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军峰山

军峰山

军峰山

军峰山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和南丰县交界处,军峰山主峰位于宜黄县境内,海拔1760.9米。山势为西北走向,东西纵驰15公里,南北横跨12公里,坡度在15度以上,总面积为180平方公里,是江西省六大山脉中雩山山脉的最高峰,号称赣东之脊。该山植被保护良好,奇石怪松较多,人文景观丰富,被中科院专家定为二级旅游资源,是江西省最后一座尚未开发的旅游名山。

军峰山地质地貌奇特,景区的山峦地质构造,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中生界白垩纪,多由花岗岩、变质岩和混合岩组成。由于长期的地质作用,地壳上升强烈、侵蚀切割剧烈、山势破碎褶皱,形成了众多悬崖峭壁、岩洞群落、峰峦连亘、瑰丽多彩的丹霞地貌。国家林业局于2008年1月7日準予设立“江西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营面积:1217.15公顷,行政区域位置:江西省南丰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军峰山
  • 地理位置:江西省宜黄县和南丰县交界处
  • 形成:7000万年之前的中生界白垩纪
  • 组成:花岗岩、变质岩和混合岩等
  • 面积:180平方公里
  • 着名景点:摘星台、笔架峰等
  • 所属国家:中国
  • 所属城市:江西省抚州市
  • 地区:中国华东

山脉介绍

军峰山位于南丰县三溪乡、市山镇、紫宵镇和宜黄县神岗乡境内,山的东面属南丰县市山镇,山的南面属南丰县三溪乡,山的西面属南丰县紫宵镇,山的西北面属宜黄县神岗乡。军峰山主峰位于宜黄县境内,海拔1760.9米。山势为西北走向,东西纵驰15公里,南北横跨12公里,坡度在15度以上,总面积为180平方公里,是江西省六大山脉中雩山山脉的最高峰,号称赣东之脊,系赣东群山之首、抚州市第一高峰。国家林业局于2008年1月7日準予设立“江西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营面积:1217.15公顷,行政区域位置:江西省南丰县。地理坐标:东经116°21′20″—116°23′57″,北纬27°12′01″—27°14′26″。四界範围:军峰山主峰(沿县界至)南丰县三溪乡、市山镇界(沿乡镇界至)九龙观(沿山谷至)乱石桥西侧山脚(沿山脚经护国、袁家坑至)小路(沿小路至)龙王窠(沿山脊至)邱山至军峰山主峰小路(沿小路向西至)南丰、宜黄县界(沿县界向南至)军峰山主峰。明崇祯九年(1636年)十一月十一日,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登军峰山时,曾发出“军峰耸翠乃南丰八景之最,羡军峰之亲和”的感叹。也许是因为“军峰亲和”,也许是因为军峰山能显神灵,前往军峰山朝拜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夏秋之际,登山游览者更多。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相传汉高祖刘邦指派大将吴丙讨伐南粤时,在此驻兵,在山上祭祀山神时,看见一将军跃马横刀、指挥满山军队操练,细观之则又倏忽不见,之后才发现此景象为幻景,遂将山命名为军峰山。这里也成为之后历代军队的休息之地。军峰山山高路险,风景优美,胜景如林。夏秋之际,香客来此烧香敬神,鼎沸喧闹。山上有观音堂、迎仙观、试心石、王母池、朝简石、野鸭池、罗汉岩、金沙洞、桃花源等胜迹。徐霞客游记曰:军峰耸翠乃南丰八景之最。
军峰山环境优雅,自古以来建有许多寺观,吸引众多名道高僧到此云游和修道参禅,山僧依存,相得益彰。每岁夏秋之间,上山进香祷谒信众,络绎不绝。军峰山的宗教活动与其他地区一样,都与各个时期的朝政兴衰和社会动荡相关联,即国兴教兴,国衰教衰。由于历史的变迁,天灾人祸之因,致使不少寺观多次兴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军峰山区的部分寺观又重新修建起来,为其增添了秀丽姿色。

