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古代汉语3

古代汉语3

《古代汉语3(校订重排本)》包括三个内容:1、文选;2、常用词;3、古汉语通论。这三个内容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部分,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部分跟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第一个单元包括为文选、用词、通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说明、背景介绍,对于研究学习古代汉语文学、政治、经济、社会形态,大有帮助。

基本介绍

  • 书名:古代汉语3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页数:1248页
  • ISBN:9787101000849 
  • 品牌:中华书局
  • 作者:王力
  • 出版日期:2006年8月1日
  • 开本:32
  • 定价:21.00

作者简介

王力,语言学家,诗人。字了一。广西博白人。1954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着《中国语法理论》、《汉语史稿》等。他翻译、出版过法国纪德、小仲马、嘉禾、左拉、都德、波特莱尔等作家的小说、剧本、诗歌以及《莫里哀全集》共二十余种;他早年还撰写了《罗马文学》、《希腊文学》;他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基本上 收集在《龙虫并雕斋诗集》、《王力诗论》与《龙虫并雕斋琐语》里。

媒体推荐

书评
.

图书目录

第八单元
文选:史记
汉书
常用词(八)
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天文,曆法,乐律
(二十)古代文化常识(二)地理,职举,科举
第九单元
文选:贾谊 论积贮疏
邹阳 狱中上樑王书
枚乘 上书谏吴王
司马迁 报任安书
杨恽 报孙会宗书
李密 陈情表
常用词(九)
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姓名,礼俗,宗法
(二十二)古代文化常识(四)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
第十单元
文选:韩愈 答李翊书
送孟东野序
送李愿追归盘谷序
柳子厚基志铭
柳宗元 愚溪诗序
答中立论师道书
段太尉逸事状
永州使君新堂记
欧阳修 醉翁亭记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苏轼 贾谊论
喜雨亭记
常用词(十)
古汉语通论:(二十三)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
(二十四)古书的句读
第十一单元
文选:沈约 谢灵连傅论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吴均 与顾章书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
文心雕龙·镕裁
萧统 文选序
庾信 哀江南赋序
王勃 滕王阁序
常用词(十一)
古汉语通论:(二十五)骈体文的构成(上)
(二十六)骈体文的构成(下)

文摘

第八单元
文选
史记
《史记》,汉司马迁着。司马迁字子长,龙门(今陕西韩城县北)人,生于公元前145年,卒年不详。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学问很渊博。他曾立志要写一部史书,但没来得及动笔就死了。司马迁继承了他父亲的遣志。
司马迁自幼刻苦学习,二十岁起,曾多次出游,这使他在知识、思想观点以至语言等方面为写作《史记》做好了準备。
他三十八岁时继任太史令,动手整理史料,四十二岁时开始写《史记》。在《史记》“草创未就”时,因他为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辩护,触怒了武帝,竟遭宫刑,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出狱后任中书令(由宦者担任的掌管文书奏事的官)。他用主要精力继续写《史记》,一直到死。他把满腔的不平和愤慨,一齐倾注入《史记》中。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空前巨着。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是伟大的名着。它反映了我国汉以前三千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汉以前各种史书的优点,建立了全新的体系。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其中有几篇由西汉褚少孙修改和补充)。“本纪”记载帝王的事迹和社会上的重大变化;“表”记载历代世系、列国关係和职官更迭;“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等;“世家”记载王侯外戚的事迹;“列传”记载事迹可传或行状可序的人物。其中本纪、世家和列传是优秀的传记文学,有着高度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对我们今天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有一定的帮助。
司马迁作《史记》善于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所用语言生动形象,繁简得当,往往只用寥寥数语就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司马迁在运用口语上的努力,也值得注意。
两千多年来《史记》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后代散文家无不从中吸取营养,而作者所创造的体例,更为后代的“正史”树立了楷模。
历来为《史记》作注的很多,现在最通行的是所谓“三家注”本:南朝宋裴驷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
……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古代汉语3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