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跋(汉字)
跋有两种词性:
【动词】1、通“軷”。2、登山涉水。3、勒马迴转;骑马驰逐。4、踩,践踏。
【名词】1、通“茇”。2、草木的根或主干,泛指根源,根本。3、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文章或书画作品的后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跋
- 声母:b
- 部首:足部
- 笔画:5画
- 音节:ba
- 字源:形声字
基本信息
本义:把腿足往上拖拉出来。
字源:形声字。字从足,从犮(bá),犮亦声(指汉字中合体字的意符兼有声符的作用)。
“犮”意为“从上面拖拉”,“足”与“犮”联合起来表示“把腿足往上拖拉出来”。
拼音:bá
声母:b
部首:足部 部首笔画:7笔
笔画:5划 总笔画数:12笔
笔顺:竖折横竖横竖横横撇折捺捺
五笔:khdc
释义
【动词】
跋

1、通“軷”。
犯軷遂逐之。《周丽·夏官·大驭》
2、登山涉水,喻艰难困苦地行走。
文公躬擐甲冑,跋履山川。《左传·成公十三年》
跋涉山川,蒙犯霜露。《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诗·鄘风·载驰》
又如:跋援(犹攀登);跋履(登山涉水)
3、勒马迴转;骑马驰逐
跋马:
勒马迴转
建成 、 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胡三省注:“跋马者,摇駷马衔,偏促一辔,又以两足摇鼓马腹,使之回走。”《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骑马驰逐
跋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巴岭答杜二见忆》
跋马未堪尘满眼,夕阳偷理钓鱼丝。《金明池》
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六州歌头·桃花》
4、踩,践踏。
又如:跋浪(踏浪;破浪);跋足(踮起脚跟);跋扈(践踏扈从,意专横,蛮横。)
【名词】
1、通“茇”。
茇,草根也。《说文解字》
2、草木的根或主干,泛指根源,根本。
跋烛:即烛的根本,这里指燃至火炬的木把处或者蜡烛的根源处。
烛不见跋,尊客之前不叱狗,让食不唾。《礼记·曲礼上》
烛尽见跋。《聊斋志异·邵女》
3、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文章或书画作品的后面。
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金石录后序》
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梦溪笔谈》
又如:跋尾(题写文字于书卷之后)
岳飞过南阳,夜宿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卧龙岗,道士索字时,岳飞手书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并做“跋”予以说明:“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示例
跋扈 báhù
[domineering;bossy]专横暴戾
此跋扈将军也。《后汉书·梁冀传》
龙钟阁部啼梅岭,跋扈将军噪武昌。——孔尚任《桃花扇》
专横跋扈
跋前疐后,跋前踬后
báqián-zhìhòu,báqián-zhìhòu
[nonplus;be caught in adilemma;encounter obstacles ahead and behind]跋:踏,踩;疐:跌倒,也作“踬”。比喻进退两难的处境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唐·韩愈《进学解》
跋山涉川,跋涉山川,跋山涉水
báshān-shèchuān,báshè-shānchuān,báshān-shèshuǐ
[scale mountains and for streams;make adifficult journey]跋:翻山;涉;蹚着水走。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远行艰辛
跋涉山川,蒙犯霜露。《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跋涉
báshè
[trudge;trek]同“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苦。
在人烟稀少的地方长途跋涉。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蒲拨切,音魃。《说文》蹎跋也。《玉篇》跋𨇨,行貌。《诗·鄘风》大夫跋涉。《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释文》韩诗云:不由蹊遂而涉曰跋。
又《诗·豳风》狼跋其胡。《传》跋,躐也。
又《类篇》本也。《礼·曲礼》烛不见跋。《注》跋,本也。《疏》本,把处也。
又《前汉·扬雄传》跋犀牦。《注》张晏曰:跋,蹑也。师古曰:反戾也。
又《后汉·崔骃传》黎共奋以跋扈兮。《注》跋扈,强梁也。
又《篇海》足后为跋。故书文字后曰跋。
又姓。《五代名画补遗》跋异,汧阳人。
又《集韵》《正韵》𠀤北末切,音拨。义同。
又《集韵》博盖切,音贝。与䟺同。详䟺字注。
又《韵补》叶蒲麦切。《苏轼·赵康靖公𥓓铭》遂授以政,历佐三叶。济于艰难,不疐不跋。
又《诗·豳风》狼跋其胡。《传》跋,躐也。
又《类篇》本也。《礼·曲礼》烛不见跋。《注》跋,本也。《疏》本,把处也。
又《前汉·扬雄传》跋犀牦。《注》张晏曰:跋,蹑也。师古曰:反戾也。
又《后汉·崔骃传》黎共奋以跋扈兮。《注》跋扈,强梁也。
又《篇海》足后为跋。故书文字后曰跋。
又姓。《五代名画补遗》跋异,汧阳人。
又《集韵》《正韵》𠀤北末切,音拨。义同。
又《集韵》博盖切,音贝。与䟺同。详䟺字注。
又《韵补》叶蒲麦切。《苏轼·赵康靖公𥓓铭》遂授以政,历佐三叶。济于艰难,不疐不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