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红
2015年5月27日,由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和凉山文广传媒集团出品的原创民族歌剧《彝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彝红》将于6月3日、4日亮相北京国家大剧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彝红
- 总导演:黄定山
- 音乐总监:唐青石
- 获奖: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二等奖
歌剧介绍
民族歌剧《彝红》正是为观众再现了着名的彝海结盟的故事:1935年的“彝海结盟”,在凉山建立了第一支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留下了一面“中国工农红军果基彝民支队”的旗帜。红军北上离开凉山后,果基小叶丹被谋害,为了保护旗帜,实现丈夫对将军的承诺,果基夫人将这面浸染着彝汉人民鲜血的旗帜缝在自己的百褶裙里,四处躲避国民党的追杀。1950年,她亲手把旗帜交给了解放大凉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直到今天,这面凝聚着红军和彝族人民深厚情谊,记载党的民众路线和民族政策的伟大实践,见证凉山彝民族对中国革命重大贡献的旗帜仍然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创作阵容
国家一级编剧、四川人艺艺术总监李亭任编剧、艺术总监,着名戏剧导演、解放军总政歌剧团团长黄定山任总导演,国家一级导演曹平任导演,四川人艺创作中心主任朱天天任副导演,四川通俗音乐协会主席刘党庆作曲,国家一级指挥唐青石任音乐总监、指挥,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童为列担岗舞美设计,解放军艺术学院舞美队队长周丹林任舞美总监,沈龙服装设计,吴玮灯光设计,宋多多音响设计。
拍摄缘由
2015年,是红军长征胜利暨“彝海结盟”80周年。为了传承“彝海结盟”精神,弘扬红色“中国梦”,凉山歌舞团在2014年决定把“彝海结盟”这段英雄传奇故事以歌剧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于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非凡历史、诠释红色经典、弘扬主旋律的民族歌剧——《彝红》应运而生,这也是中国彝民族文化艺术史上的第一部歌剧作品,融合展现了独特的彝族音乐艺术魅力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特色。
公映反响
歌剧《彝红》从2014年7月第一版公演以来,共演出36场,观众超过4万人,在凉山公演时场场一票难求。《彝红》得到了刘伯承元帅家人、果基小叶丹家人和乔佩娟、郭兰英等老艺术家的肯定与支持。
获奖情况
《彝红》自2014年创排、公演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无摘得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二等奖,第六届国际戏剧奥林匹克奖,第三届四川省文华奖、四川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最佳剧目奖等多个重要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