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经典文存汪曾祺小说/经典文存

经典文存汪曾祺小说/经典文存

经典文存汪曾祺小说/经典文存

为了使读者更具体地感受汪曾祺先生的小说艺术,《汪曾祺小说:经典文存》的编辑体例,在顾及到发表时间顺序的同时,以题材分类。第一辑是汪曾祺以旧日生活为场景的作品,其中包括了故乡高邮、昆明与上海三地的素材;第二辑是以当代生活为场景的作品,主要是发生在张家口与北京的故事;第三辑则是汪曾祺对于古典题材与民间传说的重新改写。对于有志于研究汪曾祺小说艺术的读者,这种编辑体例或许能提供一些方便。而对于一般的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偏爱就近阅读。 汪曾祺的小说从一开始就具有独特的个性。早期追求诗化的风格,小说中几乎没有什幺对话。中年的小说语言糅进了不少方言,不同地域人物的对话犹显文化差异。越近晚年越平实,基本上走了一条从奇崛向平淡的发展道路。而且汪曾祺对于汉语用心良苦,近于训诂学者,不少已经失传了的文字由他赋予鲜活的生命,比如对《大淖记事》“淖”的考证。汪曾祺的小说中,糅和了文言、民间口语与当代各行业的熟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含量,是对现代汉语的杰出贡献。汪曾祺在用语方面有着独特的创造,诸如他自己颇为得意的“走进自己的工作”,以犯规的语法结构超越了语言,带来陌生化的修辞效果,拓展了民族文学语言的表现力。

基本介绍

  • 书名:经典文存 汪曾祺小说/经典文存
  •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 页数:396页
  • 开本:32
  • 定价:22.00
  • 作者:季红真
  • 出版日期:2009年6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33928964, 7533928962
  • 品牌:浙江文艺

内容简介

《汪曾祺小说:经典文存》: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队伍。几个女佣人,穿了乾净的衣服,头梳得光光的,戴着双喜字大红绒花,一人手里提着一盏;前面有几个吹鼓手吹着细乐。远远听到送灯的箫笛,很多人家的门就开了,姑娘、媳妇走出来,倚门而看,且指指点点,悄悄评论,这也是一年的元宵节景。

图书目录

前言
复仇
国小校的钟声
老鲁
鸡鸭名家
戴车匠
囚犯
艺术家
邂逅
异秉(一)
异秉(二)
受戒
岁寒三友
大淖记事
鸡毛

晚饭花
皮凤三楦房子
鉴赏家
八千岁
求雨
昙花、鹤和鬼火
小姨娘
露水
辜家豆腐让的女儿
薛大娘
小娘娘
名士与狐仙
礼俗大全
侯银匠
七里茶坊
云致秋行状
讲用
虐猫
八月骄阳
安乐居
子孙万代
祁茂顺
金冬心
瑞云
双灯
鹿井丹泉

