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商船学院

商船学院

商船学院隶属于中国航海教育高等学府--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成立于1995年4月,现设有航海技术系、轮机工程系、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商船学院
  • 创办时间:1995年4月
  • 类别:公立大学
  • 主要院系:航海技术专业 ,轮机工程专业,船舶电子电气专业

概况

航海科学研究所、中法联合伽利略系统与海上安全智慧型交通研究所、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海事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挪威船级社国际合作中心,学院设有院办公室、学生工作部、资料室等机构。有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轮机工程3个博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轮机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製冷与低温工程等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2个工程硕士点;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与行政管理(海洋管理)6个本科专业。其中,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同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为上海市重点学科,轮机工程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商船学院具有较完备的教学、实验和科研设施,设有11个教研室、2个教学实验中心,拥有综合船桥系统(IBS)实验室、船舶操纵模拟器、电子海图、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轮机模拟器、船舶机舱综合实验室、柴油机特性测试、製冷空调、水泵性能测试、冷藏货柜综合实验室、冷库等等具有先进水平的实验设备;拥有“天琴”、“天鹰”两艘无限航区的现代化远洋训练帆艇、两艘现代化无限航区多功能训练艇和各类航海专业技能训练所需的艇筏与配套设备。
商船学院拥有一支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50余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45人、高级工程师或高级实验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19余人、硕士学位70余人。持有海船船长证书13人、大副证书9人、轮机长证书7人、大管轮证书5人。专业实验人员2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9人。
商船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日益扩大和深入,极大促进了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均有来自IMO(世界海事组织)、美国麻省海事学院、美国圣地亚哥海事学院等不同国家的外籍专家、教师来院进行短期讲学;学院与美国麻省海事学院、丹麦哥本哈根轮机工程学院、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台湾海洋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定期互派各类专业的国际交流留学生互访、学习的稳定合作关係;DNV(挪威船级社)副总裁JoergBeiler先生、IMO海安司副司长Mahapatra先生等诸多外宾多次来访学院,并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
商船学院作为国家培养高级航海技术人才的基地,以“重素质,保质量,培养敬业精神好,外语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国际航海人才”为办学目标。自1972年以来,已有11000余名航海类专业毕业生走出校门,投身航运事业,其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国内外运输和航海科技事业的骨干力量,为我国的航运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海家的摇篮”。 商船学院现有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90余人,本科学生2000余人。学院于1980年开始实行準军管,30多年来以準军事化管理为依託和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服从命令的航海品质。不断的追求航海人才培养的高峰,打造21世纪中国新一代的航海事业。

特色专业概况

航海技术系简介
航海技术系作为国内知名的高等航海教育基地之一,培养符合的国际公约要求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国际航海人才。 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其中的大部分已成为国内运输企业和航海科技事业的骨干力量。
航海技术系现设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2个博士点;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2个硕士点,航海技术本科专业。航海技术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及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为上海市重点学科。航海技术系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如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综合船桥系统(IBS)模拟器、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等。为确保教学质量,全系的教学管理按国家海事局和挪威船级社认证通过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在航海仿真、港航安全论证、智慧型船舶等领域保持着活跃的研究活动,具有较高的水平。
航海技术系的老师除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外,还承担了船长、大副、三副、GMDSS证书考证培训班的教学和评估任务,超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训练,高级消防训练和基本安全训练等,为高级航海人员技术水平的再提高创造了条件。
航海技术系在校学生实行準军事化管理,毕业生主要从事海洋船舶驾驶工作,也可从事航运管理、海事管理、船舶保险、船舶检验、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教研室设定:
航海教研室、船艺教研室、通信导航教研室、船舶管理教研室、航海模拟器教研室、海洋管理教研室(拟建)
系行政领导:
系主任:胡勤友临港校区商船学院楼C408室
系副主任:伍生春 临港校区商船学院楼A303室
主要专业介绍
航海技术专业 (交通运输类 理工 四年)
本专业培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海员教育和培训标準,具备驾驶和管理海洋船舶能力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掌握驾驶船舶和管理船舶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并能熟练地套用英语和计算机从事航运业务有关的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实行準军事化管理。主要课程:航海学、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操纵、船舶避碰、货运技术、航海仪器、远洋运输业务、海运法规、船舶运输安全学、船舶通信及GMDSS系统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海洋船舶驾驶工作,也可从事航运管理、海事监督、船舶保险、船舶检验、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轮机工程系概况
轮机工程系是国内知名的高等航海教育基地之一,培养符合国际公约要求,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国际航海人才。同时积极拓展专业面,大力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国内、外运输与生产企业及航海科技领域的骨干力量。
轮机工程系现有轮机工程博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轮机工程及製冷与低温工程等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2002年起开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硕士班。轮机工程系现设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与能源工程及自动化等4个本科专业。轮机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和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轮机工程系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如轮机模拟器、船舶机舱综合实验室、柴油机特性测试、製冷空调、水泵性能测试、冷藏货柜综合实验室、冷库等。为确保教学质量,轮机工程系的教学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海事局和挪威船级社认证通过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在本学科的多个研究方向上保持较高的科研水平,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轮机工程系的教师除完成研究生、本、专科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外,还承担了轮机长、大管轮和三管轮考证班的培训教学和评估任务。
轮机工程系在校学生实行準军事化管理,毕业生主要从事海洋船舶轮机管理、船舶电子与电气设备管理、机务监督、航运管理、海事管理、船舶保险、船舶检验、製冷与空调设计与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教研室设定:
主机教研室、辅机教研室、轮机模拟器教研室、热能与动力工程教研室、轮机自动化教研室
系行政领导:
系主任:孙永明 临港校区商船学院楼G311室
系副主任:曾向明 临港校区商船学院楼G238室
主要专业介绍
轮机工程专业 (交通运输类 理工 四年)
本专业培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海员教育和培训标準,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轮机、电气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套用能力,并能实际操作和管理现代化海洋船舶机电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实行準军事化管理。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机械设计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船舶电气设备、轮机自动化、轮机维修技术、海洋船舶防污染技术、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和船舶管理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海洋船舶轮机管理,也可从事石油钻井平台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工作以及交通运输部门担任船舶机务管理、海事监督、船舶检验、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船舶电子电气专业 (交通运输类 理工 四年)
本专业培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海员教育和培训标準,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船舶电子、电气设备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套用能力,并能实际操作和管理现代化海洋船舶电子、电气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实行準军事化管理。主要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通信原理、船舶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船舶电站、轮机自动化、网路与计算机通信、航海仪器、GMDSS系统与设备、电子海图信息显示与信息系统、可程式控制器原理与套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海洋船舶电子、电气设备管理,也可从事石油钻井平台的电子、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工作以及交通运输部门担任船舶机务管理、海事监督、船舶检验、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动力类 理工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及外语和计算机套用能力,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製冷与空调技术领域内的设计製造、科研开发、套用研究、运行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工程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製冷原理和设备、空气调节技术、泵与风机、冷藏货柜及冷藏运输、製冷空调自动控制、液化天然气船及液化气体贮运、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工测试技术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在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和机械电子等行业主要从事製冷与空调技术方面的设计、研究、科研开发、试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教学工作。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能源动力类理工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及外语和计算机套用能力,掌握能源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能源系统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研究、设计、製造、科技开发、设备综合运行管理和生产组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工程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太阳能技术、风能技术、能源低碳技术、动力工程、製冷空调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核能技术、能源工程与管理、热力过程自动控制、能源工程测试技术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在工业、交通运输、商业等行业主要从事能源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科研开发、试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教学工作。师资力量

