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乐安红色遗址

乐安红色遗址

乐安红色遗址

乐安红色遗址,为江西抚州市乐安县红色旅游遗址。主要包含鳌溪镇毛泽东、周恩来旧居、金竹畲族乡毛泽东旧居、朱德讲武堂旧址、港下屋邓小平旧居等着名景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乐安红色遗址
  • 地理位置:江西抚州市乐安县
  • 类型:红色遗址
  • 组成:鳌溪镇毛泽东、周恩来旧居等

遗址景观

1、鳌溪镇毛泽东、周恩来旧居:现还存有大量当年红军留下来的宣传标语,计80多条,散写在一些古民宅天井四周内墙和过道木板墙上,保存完好。这些标语是1933年2月底工农红军取得黄陂战役大捷后,由驻守在乐安的红军第三军团部队题写。
2、金竹畲族乡毛泽东旧居、朱德讲武堂旧址:现还存有红军标语、红军桥等革命遗址。
3、港下屋邓小平旧居:
位于南村乡南村街。港下屋为清中期硬山二坡顶砖木结构建筑,面阔12米,进深15米,高6.5米,占地约180余平方米。1933年5月中旬,“左”倾错误路线执行者王明在江西开展所谓反“江西罗明路线”斗争,指责邓小平等人是江西罗明路线的主要代表,错误地撤销邓小平省委宣传部长职务,并下放到乐安南村任区委巡视员。邓小平任巡视员期间在此居住不到半个月,即被召回宁都七里坪省委机关。
4、登仙桥战役旧址:
位于谷岗乡登仙桥村。登仙桥始建于北宋天宝年间,宽6米,长19米,高6米,拱跨17米,全用麻石砌成。1933年2月27日至3月1日,周恩来、朱德指挥中央主力红军在黄陂、蛟湖和登仙桥一带,採取声东击西与大兵团伏击的战略战术,歼灭了敌军52、59两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即举世闻名的“黄陂、登仙桥大捷”。1985年,乐安县在桥东岸建了一座小型纪念碑。登仙桥已成为人们参观旅游、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景点,每年接待众多游客。2006年5月,登仙桥被中共抚州市委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3年10月27日,乐安县文物管理部门在修葺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登仙桥村“迪德堂”时,意外发现一块保存完好的红军军事“留志”。“留志”全文为:“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我军与敌激战数小时,即活捉白军师长、参谋长、旅长各一名,缴获无线电机一架,机枪、步枪数千支,大洋百余万元,其他军用品无数。此志。”落款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一军政治部”“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5、红一方面军大湖坪整编旧址:
位于湖坪乡湖坪村“国宝公祠”。该祠为五进式,宽23米,纵90余米,总面积为2097.6平方米,与总孝节祠、子祥公祠并排相连,始建于乾隆辛酉(1741年),后经过重修,祠前建立文献石牌坊与围栏石板,十分壮观(牌坊后毁于文革,只留下四个须弥座)。这也是当年红军教导团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的场地,如今是湖坪国小的一部分。此古老祠堂天井里有棵桂花树,仍像当年一样枝繁叶茂。旧址保存完好。
1933年5月至7月上旬,红一方面军在大湖坪、善和等村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军事整编,即“大湖坪整编”,国宝公祠和旁边操场即为红三军团主力的驻地和练兵场,彭德怀、肖克、张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住在该祠堂里。在这里红一方面成立了“东方军”,进行了东征誓师大会。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动员报告。虽然太湖坪整编受“左”倾错误路线影响,但在我党党史、军史上仍是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因此,这幢祠宇是个宝贵的活教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6、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旧址、朱德旧居:
位于湖坪乡善和中村“庵下大屋”。1933年5月至7月上旬,奉中革军委的命令,红一方面军第一、第三、第五军团所属各部队,分别分别进驻永丰滕田、乐安太湖坪和善和中村等地进行整编。部队整编期间,朱德随总司令部驻在善和安下村。
7、红三军团指挥部、东方军誓师大会旧址,周恩来、彭德怀旧居:
位于湖坪乡湖坪村。1933年5月至7月上旬,红三军团在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和周恩来亲自指导下,在乐安太湖坪进行整编,史称“太湖坪改编”。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周恩来,和彭德怀一起随红三军团指挥部驻在湖坪村的“万寿宫”。1933年7月上旬,以红三军团(暂缺第六师)和第十九师组成的“东方军”一万余人出发进行入闽作战之前,在太湖坪举行了东征誓师大会。
8、乐安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距县城西边约400米处有一座小山,山间种有杉、柏、松、樟、桐、栗、竹,参差成林,景色幽静宜人。在小山山巅,矗立着一座高高的塔,把小山装点得格外庄严肃穆,这就是乐安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乐安革命烈士纪念塔兴建于1964年年初,同年8月30日竣工。整个纪念塔占地30亩,建筑面积为390平方米。纪念塔高16米,塔碑为四方柱型,四周镶嵌着汉白玉。碑体正面刻着“无上光荣”四个镏金大字,碑体的背面是朱德委员长的题字“死难烈士万岁”,碑体的东西两侧分别题有“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顶铸有一颗红星,象徵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光辉日月。