文摘

国小校的钟声
瓶花收拾起檯布上细碎的影子。瓷瓶没有反光,温润而寂静,如一个人的品德。瓷瓶此刻比它抱着的水要略微凉些。窗帘因为暮色浑染,沉沉静垂。我可以开灯。开开灯,灯光下的花另是一个颜色。开灯后,灯光下的香气会不会变样子?可做的事好像都已做过了,我望望两只手,我该如何处置这个?我把它藏在头髮里幺?我的头髮里保存有各种气味,自然它必也吸取了一点花香。我的头髮,黑的和白的。每一游尘都带一点香。我洗我的头髮,我洗头髮时也看见这瓶花。
天黑了,我的头髮是黑的。黑的头髮倾泻在枕头上。我的手在我的胸上,我的呼吸振动我的手。我念了念我的名字,好像呼唤一个亲呢朋友。
国小校里的欢声和校园里的花都融解在静沉沉的夜气里。那种声音实在可见可触,可以供诸瓶几,一簇,又一簇。我听见钟声,像一个比喻。我没有数,但我知道它的疾徐,轻重,我听出今天是西南风。这一下打在那块铸刻着校名年月的地方。校工老詹的汗把钟绳弄得容易发潮了,他换了一下手。挂钟的铁索把两棵大冬青树干拉近了点,因此我们更不明白地上的一片叶子是哪一棵上落下来的;它们的根须已经彼此要呵痒玩了吧。又一下,老詹的酒瓶没有塞好,他想他的猫已经看见他的五香牛肉了。可是又用力一下。鞦韆索子有点动,他知道那不是风。他笑了,两个矮矮的影子分开了。这一下敲过一定完了,钟绳如一条蛇在空中摆动,老詹偷偷地到校园里去,看看校长寝室的灯,掐了一枝花,又小心又敏捷:今天有人因为爱这枝花而被罚清除花上的蚜虫。“韵律和生命合成一体,如钟声”。我活在钟声里。钟声同时在我生命里。天黑了。今年我二十五岁。一种荒唐继续荒唐的年龄。
十九岁的生日热热闹闹地过了,可爱得像一种不成熟的文体,到处是希望。酒闹人散,庭堂里只剩余一枝红烛,在银烛台上。我应当挟一挟烛花,或是吹熄它,但我什幺也不做。一地明月。满官明月梨花白,还早得很,什幺早得很,十二点多了!我简直像个女孩子。我的白围巾就像个女孩子的。该睡了,明天一早还得动身。我的行李已经打好了,今天我大概睡那条大红绫子被。
一早我就上了船。
弟弟们该起来上学去了。我其实可以晚点来;跟他们一齐吃早点,即使送他们到学校也不误事。我可以听见打预备钟再走。
靠着舱窗,看得见码头。堤岸上白白的,特别乾净,风吹起鞭炮纸。卖饼的铺子门板上错了,从春联上看得出来c谁,大清早骑驴子过去的?脸好熟。有人来了,这个人会多给挑夫一点钱,我想。这个提琴上流过多少音乐了,今天晚上它的主人会不会试一两支短曲子。伙,这个箱子出过国!旅馆老闆应当在报纸上印一点诗,旅行人是应当读点诗的。这个,来时跟我一齐来的,他口袋里有一包胡桃糖,还认得我幺?我记得我也有一大包胡桃糖,在箱子里,昨天大姑妈送的。我送一块糖到嘴里时,听见有人说话:
“好了,你回去吧,天冷,你还有第一堂课。”
“不要紧,赶得及;孩子们会等我。”
“老詹第一课还是常晚打五分钟幺?”
“什幺?——是的。”
岸上的一个似乎还想说什幺,嘴动了动,风大,想还是留到写信时说。停了停,招招手说:
“好,我走了。”
“再见。啊呀!——”
“怎幺?”
“没什幺。我的手套落到你那儿了。不要紧。大概在小茶几上,插梅花时忘了戴。我有这个!”
“找到了给你寄来。”
“当然寄来,不许昧了!”
“好小气!”
岸上的笑笑,又扬扬手,当真走了。风技下她的一绺头髮来了,她已经不好意思歪歪地戴一顶绒线帽子了。谁教她就当了老师!她在这个地方待不久的,多半到暑假就该含一汪眼泪向学生告别了,结果必是老校长安慰一堆小孩子,连这个小孩子。我可以写信问弟弟:“你们学校里有个女老师,脸白白的,有个酒涡,喜欢穿蓝衣服,手套是黑的,边口有灰色横纹,她是谁,叫什幺名字?声音那幺好听,是不是教你们唱歌?——”我能问幺?不能,父亲必会知道,他会亲自到学校里看看去。年纪大的人真没有办法!
我要是送弟弟去,就会跟她们一路来。不好,老詹还认得我。跟她们一路来呢,就可以发现船上这位的手套忘了,哪有女孩子这时候不戴手套的。我会提醒她一句。就为那个颜色,那个花式,自己挑的,自己设计的,她也该戴。——“不要紧,我有这个!”什幺是“这个”,手笼?大概是她到伸出手来摇摇时才发现手里有一个什幺样的手笼,白的?我没看见,我什幺也没看见。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在船上。梅花,梅花开了?是硃砂还是绿尊?校园里旧有两棵的。波——汽笛叫了。一个小轮船安了这幺个大汽笛,岂有此理!我躺下吃我的糖。
“老师早。”
“小朋友早。”
我们像一个个音符走进谱子里去。我多喜欢我那个棕色的书包。蜡笔上沾了些花生米皮子。小石子,半透明的,从河边捡来的。忽然摸到一块糖,早以为已经在我的嘴里甜过了呢。水泥台阶,乾净得要我们想洗手去。“猫来了,猫来了。”“我的马儿好,不喝水,不吃草。”下课钟一敲,大家噪得那幺野,像一簇花突然一齐开放了。第一次栖来这个园里的树上的鸟吓得不假思索地便鼓翅飞了,看看别人都不动,才又飞回来,歪着脑袋向下面端详。我六岁上幼稚园。玩具橱里有个Joker至今还在那儿傻傻地笑。我在一张照片里骑木马,照片在粉墙上发黄。
