“查”,后来,人们把它叫做“茶”。第二次,他尝了一朵像蝴蝶一样的淡红小花。那叶儿像鸟儿羽毛,味道甜丝丝的,香味扑鼻,这就是“甘草”。
神农就这样一种草一种草地去尝,几乎每天都会吃下去一些毒草,最多一次他在一天当中就中过70次毒。有一天,神农见到一朵黄黄的小花,像小茶花,那叶子一缩一动的,他把叶子才放进嘴里,肠子就一节一节地断开了,他来不及用茶叶解毒就死了。后来人们就称这种草为“断肠草”。所以也才有了这样的传言:“神农尝药千千万,可治不了断肠伤。”神农为了拯救人类而牺牲了自己,人们为了纪念他,都称他为“药王菩萨”,因此很多地方都盖上“药王庙”来祭祀他。
黄 帝
黄帝本姓姬,是少典之子。一天,少典的妻子附宝看见一道大电光闪耀着缠绕北斗星,把整个宇宙照得通明透亮,腹中有感而怀孕。在孕育了25个月之后,才在青丘生下了黄帝,取名轩辕。
黄帝幼年的时候,非常聪明。当时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组织和训练部落里的人们习武备战。周围的部落都对他又敬又怕,纷纷前来向他归降,于是结成了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他成了这个部落联盟的领袖。很快就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在涿鹿山下建立了都城,用云来命名百官,军队称云师,设立左右太监,以监察卫国。他还制定了礼仪和典章制度来作为治理国家的準绳,派百官到各地去处理各种事务。
黄帝以战争的手段,制止了各部落联盟之间长期的混战,建立了国家制度的雏形,使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历史性的飞跃;从野蛮时代,步入了初级文明的时代,揭开了华夏民族文明的第一页,最终使他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
上面所讲的仅是三皇的一种说法,也有人把伏羲氏、燧人氏(燧:suì。三皇之首,河南商丘人)和神农氏称为三皇,还有人把伏羲氏、神农氏和女娲称为三皇。下面我们再讲述一些有关燧人氏和女娲的传说。
传说在中国西北广阔无垠的大地上,有一个非常富饶美丽的国家,叫做“华胥氏之国”。这里的人民没有任何欲望和嗜好,一切都顺其自然,所以每个人的寿命都很长,生活也美满而快乐。他们能够畅游于水中,能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自如地往来行走,能够腾云驾雾于天地之间,耳聪目明,就如同天上的神仙一般。
在这个极乐的国土上,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有一次,她到东方的一个林木葱郁的地方去玩耍,偶然看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脚印,她觉得又奇怪又好玩,就把自己的脚放进了那个巨大的脚印里。刚踩下去,她就感觉到身体发生了一阵剧烈地震颤,后来就怀了孕,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做“伏羲”。
史传上说伏羲曾经画过八卦,用各种符号来代表天、地、水、火、山、雷、风和泽。人们就拿这些符号来记载生活里发生的各种事情。伏羲还发明了鱼网,教人民打鱼。他有一个臣子叫芒氏,也依照他的方法做成了鸟网,教人们捕鸟。这些对于改善人民的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伏羲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发明了取火的方法。有了火,人们就能吃到烤熟的野味,学会了吃各种熟食。伏羲氏又叫“庖羲”,意思就是不要吃生肉,猎取野兽到厨房去烧制。
神 农 氏
神农氏,就是传说中的炎帝。他发明了许多耕田的农具,教百姓学会了种庄稼。传说神农的样子长得很怪,牛的头面,人的身子。这或许是因为他在农业上就像几千年来帮助人类辛勤耕种的老牛一样,才被人们想像成这样子。炎帝是农业之神,人们感念他的恩德,所以称他为神农。
神农还是一位神通广大的医药之神。传说,他的肚子光亮透明,心肝脏肠肺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由于当时人们对各种植物的特性不了解,还弄不明白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能吃,因此经常误食毒草而致死。神农看到误食有毒植物而死去的人们心里非常难过,他下决心要把他能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尝一遍,看看它们在肚子里面发生什幺样的变化。
于是,神农就开始尝百草了。第一次,他尝了一片嫩尖尖的小绿叶儿。这片叶子一落进他的肚子里,只见那片叶子在肚皮里从上面洗擦到下面,又从下面洗擦到上面,把肚子里各部位都洗擦得清清爽爽的。那样子,就像上上下下往来巡查一样,神农就给它取名为“查”,后来,人们把它叫做“茶”。第二次,他尝了一朵像蝴蝶一样的淡红小花。那叶儿像鸟儿羽毛,味道甜丝丝的,香味扑鼻,这就是“甘草”。
神农就这样一种草一种草地去尝,几乎每天都会吃下去一些毒草,最多一次他在一天当中就中过70次毒。有一天,神农见到一朵黄黄的小花,像小茶花,那叶子一缩一动的,他把叶子才放进嘴里,肠子就一节一节地断开了,他来不及用茶叶解毒就死了。后来人们就称这种草为“断肠草”。所以也才有了这样的传言:“神农尝药千千万,可治不了断肠伤。”神农为了拯救人类而牺牲了自己,人们为了纪念他,都称他为“药王菩萨”,因此很多地方都盖上“药王庙”来祭祀他。
黄 帝
黄帝本姓姬,是少典之子。一天,少典的妻子附宝看见一道大电光闪耀着缠绕北斗星,把整个宇宙照得通明透亮,腹中有感而怀孕。在孕育了25个月之后,才在青丘生下了黄帝,取名轩辕。
