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褶
“蒙古褶”在医学上叫“内眦赘皮”,也就是使内眼角的上眼皮盖住下眼皮,如果比较明显的话会给人“内斜视(斗鸡眼)”的感觉。
常见于东亚和东南亚民族、南非的科伊桑人和马达加斯加原住民等,因此该特徵又称为“蒙古眦褶”,但各人种都有可能出现这个特徵,不限于“蒙古人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蒙古褶
- 别称:内眦赘皮
- 常见:东亚和东南亚民族
- 形态特徵:上眼睑微微下伸
医学研究
蒙古褶通常是上眼睑褶皱的延续,它的发育与鼻樑的高度有明显的关係,很发达的内眦褶仅仅见之于低鼻樑的群体中,鼻樑的高度和蒙古褶之间在群体内部存在着负相关。但是,低鼻樑对于蒙古褶的出现不是必要的条件,无论从整个群体来说(例如黑人)或从个别个体来说,低鼻樑的人可以完全缺乏蒙古褶。
对于大多数白人,此特徵并不明显,但在胎儿酒精综合症、唐氏综合症、猫叫症候群、橡皮人症候群患者身上可发现这个特徵。
形态特徵
蒙古褶(zhě),亦称内眦赘皮或内眦皱襞。在眼的内角处,由上眼睑微微下伸,遮掩泪阜而呈一小小皮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