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微缩毛蕨

微缩毛蕨

微缩毛蕨,台湾植物志第一版名称(台湾植物志第二版改称广叶毛蕨)。根状茎粗短,横卧,密被淡棕色、披针形、背面及边缘有毛的鳞片。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广叶毛蕨
  • 中文别名::突尖小毛蕨 微缩毛蕨
  • 二名法::Cyclosorus ensifer (Tagawa) Shieh
  • 界::植物界
  • 门::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传统系统]
  • 亚门::真蕨亚门 Filicophytina [秦仁昌系统]
  • 纲::薄囊蕨纲 Leptosporangiopsida [秦仁昌系统]
  • 目::水龙骨目 Polypodiales [秦仁昌系统]
  • 科::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 [秦仁昌系统]
  • 族::毛蕨族 Trib. Goniopterideae
  • 属::毛蕨属 Cyclosorus [秦仁昌系统的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
  • 种::广叶毛蕨 Cyclosorus ensifer
  • 分布::特产于台湾台北、南投、苗栗一带。

叶子形态

叶近生,叶柄长10-15厘米,基部疏被鳞片;叶片长23-30厘米,中部以上宽约5厘米,向基部略变狭,顶部急狭缩成羽裂的尾状羽片,侧生羽片7-9对,下部2-3对略渐缩短,对生,相距1.5厘米,急尖头,基部一对或成三角形耳片或长圆形,中部羽片互生或近互生,相距8毫米左右,长3-4厘米,基部宽6-7毫米,披针形,渐尖头,基部上侧圆截形,稍突出,常覆盖叶轴,下侧圆楔形,边缘浅裂成锯齿状。叶脉下面清晰,侧脉每裂片约3对,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以上,远离羽轴,形成梯状三角形网眼,第二对侧脉伸达缺刻以上的叶边。叶纸质,下面沿叶脉疏被短毛。

孢子形态

孢子囊圆形,生侧脉中部,每裂片1-2对;孢子囊柄上部有一枚具单细胞柄、顶端膨大的棒形腺体;囊群盖乾后陷于囊群中。

产地分布

特产于台湾(台北、南投、苗栗)。

生长习性

生低山林下的溪边石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微缩毛蕨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