古建筑

据史料记载,军峰山的寺、观、祠、庙、庵、堂、坛、殿自唐、宋时期开始兴建,到明、清时期最为鼎盛。几处主要寺观的建造时间分别是:
三仙真君祠(老殿):位于绝顶,始于北宋就开始凿石建殿,至明万曆二十五年又正式建造殿宇;
炼丹观:创建于清代康熙九年
半观创:建于唐代
老观:创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
土地坛:建于明万曆二十八年
军山庙:于南唐升元三年建于六都考步。
此外,宜黄县还在山顶建有一老殿和在半山建有一军溪观。
军峰山地处崇山峻岭,峰险岩奇,翠竹林茂,青山绿水,秀丽多彩,古往今来,吸引过诸多文人墨客和官宦人士登山游览。早在北宋时,曾巩的祖父曾致尧便率三弟三子上过军山,撰有《春日至云庄记》,还写过《齐云院碑》和《题军山徐秀才居》,宰相曾布以军峰山的神能出云雨,利民物之由,向哲宗皇帝奏请诏封其为嘉惠侯,其庙为灵感军山庙。其弟曾肇撰有《军山庙碑》,并题有“山高万仞,翠压五岳”之句。宋代进士朱彦题写军山长老塔。文人蔡柟撰有《题军山》。明代进士李万实撰有《宿军峰最高处》。明代进士、名誉东南的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罗汝芳,于隆庆二年登游军峰山时,在王母池边题有“乾坤第一”的石刻。明代官宦冯坚、赵师圣、黄端伯、曾暑等都为军峰山撰有诗文和歌赋。明代着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崇祯九年(1636年)到军峰山考察,为期三天。清代文人曾鸿麟撰有《军山小记》,应升撰有《军峰山记》,介绍军山景貌。其他如赵与鸿、周千里、王猷定、吴森、高瑶、汤斯祐等文人都为军峰山撰有诗文。
军峰山军峰山
名道高僧中云游和参禅于军峰山的有战国时荀子的学生浮邱伯,唐代的甘凝、潘禅师,宋代有我国道教神霄符箓派创始人王文卿,清代道士刘德敬和建国后的无可法师等都到过此山。

兵家必争之地

军峰山峰峦连亘,关隘险扼,面积宽广,难攻易守,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西汉长沙王吴芮攻伐南粤,驻兵军山以来,历代兵火频仍,其中规模较大的有过四次。
一是明末崇祯十年(1637年)江义、周八聚集军峰山区的农民起义军,以军峰山下的封山为据点,以此攻击南丰、宜黄等地。
二是清代鹹丰六年(1856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军队在南丰与清军苦战九年,期间多次辗转于军峰山区。其中在军峰山西面的禾溪境内的笔落山上和东面南坑境内的良筹山上,清军都筑有山寨抗拒太平军。
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1933年的第四、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在军峰山区进行过多次战斗,主要有沙岗上战斗和三溪圩东华山战斗。
四是建国初期的1950年2月开始军峰山区剿匪工作,历时两个余月,共捉拿匪首24名,全歼残匪而胜利结束。

动植物资源

军峰山自然资源丰富,林木参天、翠竹葱郁、飞禽走兽成群栖息。从全县境内动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看,军峰山区独占优势,历来民间流传着:“军峰十八排,排排都有宝,莫道宝难找,遍地黄连和芹草”。
参天大树参天大树
军峰山植物属科达数十种,各类植物数百种。按用途可划分为用材植物、珍稀植物、油料植物、药用植物、茶叶蔬菜与果品植物、菌类植物、观赏植物等七大类。区内还保存有大片原始森林,其中红豆杉的树径有的已达1.3米,树龄约达600~700年,银杏树的树围也有3.6米,非常珍贵。药用植物约达150余种,其中黄连、庐山小櫱、庐山石韦、石耳、灵芝、水龙骨等中草药是军峰山的特产。
军峰山动物资源较为丰富,飞禽类、兽类、蛇类、昆虫类和水产类等五类动物,计达数十种,其中猴脸鹰、金丝猴、娃娃鱼等10余种动物,都属国家级和省级二级以上保护动物。
军峰山的土特产品也颇多,如军峰茶叶、南丰蜜桔、三溪黄烟、毛栗、杨梅、李、桃、柿、柰李、山楂、猕猴桃、黄花菜等均为军峰山的特产。