地理环境

乐安是革命老区。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起,乐安便处于革命根据地的前哨,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对发展革命武装力量,打击敌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29年,乐安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乐(安)宜(黄)崇(仁)中心县委会,领导工农大众打土豪分田地,为建立苏维埃政府而革命斗争。1930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到乐安金竹等地领导革命斗争,鼓舞了一大批乐安热血儿女走向革命。在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中,乐安独立团配合红一方面军在登仙桥战役中给予了敌人致命的打击,歼敌两个师总计万余人。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乐安的张方说、张英、曾继栋、曹作新、陈明辉等2237名乐安的优秀儿女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2003年6月,该县对纪念塔进行了全面修复。2006年5月,乐安革命烈士纪念塔被抚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遗址历史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1932年12月,国民党在结束了对鄂豫皖、湘鄂西的第四次“围剿”后,调集了近40的万兵力,分左、中、右三路,採用“分进合击”的战术,向红一方面军和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红军为夺取反“围剿”胜利,于次年1月发动了建(宁)黎(川)泰(宁)战役。此后,敌人在抚河流域集结重兵。为粉碎敌人两面夹击红一方面军的计画,红军又发动了金溪战役,取得了黄狮渡和浒湾战斗的胜利。1933年1月末,蒋介石到南昌重新部署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以陈诚的中路军为主攻部队,寻找红军主力作战。这时,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统治下的临时中央由上海迁到瑞金,并累电红一方面军总部攻占敌重兵驻防的南丰、南城,并拒绝周恩来、朱德陈述不能打南丰、南城的正确意见。2月9日,红一方面军按中央指令从黎川向南丰推进。12日,向南丰城发起总攻,在红军强攻南丰不利的情况下,周恩来、朱德当机立断,改强攻为佯攻,将主力撤出战斗,秘密西移至东韶、洛口地区隐蔽集结,待机歼敌。26日,敌52、59师分两路从乐安向广昌进发,两路中间隔着摩罗嶂大山。红军以红1、3军团和红21军为左翼队,以红5军团、红12、22军和独立5师为右翼队,在黄陂进行了大兵团伏击战,歼敌52师全部和59师大部,俘敌师长李明(后重伤毙命)、陈时骥。此后,红军主力转移到宜黄南部集结。敌军由左、中、右三路改为前后两梯队。3月20日,敌后纵队的11师进至宜黄草台冈,9师尚在东陂,两师之间隔着雷公嵊大山。红军主力又在草台冈大兵团伏击敌11师,全歼该师。两役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第四次反“围剿”中歼灭的国民党军均系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好,战斗力较强。蒋介石和陈诚非常伤心,也非常恼怒。战后蒋介石在给陈诚的手谕中写道:“唯此次损失惨凄异常,实有生以来的隐痛!”陈诚则于手谕后尾写道:“诚虽不敏,独生为羞!”
第四次反“围剿”前期战役战斗:

乐宜战役: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前期的一次战役。1932年8月8日,中革军委下达乐安、宜黄战役军事训令。15日,红一方面军总部令红1军团攻打乐安县城,红3军团进至宜黄南部截击援敌,红5军团为攻城预备队。16日拂晓,红1军团分两路包围乐安县城。6时总攻击开始,守敌第27师高树勛部紧闭城门待援,组织密集火力,封锁通向城内的5条大道。中午,前线指挥部在丁家脑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重新部署兵力。17日拂晓,红军发起总攻,于上午9时从北门攻占乐安县城,全歼敌27师1个旅。19时,红1、3军团会攻宜黄县城,困守该城的敌27师约4个团被歼大部,残部往抚州逃窜,红军追至龙骨渡地区将其大部歼灭。

第四次反“围剿”主要战役战斗
黄陂战役、登仙桥战役:
1932年12月13日,红军强攻敌有重兵固守的南丰城不克,主动从南丰撤围,以红11军佯装主力回到黎川附近活动,迷惑敌人跟进,红军主力则秘密转移到宁都东韶一带隐蔽集结,待机歼敌。
陈诚被红11军的行动迷惑,以为红军主力撤回黎川地区,中路军为寻红军主力决战,遂以第1纵队于宜黄以南地区集中,然后出广昌、宁都堵截红军归路;第2纵队由南城、南丰出康都侧击黎川、建宁;第3纵队由金溪地区南下,从正面向黎川方向进攻,企图合击红军主力于黎川、建宁地区。据此,敌第1纵队52、59师準备由乐安地区东进宜黄黄陂,由宜黄南下与第11师会合。 
红军鑒于敌第1纵队与第2、3纵队相距较远,态势孤立,且敌第52、59师由乐安向黄陂开进所必经的登仙桥以东地区山高林密,便于大兵团伏击。遂决定在乐安谷岗、登仙桥以东,宜黄河口、黄陂以西地区,选择有利地形,伏击敌第52、59师。 
26日,敌52、59师由乐安分两路向黄陂前进,由于两师之间有摩罗嶂大山相隔,联络协同较为困难,加之当时细雨浓雾,为红军在黄陂山地伏击敌军创造了有利条件。27日下午,战斗打响。红1、3军团和红21军在乐安登仙桥地区与敌第52师激战至28日上午11时,全歼该师。红5军团和红12、22军在霍源一带与敌第59师激战一天,歼该师大部。
黄陂战役歼敌近2个师,俘敌师长2人(其中1人伤重毙命)及以下官兵1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机枪百余挺,无线电台一部。红军战史上大兵团伏击战的成功先例。

旅游信息

乐安红色之旅线路:
1、南村邓小平旧居----大华山(江南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登仙桥战役旧址----金竹畲族乡毛泽东旧居、朱德讲武堂旧址
2、南昌----抚州(临川)----宜黄(黄陂、东陂大捷旧址)----乐安(毛泽东、周恩来鳌溪镇旧居、邓小平南村旧居、登仙桥战役旧址)----井冈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乐安红色遗址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