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机电结合,掌握机械工业自动化、电力电子和计算机套用等技术,从事机械装备运行管理,机电新产品设计、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管理,以及机器人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製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学生和教师必须继续结合这些传统学科的方法和工具,才能继续发展机械电子的产品、系统和製造方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 专业代码:080307
- 一级学科:工学
- 修学年限:四年
-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解析
机械电子系统早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套用。如果没有多项技术的面向未来的技术和知识交流,那幺就不会产生安全气囊、防滑剎车系统、複印机、CD机、行驶模拟装置和自动售票机等一系列运用了机械电子技术的产品。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製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必须继续结合这些传统学科的方法和工具,才能继续发展机械电子的产品、系统和製造方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感测器、执行元件和信息处理融合在一个机械设计中,从而使用其产生的协同工作效果。电子工业、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扩大了机械电子系统的运用。机械电子不仅仅局限于机械製造某个固定的方向,它同时还受到该领域所有分支学科的影响。 1993年,波鸿套用科学大学才把机械电子作为一个专业独立出来。在此之前,机械电子只是机械工程的一个专业方向和重点课程,现在这种情况仍旧广泛存在,甚至被划分在精密仪器技术专业中。迄今为止,已经有几所综合性大学和约30所套用科学大学将其列为独立的专业学科。 机械电子的工程师必须对专业有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并且与机械製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家合作。与这些专家不同的是,机械电子的工程师应该具有通才的素质,对项目和问题有决策和协调的能力。如前所述,该专业由三个学科的内容交叉而成,课程的设定也是如此,包括了上述三个传统专业的课程。机械电子专业可细分为机械电子系统(传动和模拟技术,机器和设备,机器人技术及其运动系统,感测和执行元件技术,测量技术和图像处理等),微型,超微型机械(微系统技术,微型和精密仪器的功能组,微系统的测量技术等)和生物机械(机器人技术,生物系统,仿生执行技术,控制和设计,控制系统等)。不同大学的专业设定不一样,取决于专业的具体方向和培养重点的不同。
培养特色
教学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託光、机、电、计算机、信息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提供计算机测控系统、自动化仪表及装置、机电工程智慧型检测、光电转换与通信技术等系列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读。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开发各行业所需的测控系统及测试仪器。兼顾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以培养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套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複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该专业主要学习力学、机械学、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套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製造、运行、试验与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套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
相近专业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计製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化工製造、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农业机械装备、先进装备製造技术、PLC电气工程等。
就业方向
该专业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毕业后适合在相关设计部门、技术公司、工业企业从事研究、设计、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
相关考试
机电工程师是从事机械、电气(器)专业的套用科学研究、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新技术新工艺推广与套用、生产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及安装维修、产品质量保证监督认证、标準化及科技信息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
机电工程师职业资格共分三级:助理机电工程师、机电工程师、高级机电工程师。
申报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助理机电工程师:
1)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学生;
2)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应届毕业生并有相关实践经验者;
2、机电工程师:
1)已通过助理机电工程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力应届毕业生;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3、高级机电工程师:
1)已通过机电工程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三年以上者。
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的所在院校:
院校名称 | 学科性质 | 学科说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
北京理工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
湖南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
华中科技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
吉林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
清华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 |
西安交通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
西南交通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
燕山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
浙江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
中南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
重庆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
西北工业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
上海大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开设院校
北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五年)、北方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範大学
天津: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民航大学
河北: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衡水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
吉林: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延边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
辽宁:东北大学、瀋阳航空航天大学、瀋阳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业大学、辽宁师範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瀋阳理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水产学院、大连海事大学
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範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
上海: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範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江苏:江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範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淮海工学院、盐城工学院,宿迁学院、常州技术师範学院
江西: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师範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师範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工商大学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师範大学、安徽建筑大学
福建: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
湖北: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範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理工学院、中南民族大学、长江大学
湖南: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工学院
广东: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五邑大学
广西:广西大学、广西师範大学、广西工学院、广西民族学院
陕西: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学院
山西: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範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工业学院
河南: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範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
四川: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四川师範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气象学院、西南工学院
重庆: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业管理学院
贵州:贵州大学
云南: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
海南:海南大学
甘肃:宁夏大学、西北师範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师範大学
青海:青海大学、青海师範大学
新疆:新疆大学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