登山线路


  南丰县登军峰山的5条登山路:
一、从市山镇的丹坛村过乱石桥,经半观至炼丹观登山顶,是一条最主要的登山路。旧时,人们从山顶接送三仙真君神像下山游村时,都是从这条路上下山。该条登山路,古时用乱石修筑了台阶;
二、从市山镇的头陀村走6至7公里抵达军山殿后,便与丹坛村登山的路会合了;
三、从三溪乡的兔岭村经炼丹观或经老观登上山顶;
四、从三溪乡的坪上村经村头村至老观(军峰古寺)抵华玉亭登上山顶。这条路筑有简易泥沙公路,从三溪乡政府至老观可通汽车;
五、从市山镇的进贤村经邱山村或与宜黄的军溪观的登山路合併登上山顶。
此外,从紫霄镇的宝石村,由西面也可登上军峰山顶。
宜黄县登军峰山的道路:
从宜黄县出发,坐到神岗(党口)的班车至党口下,可以在此採购一些食物,再往上三公里有一个叫军溪的村庄,是最靠近军峰山的村庄,再往上五公里有一个寺庙,游客可在此休息,一般是休息到凌晨两点左右再往上爬五公里(估计两小时)就到了峰顶。运气好没有雾或许能看见日出。

传说

关于撑腰石和状元石的传说
信步登山,攀石阶而上,一路翠绿相伴,风光尽收眼底:半山有无底洞,深不见底;有巨石凭空伸出,似坠非坠,为“撑腰石”。据传,游人若以此处木竹为拐杖,便可保他永不腰痛;峰迴路转,得见“状元石”,隔着山谷望去,对面山尖之上,有大石似悬在顶端。传说,若有人被该石击中,他年定能高中状元。至南天石门,山路陡峭,石阶如梯,峰顶在望。再低首向下,山谷空阔,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满眼皆绿。置身其间,你会感到世界一片翠绿,自己心灵也是一片翠绿。
军峰山上黑心财主的故事
军峰山山顶有两个建筑物。一为“三应真君祠”,俗称“铁庙”,又名军峰老殿,有两幢平列的祠宇,均以石块砌墙,祠内供奉浮邱公以及他的两个徒弟。钟鼓齐鸣是人们常用来形容寺庙常规的,而在军峰老殿却没有鼓,这里有一个传说。凡是上军峰山朝拜的,都必须戒斋沐浴三日,不得沾荤腥,要不就爬不上山顶。有一年,来了位姓李的香客,不知什幺原因,总是摔跤,上不了山。同来的人说他不虔诚,李却不承认。其中有一个眼尖的人,见他脚上穿了牛皮鞋,说牛皮是荤不是素,难怪爬不上山。李听后,马上脱鞋赤脚,才上得山来。上山后,他跪在菩萨神座下磕头认错。拜完后转身一看,见大殿西面吊着一面大鼓。他很不服气,就又跪在神像前大声说:“菩萨啊菩萨,你怎幺也会不讲道理,我不能穿牛皮鞋上山,大殿里怎幺能用牛皮做鼓呢?”话刚说完,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牛皮鼓吹出门外,滚到深山里去了。从此,军峰老殿就没有了鼓。
另一处建筑物是全石结构的“土地坛”,距山顶不远,是通向山顶必经之处,整个建筑用花岗岩石砌成,四柱四梁单檐,屋顶以石片为瓦,坛内设土地神龛,神龛对面有一石脾,碑文记载明万曆二十八年(1600年)刘姓人建土地坛的情况。这里也有一传说。建坛账目归一财主掌管,财主起黑心,欲图把四乡人的建坛专款通过做假账,吞吃一部分,不想被身边的丫环察觉。丫环劝主人莫愧对神明,恼羞成怒的财主斥责她,还心生诡计,拖着她上山去土地坛“明冤”,口里说着:神明有知,如果我贪占了建坛款,必会被狂风吹进山沟,死无葬身之地;如果有人冤枉了我,同样会遭此报应。心里想的却是:你这样一个弱女子,只需我来个借狂风一推,跌下山崖,便无人知道我贪了建坛款。到了山顶,祷告完毕,山风骤起,财主用力推丫环,丫环稳如泰山,黑心财主却被风捲起,滚下山沟。

