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风(着名书画家)
李伯昌,字古风,号揽月楼主、汉唐遗韵、塞外,生于1963年,吉林省长春市人,现为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委员会书画院顾问、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标準像画作画家、职业书画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李伯昌
- 别名:字古风,号揽月楼主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吉林省长春市
- 出生日期:1963年
- 职业:画家
- 毕业院校:吉林艺术学院
- 主要成就: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艺术经历
1980年至1986年先后受教于广西师範大学艺术系和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
1987至1997年,利用十年时间走访祖国名山大川,独自深入藏区高原採风创作,观摩学习各地书画名家展览。1986年冬,在北京有幸首次观看了范曾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展,展览现场范先生作品的笔墨画风,就此牢牢的印在了自己的脑海,之后每逢有范先生讲座及作品展览都会亲自前往聆听与学习。
1995年后开始改变其个人书画风格,放弃其油画作品创作,专注于研学中国传统书法及古典人物画技法。他一路研习古代名家明四家、石涛、八大、任伯年,近现代大家吴昌硕及当代大师範曾,他广泛地涉猎和吸取他们的艺术精华,这些画家的技法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吸收传统不是从风格上、从笔法上硬去结合,它应该是画家理解了以后,变成一种“化境”。
2013年初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个人小型展览,到场嘉宾和媒体朋友在看过作品后,对古风作品讚许有加,部分媒体都误以为古风先生曾拜范曾大师门下得到点拨真传,导致了之后很多媒体不正确的报导,更有来参观的市民议论着东北出了个小范曾。对此古风先生在很多场合下都有过声明,自己并没有拜范曾先生为师,但范先生是自己最为崇拜的当代大师,对于范先生的诗、书、画自己完全是望尘莫及。自己只想做一名追随范先生风格的普通书画家,希望在自己未来的艺术创作岁月里,一直延续学习范先生的创作风格走下去。
艺术评价
古风作为当代书画家,其书画艺术修养全面。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即主体性的充满现实主义精神讴歌时代精神进步的典型化创作,追求由中华传统展开的沉厚自然、高逸朴雅之境界,在艺术创作中,画家以富有笔墨趣味和弹性墨线为整体支撑,既有来自传统的中国画气韵生动性,又有着很强的现代性和绘画性。
面对他的作品,一股文化的追求和品格的峥嵘激荡着你,你所感受到的是他独立化的绘画语言,风格化的个人作品,美学化的沉厚自然,你感受到的是他的过人、才气、勇气和自信以及自强不息的求索精神,你所感受到的是他善于学习传统,和对待外事艺术的有容乃大之气度和胸怀。他的书画作品是他发乎心、始于思、流于笔之作。他喜欢欧阳修所说的“闲和严静”,喜好在书法和人生中追求清闲之趣、平和之风、庄言之格、宁静之情。
面对他的作品,一股文化的追求和品格的峥嵘激荡着你,你所感受到的是他独立化的绘画语言,风格化的个人作品,美学化的沉厚自然,你感受到的是他的过人、才气、勇气和自信以及自强不息的求索精神,你所感受到的是他善于学习传统,和对待外事艺术的有容乃大之气度和胸怀。他的书画作品是他发乎心、始于思、流于笔之作。他喜欢欧阳修所说的“闲和严静”,喜好在书法和人生中追求清闲之趣、平和之风、庄言之格、宁静之情。
书画相通,这是中国艺术史及美学史上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古风知画又知书,在书法的创作观上是非常成熟而有深度的。他的书体以楷隶行草兼工,整体以意行之,讚赏古而雄壮,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他的作品笔恣墨纵,不拘成法,外貌粗疏而内蕴浑厚,虚实相生。
古风画展
由北京昆艺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华夏时报》联合主办的“万古在怀-古风书画作品展”于年8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皇城艺术馆举办。
开幕式上嘉宾云集,有在京各部委相关领导,吉林省及长春市各有关部门领导、艺术界、财经界及法律界各界人士。
长春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守智作为家乡代表表达了对古风的支持与鼓励,并希望古风运用好手中的画笔,为树立长春文化品牌、实施“文化兴市”做出努力,要为实现“中国梦”、建设“幸福长春”贡献文化正能量。
书画家古风为北京市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题写并赠送匾额。
