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俊(清华大学硕士生)
徐俊,男,浙江嘉兴人,清华大学化学系2011级硕士生。本科期间曾获化学系本科生学业最高奖“侯德榜奖学金”,以及“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研究生期间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综合一等奖学金等奖励,并担任化学系本科1字班带班辅导员。他在研究中开创性地提出了可控制备二维组装体的通用策略,论文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之一《化学科学》(Chemical Science)上;对二维组装体的结构参数进行了具有创新性的理性调控,论文发表在胶体与界面领域最好的期刊Langmuir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徐俊
- 出生地:浙江嘉兴
-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 性别:男
徐俊,谦和、友善,面对荣誉,他都会泰然处之。他喜欢把自己比作始终向前奔跑的“阿甘”,他相信,“生活就像跑步一样,不敢说自己比别人跑得快,不敢说永远不跌倒,但只要一直坚持下去,终会到达终点。”在生活中保持平常心,平和而又坚定地做好自己的事,正视挫折,不断地前进——这或许就是徐俊取得成绩的奥秘所在。
同许多人一样,徐俊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做一名科学家。”在选择科研、选择化学专业的问题上,他从来没有犹豫过。“在实验中发现一个现象,一步一步去揭示它发生的原理及背后的东西,这个过程很有意思,真的能够让我从中得到许多快乐。”
虽然目前徐俊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成果,但他的科研之路绝非一帆风顺,失败在所难免。“有时候,实验做到一半,却发现想法根本不能实施下去。”遇到这样的情况,徐俊往往会选择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催化、药物载体、抗癌、血液循环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尝试。
做科研时乐观一点,坚持一下,就会有意外收穫。本科毕业设计时,徐俊就曾有过戏剧性的“一波三折”:开题时是一个题目,中期答辩则换了另一题目,结题答辩时又变成了别的题目,并且三个题目都未获得理想的结果。但是,挫折并没有消磨掉徐俊的进取精神和对科研工作的责任心。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他继续对三个题目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研究,并且有了惊喜的新发现。徐俊目前的研究是在超分子化学领域,主要围绕“二维组装体”的製备及调控展开,而对这种二维结构分子拉链的认识,正是从本科毕设所经历的三个题目之一中获得的。虽然课题刚开始时,实验结果并不理想,但出于一种正视挫折的态度以及对科研的执着和热爱,徐俊始终坚持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在变换思路并进行新尝试后,最终获得了突破和新的收穫。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徐俊(清华大学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