黄帝幼年的时候,非常聪明。当时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组织和训练部落里的人们习武备战。周围的部落都对他又敬又怕,纷纷前来向他归降,于是结成了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他成了这个部落联盟的领袖。很快就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在涿鹿山下建立了都城,用云来命名百官,军队称云师,设立左右太监,以监察卫国。他还制定了礼仪和典章制度来作为治理国家的準绳,派百官到各地去处理各种事务。
黄帝以战争的手段,制止了各部落联盟之间长期的混战,建立了国家制度的雏形,使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历史性的飞跃;从野蛮时代,步入了初级文明的时代,揭开了华夏民族文明的第一页,最终使他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
上面所讲的仅是三皇的一种说法,也有人把伏羲氏、燧人氏(燧:suì。三皇之首,河南商丘人)和神农氏称为三皇,还有人把伏羲氏、神农氏和女娲称为三皇。下面我们再讲述一些有关燧人氏和女娲的传说。
序言
随着人们对祖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加深,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国内掀起了新一轮的中国风。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着作甚多,如果要想快速、高效地学习,那幺我们应该读哪些经典着作呢?选择之后又如何来读呢?
针对于此,我们编辑策划了这套丛书。本丛书精选了几十本相关书目,精心编排。《学生版无障碍阅读》是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无障碍阅读丛书,我们在文言文书中设定了原文、译文、注释、评析等板块,真正体现无障碍之处就是我们的注释部分、译文部分和评析部分。
注释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着作的原文有一些是文言文,注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一改其他图书把注释放在图书底角或者文章结尾处的习惯,而是更科学地把注释放在了文中,这样读者在发现生僻字或者难懂词语的时候,能在第一时间看到生僻字或者词语的读音及含义,而不必再去底角或者文章结尾处查找,这样就能保持阅读者顺利阅读,不用担心因为反覆查找生僻字、词而对阅读失去兴趣。
译文部分,为了方便阅读,我们把译文部分分成若干段落,每一段原文后都有一段译文跟随,目的是让读者在读完原文后第一时间看到译文。同时,读者需要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译文,而不是变了味的译文。
我们在文章的结尾处加入了评析,原因有两点:一是把读者不能理解的、晦涩的语句置于特定的环境里,细细揉碎,慢慢说来,从而加深印象;二是把文中的一些观点、主张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从社会、政治、哲学等方面进行剖析,方便读者阅读和思考。
本套丛书在选材上没有局限于古代文学名着,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自身修养,我们在选取古典文学精华的同时还选取了现代文学中对语文学习和文学修养有帮助的内容,如《现代散文鉴赏辞典》《名人名言》《朱自清散文精选》《智慧行囊》《鲁迅文学精选》《中华上下五千年》等,力求对同学们的成长起到有益的帮助。
针对于此,我们编辑策划了这套丛书。本丛书精选了几十本相关书目,精心编排。《学生版无障碍阅读》是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无障碍阅读丛书,我们在文言文书中设定了原文、译文、注释、评析等板块,真正体现无障碍之处就是我们的注释部分、译文部分和评析部分。
注释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着作的原文有一些是文言文,注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一改其他图书把注释放在图书底角或者文章结尾处的习惯,而是更科学地把注释放在了文中,这样读者在发现生僻字或者难懂词语的时候,能在第一时间看到生僻字或者词语的读音及含义,而不必再去底角或者文章结尾处查找,这样就能保持阅读者顺利阅读,不用担心因为反覆查找生僻字、词而对阅读失去兴趣。
译文部分,为了方便阅读,我们把译文部分分成若干段落,每一段原文后都有一段译文跟随,目的是让读者在读完原文后第一时间看到译文。同时,读者需要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译文,而不是变了味的译文。
我们在文章的结尾处加入了评析,原因有两点:一是把读者不能理解的、晦涩的语句置于特定的环境里,细细揉碎,慢慢说来,从而加深印象;二是把文中的一些观点、主张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从社会、政治、哲学等方面进行剖析,方便读者阅读和思考。
本套丛书在选材上没有局限于古代文学名着,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自身修养,我们在选取古典文学精华的同时还选取了现代文学中对语文学习和文学修养有帮助的内容,如《现代散文鉴赏辞典》《名人名言》《朱自清散文精选》《智慧行囊》《鲁迅文学精选》《中华上下五千年》等,力求对同学们的成长起到有益的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学生版无障碍阅读: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