据悉,本次书画展展出了书画家古风自踏上美术专业之路30多年以来,所创作的各种题材及风格的书画精品六十八幅。
作品赏析
揽月楼主,伯昌仁兄,笔力遒劲,气韵漂流。自科班至今三十余载,醉心创作,痴迷丹青。师从十翼,灵性碧透;为人沉稳内敛,低调谦和;创作激情澎湃,豪气沖天。
赤壁怀古,沁园春雪,大气磅礴,气吞山河。太行丰碑,峰峦浑厚,势壮雄强。苗岭之春,春意盎然。如临其境。赞白云醉秋江,叹秋山流韵图。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出神入化,妙手丹青。观松吟月图,山高我为峰。美轮美奂,栩栩如生,为人为画,古风情怀。
捐赠孔子画像
2013年11月20日下午,着名书画家古风向中国孔子基金会捐赠“孔子画像”仪式在北京饭店谭家菜举行。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中国孔子基金会交流合作部主任康承宝、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张正国、原吉林省政协秘书长王富远、书法家古风夫妇、《人民政协报》执行主编李荣锋、着名慈善企业家于振富、刘保平、孙楷博、尤理,《蒙学十三经》主编张圣洁、《蒙学十三经》编委会成员计静怡、徐浩然,中国泰山电视台、人民政协报、华夏时报、中国艺术报、新华网、搜狐网等媒体记者100多人参加了本次捐赠仪式。
王大千理事长表示,中国孔子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在组织和推动孔子、儒学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围绕孔子、儒学研究的热点及当代相关社会问题,举办了一系列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中国孔子基金会以其文化学术权威性和高度敬业精神为社会各界关注。曾先后得到着名人士的捐赠支持。古风先生捐赠孔子画像既是对基金会工作的支持,同时也对传播儒家文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此次画作捐赠的举荐人、着名文化经纪人陈博君对记者说,古风先生创作的“孔子画像”得到中国孔子基金会充分认可,此次向中国孔子基金会捐赠“孔子标準像画作”的义举就是积极回响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中心环节的号召,文化企业肩负社会、国家及历史的责任,发挥长处优势,实干兴邦,为建设祖国文化强国而不懈努力的实际行动。
艺术展
英国利兹大学商务孔子学院即将迎来她的第一个生日。为了庆祝此次周年活动,利兹大学有幸通过国内知名文化产业经纪人陈博君先生,邀请到中国着名书画艺术家古风老师访问英国利兹大学商务孔子学院,并在利兹大学商务孔子学院一周年活动庆典期间举办“东方逸品--古风书画艺术展”主题书画艺术展。本次活动本着“展示成就、发扬特色、扩大影响、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语言,书画艺术,并藉此机会拓展商务孔子学院的工作,架起合作与交流桥樑。
古风先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文化使者,携手绘本巨作--《孔子圣迹图》来英展览,为利兹大学商务孔子学院在英开创的成果增添浓重一笔,不仅使得已有些许中文基础的英国人士更直观地理解孔子精神和儒家思想,同时也会使尚未学习汉语的英国朋友产生兴趣,从而加入到学习汉语、感知中国、理解中国思想的队伍之中。
此次画展将成为促进商务孔子学院与英方合作进一步融合、发展的协力之举,也将成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盛举。
利兹大学商务孔子学院(简称BCIUL)由孔子学院总部与英国利兹大学共同筹建,于2012年11月28日正式揭牌成立。中方合作院校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BCIUL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与英国本土的汉语教学,将通过加强与中方合作院校的合作,进一步强化利兹大学的传统汉学和中国问题研究的学科优势,打造英国的汉学研究基地。作为一家特色孔院,BCIUL的宗旨是搭建中英文化与商务交流的桥樑和纽带,积极利用地区内的资源,侧重服务英国北部地区有望在中国投资的企业。BCIUL与英国贸易投资协会,英中贸易协会,利兹市政厅,48集团俱乐部和英国本地的中资公司有着密切的合作关係。通过与各方的合作,BCIUL希望推出各种丰富多彩并结合学术与商业为一体的高端商务活动,真正起到中英文化和商务交流高端平台的作用,给中英企业提供商机,推动中英贸易。
据悉,此次“东方逸品--古风书画艺术展”已与25日上午在利兹大学开始预展。利兹大学商务孔子学院院长Peter Buckley教授、中方院长王波博士,利兹大学美院院长及利兹大学 Stanley & Audrey Burton美术馆馆长Layla Bloom等参加了预展。古风老师还将与Pip Dickens于28日在该美术馆举办中西方书法绘画的“汇合”主题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