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北藕丝糖
三北藕丝糖是产自浙江慈谿的传统名点。相传,清代雍正年间,慈谿沈师桥有位叫沈永年的糕点师傅,做得一手好糕点,并不断创新,製作出了一种外形为柱状,粗细如同人的中指、长不过三寸似的糕点又似糖点的食品。折断来看,在这细细的的柱状里,意整整齐齐排列着数十个细状小孔,活似被折断的藕,后人就把这种食品称之为藕丝糖,因地处"三北",所以也叫"三北藕丝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三北藕丝糖
- 产自:慈谿
- 创立年代:清代雍正年间
- 创立者:沈永年
- 分类:糕点,糖点
- 荣誉:曾作为贡品进南朝廷
特色
三北藕丝糖,与三北豆酥糖齐名,是宁波的土特食品,清代时,
曾作为贡品进南朝廷

,充人御食。
起源
藕丝糖在柱状外面,粘有黑芝麻或白芝麻,鬆脆香甜,不粘牙齿,老幼皆宜,製作藕丝糖丝孔密布、又脆又酥,又香又甜,风味独特。
三北藕丝糖自出产以来,声名远播,很快传到京城。京都大臣尝了从慈谿老乡带去的藕丝糖后,讚不绝口,顺便敬献给了慈禧太后。此时的慈禧太后已是年老体衰,而藕丝糖一入口即酥脆而化,香甜满嘴,便连声称讚,立即责成地方官员每年向朝廷进贡,列为"御食",这样一来,三北藕丝糖的名声更大。
三北藕丝糖不只国内名声大,在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广为传扬。公元1905年,旅居日本、被尊称为全国办学三贤的爱国华侨吴锦堂先生回到故乡慈谿。他在故乡住了一段时间离开,慈谿的乡亲送给他一些慈谿特产,其中就有三北藕丝糖。他携至日本时,正逢日本天皇大寿。在送贺礼的时候,吴锦堂特地放了几盒藕丝糖。日本天皇从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糕点,便拿起一堂,众人也都齐声称好,讯息扩散到京都内外地人,不少日本商人便相继到慈谿订购,三北藕丝糖便从此名扬东瀛。
如今,三北藕丝糖,在原来基础上质量进一步提高,并随着宁波对外开放,一些旅居海外"宁波帮",纷纷到慈谿採办藕丝糖,并作为礼物送给各自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