百货店里我一眼就看出那是我们幼稚园的老师。她把头髮梳成圣玛丽的样子。她一定看见我了,看见我的校服,看见我的受过军训的特有姿势。她装作专心在一堆纱手巾上。她的脸有点红,不单是因为低头。我想过去招呼,我怎幺招呼呢2到她家里拜访一次?学校寒假后要开展览会吧,我可以帮她们剪纸花,扎蝴蝶。不好,我不会去的。暑假我就要考大学了。
我走出舱门。
我想到船头看看。我要去的向我奔来了。我抱着胳臂,不然我就要张开了。我的眼睛跟船长看得一般远。但我改了主意。我走到船尾去。船头迎风,适于夏天,现在冬天还没有从我语言的惰性中失去。我看我是从哪里来的。
水面简直没有什幺船。一只鸬鹚用青色的脚试量水里的太阳。岸上柳树枯乾子里似乎已经预备了充分的绿。左手珠湖笼着轻雾。一条狗追着小轮船跑。船到九道湾了,那座庙的朱门深闭在透迄的黄培间,黄墙上面是蓝天下的苍翠的柏树。冷冷的是宝塔檐角的铃声在风里摇。
从呼吸里,从我的想像,从这些风景,我感觉我不是一个人。我觉得我不大自在,受了一点拘束。我不能吆喝那只鸬鹚,对那条狗招手,不能自作主张把那一堤烟柳移近庙旁,而把庙移在湖里的雾里。我甚至觉得我站着的姿势有点放肆,我不是太睥睨不可一世就是像不绝俯视自己的灵魂。我身后有双眼睛。这不行,我十九岁了,我得像个男人,这个局面应当由我来打破。我的胡桃糖在我手里。我转身跟人互相点点头。
“生日好。”
“好,谢谢。——”生日好!我眨了眨眼睛。似乎有点明白。这个城太小了。我拈了一块糖放进嘴里,其实胡桃皮已经麻了我的舌头。如此,我才好说。
“吃糖。”一来接糖,她就可走到栏桿边来,我们的地位得平行才行。我看到一个黑皮面的速写簿,它看来颇重,要从腋下滑下去的样子,她不该穿这幺软的料子。黑的衬亮所有白的。
“画画?”
“当着人怎幺动笔。”
当着人不好动笔,背着人倒好动笔?我倒真没见到把手笼在手笼里画画的,而且又是个白手笼!很可能你连笔都没有带。你事先晓得船尾上就有人?是的,船比城更小。
“再过两三个月,画画就方便了。”
“那时候我们该拚命忙毕业考试了。”
“噢呵,我是说树就都绿了。”她笑了笑,用脚尖踢踢甲板。我看见袜子上有一块油斑,一小块药水棉花凸起,虽然敷得极薄,还是看得出。好,这可会让你不自在了,这块油斑会在你感觉中大起来,棉花会凸起,凸起如一座小山!
“你弟弟在学校里大家都喜欢。你弟弟像你,她们说。”
“我弟弟像我小时候。”
她又笑了笑。女孩子总爱笑。“此地实乃世上女子笑声最清脆之一隅。”我手里的一本书里印着这句话。我也笑了笑。她不懂。
我想起背乘数表的声音。现在那几棵大银杏树该是金黄的了吧。它吸收了多少种背诵的声音。银杏树的木质是松的,松到可以透亮。我们从前的图画板就是用这种木头做的。风琴的声音属于一种过去的声音。灰尘落在教室里的绉纸饰物上。
“敲钟的还是老詹?”
“剪校门口冬青的也还是他。”
冬青细碎的花,淡绿色;小果子,深紫色。我们仿佛并肩从那条拱背的砖路上一齐走进去。夹道是平平的冬青,比我们的头高。不多久,快了吧,冬青会生出嫩红色的新枝叶,于是老詹用一把大剪子依次剪去,就像剪头髮。我们并肩走进去,像两个音符。
我们都看着远远的地方,比那些树更远,比那群鸽子更远。水向后边流。
要弟弟为我拍一张照片。呵,得再等等,这两天他怎幺能穿那种大翻领的海军服。学校旁边有一个铺子里挂着海军服。我去买的时候,店员心里想什幺,衣服寄回去时家里想什幺,他们都不懂我的意思。我买一个秘密,寄一个秘密。我坏得很。早得很,再等等,等树都绿了。现在还只是梅花开在灯下。疏影横斜于我的生日之中。早得很,早什幺,嗐,明天一早你得动身,别尽弄那花,看忘了事情,落了东西!听好,第一次钟是起身钟。
“你看,那是什幺?”
“乡下人接亲,花轿子。”——这个东西不认得?一团红吹吹打打的过去,像个太阳。我看着的是指着的手。修得这幺尖的指甲,不会把手套戳破?我撮起嘴唇吹,河边芦苇嘘嘘响,我得警告她。
“你的手冷了。”
“哪有这时候接亲的。——不要紧。”
“路远,不到晌午就发轿。拣定了日子。就像人过生日,不能改的。你的手套,咳,得三天样子才能寄到。——”
她想拿一块糖,想拿又不拿了。
“用这个不方便,不好画画。”
她看了看指甲,一片月亮。
“冻疮是个讨厌东西。”讨厌得跟记忆一样。“一走多路,发热。”
她不说话,可是她不用一句话简直把所有的都说了:她把速写簿放在旁边的凳子上,把另一只手也褪出来,很不屑地把手笼放在速写簿上。手笼像一头小猫。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经典文存汪曾祺小说/经典文存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