革命火种

军峰山还是一座红色的山,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山。南丰党组织的创建者熊开文就是军峰山脚下的熊坊村人。1926年,熊开文受党的派遣,由上海回到家乡,正式成立了南丰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南丰支部干事会。1927年,熊开文在家乡熊坊,组建了游击队,并在军峰山一带开展游击斗争。国民党异党恐慌,组织地主武装大搞“清乡”、“搜山”运动,悬赏捉拿熊开文。1927年11月的一个深夜,熊开文不幸被捕,受尽酷刑,但他坚贞不屈。12月的一个晚上,国民党偷偷地把他杀害了。熊开文牺牲后,家乡的人民把他安葬在军峰山区的峨峰包里。
军峰山争奇斗豔的自然风光,富有寓意的人文景观,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吸引了众多游客,怪不得游人称讚:“美哉,军峰奇翠。”
日落时,“白赤刃如轮,平升玉盘之上,遥望日下,白气平铺天来,上有翠尖数点,则会仙诸峰也”(《徐霞客游记》)。山高风气寒厉,“六、七月间夜必絮卧”(应麟《军峰记》)。
“军峰对南丰,风吹枫叶封蜂洞”,传说古时有人以此征联,由于这上联有5个同音字,并各指一样物事,非常难对,所以迄今仍未有人对出满意的下联。游过军峰之后,也许灵感所至,你能圆此佳话。
位于神岗乡东南部,与南丰县境接壤,山东面属南丰县,主峰海拔1760.9米,插入云霄。周围有龙翔、应仙、着棋、免岩巍巍,削立30余里,气势磅礴。军峰山名之来由,一种说法是诸峰罗列俯伏,如大将誓师,故称军峰。另一说法是汉长沙王吴芮曾驻国此山而称军峰。峰巅有约80平方米平地,宋代曾建石殿。据清同治《宜黄县誌》记载,军峰山古蹟有讲经台、炼丹台、净手池,景物有云洞、风

其他相关

军峰山与周边山峰的海拔高度一览(以各山海拔高度为序)
山峰名称
海拔高度(米)
坐落地方
距县城或村庄
里程(公里)
摘星台
1761米
军峰山顶
距县城30公里
笔架峰
1385米
坐落于军峰山顶南侧
距三溪村8公里
宝峰山
1043.8米
坐落于三溪乡保丰村境内
距三溪村2公里
祝家山
969米
坐落于三溪乡黄连山和保丰两村境内
距三溪村10公里
香炉峰
893米
坐落于市山镇进贤和操坊两村境内
距沙岗村2公里
东芹阳
882.7米
坐落于三溪乡黄连山和坪上两村境内
距三溪村10公里
寒山
872米
坐落于市山镇进贤和操坊两村境内
距沙岗村3.5公里
王家尖
870.8米
坐落于紫霄镇宝石村境内
距西溪村13公里
马鞍寨
795米
坐落于紫霄镇藕塘村境内
距西溪村7公里
大圳头
768.6米
坐落于市山镇熊坊村境内
距沙岗村7.5公里
大斜嵊
750米
坐落于三溪乡云山村境内
距三溪村5公里
头陀峰
705.9米
坐落于市山镇丹坛村境内
距市山村9公里
黄砂寨
605.2米
坐落于紫霄镇黄砂村境内
距西溪村1.5公里
笔落寨
603米
坐落于紫霄镇禾溪村境内
距西溪村4公里
西华山
(华盖山)
584米
坐落于紫霄镇大脊坑村境内
距西溪村8公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军峰山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