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新竹都城隍庙

新竹都城隍庙

新竹都城隍庙

新竹都城隍庙位于新竹市北区中山路上,列属三级古蹟,其庙宇规模在当时是全台湾之最,专门掌管阴间与阳间赏罚善恶的神明为城隍,城隍作为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所以城隍庙的布置犹如古代的衙门;新竹都城隍庙庙埕的巿集小吃摊,成为新竹特色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新竹都城隍庙
  • 地理位置:新竹市北区中山路上
  • 建造时间:1748
  • 属性:三级古蹟

历史发展

新竹都城隍庙创建于清乾隆13(公元1748)年,由淡水同知曾日瑛倡议兴建,在公元1875年设台北府,但府治仍在新竹,因此将城隍爷晋升为府城隍(绥靖侯),香火鼎盛有『新竹城隍爷,北港妈祖婆』的称誉;至公元1891年,全台官民在此举办护国佑民怯除灾厄祈祷醮法会,故于次年改封为『晋封威灵公,新竹都城隍』,为全台唯一的都城隍庙,也是唯一的省级城隍庙,又因显灵御匪有功,光绪皇帝颁赐『金门保障』匾额,更是新竹都城隍庙重要文物之一,其后陆续获历代皇帝封赠成为全台官位最高的城隍爷。

建筑风格

新竹都城隍庙历经多次翻修,如今所见的外貌为民国13年的修建,以三川殿及三叠式屋顶最具特色,庙内文武判官范、谢将军及四捕快之雕琢更是精緻传神;悬挂在屋樑上的大铁算盘,据传是城隍用来计算人世罪恶的,所以两旁的对联写着『世事何须多计较,神天自有大乘除』;新竹都城隍庙门前的石狮及其它雕饰均有艺术价值,龙柱是台北名师辛阿救的作品,雕工细腻生动,进入大门上方的八卦藻井,为泉州惠安大木匠师王益顺之作,十分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

祭祀庆典

新竹都城隍庙至每年元宵节前后时,与邻近的北门街、长和宫都有花灯展示,色彩缤纷,民众可以欣赏到不同风格的花灯作品,为新竹当地颇负盛名的元宵活动;新竹都城隍庙农曆七月的迎城隍活动更是当地的盛事,每年从七月初一开始至八月初一东门市场的「东门普」收尾才算结束,期间几乎夜夜都有八家将巡街;七月十五中元节当日是活动的最高潮,由城隍爷本尊出巡,赈济孤魂野鬼,由于出巡队伍长达数公里,整个新竹市为之沸腾;至农曆十一月二十九曰城隍爷生日时,新竹都城隍庙内更是涌入大量信徒,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交通指南

自行开车:
“国道”一号:由新竹交流道下,接光复路往车站方向行驶转东门街后直行至中山路即可到达新竹都城隍庙。  搭乘大众运输:
客运:由新竹火车站对面新竹客运总站搭乘11、11甲、21号公车至城隍庙站即可到达新竹都城隍庙。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新竹都城隍庙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