主要研究机构

1.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Simulation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主 任:肖英杰
2.航海科学研究所
主 任:肖英杰
3.中法联合伽利略系统与海上安全智慧型交通研究所
Sino-French Join Research Institute “Galileo & Maritime ITS for Safe Seas”
主 任:施朝健
4.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International Maritime Research Center
主 任:施朝健
5.上海海事大学—挪威船级社国际合作中心
SMU-DNV International Coorperation Center
主 任:施朝健
6.船舶控制工程研究所
所 长:黄学武

委员会委员

商船学院工会委员会委员
商船学院第五届工会委员会共7人,具体分工如下:
主 席:伍生春 副主席:顾彩香 文体委员: 曹慧娜 顾维国
生活委员: 谈建军 宣传委员: 阚安康 女工委员: 朱雯瑾
工会小组长11人:
金国柱 (航海教研室) 杨志龙 (船艺教研室) 杨丹萍 (通导教研室)
顾维国 (船管教研室) 谈建军 (航模教研室) 楼海军 (主机教研室)
郑学林 (辅机教研室) 曹 丹 (热能教研室) 郭慧茹 (轮模教研室)
杨胜飞 (轮自教研室) 周嘉煜 (学工部&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地点:商船学院楼G楼
岗位
行政人员
办公地点
办公室副主任
曹慧娜
G239室
质量管理行政秘书
黄星
G239室
教学主管轮机系教学秘书
陈引娟
G227室
航海系教学秘书
杨其名
G225室
实习秘书
陈美华龚慧佳
G225室G239室
科研秘书研究生秘书
赵一青
G227室

学生工作部

姓名
职务
分管工作
办公地点
张国荣
党总支副书记
学生工作负责人
商船G楼328室
刘全生
準军事化管理办公室主任
準军事化管理
商船G楼330室
董超群
分团委书记/2011级轮机、船电专业辅导员
分团委、学生素质教育
商船G楼330室
卢三平
2008级航海专业辅导员
商船G楼339室
周嘉煜
2008级轮机、船电专业辅导员
商船G楼339室
王晓明
2008级航海专业辅导员
商船G楼339室
周会军
2009级总负责
外事工作、英语角
商船G楼332室
江小林
2009级航海专业辅导员
形势与政策教育
商船G楼332室
林 志
2009级轮机、船电专业辅导员
资助工作
商船G楼332室
闫增岗
2010级航海专业辅导员
学籍管理、社区管理
商船G楼339室
朱雯瑾
2010级航海专业辅导员
航海女生
商船G楼332室
任胜超
2010级轮机、船电专业辅导员
贷款工作
商船G楼339室
王 亮
2010级轮机、船电专业辅导员
就业工作、职业发展教育
商船G楼339室
钱继成
2011级航海专业辅导员
商船G楼333室
房 玲
2011级航海专业辅导员
党建、心理健康教育
商船G楼326室
丘 烨
2011级轮机、船电专业辅导员
商船G楼333室
黄 晔
热能、能源全体学生辅导员
科技创新、社区管理
商船G楼332室
刘海峰
研究生辅导员
学风建设
商船G楼339室
孙其胜
準军事化管理教官(航海)
仪仗队、旗语队
商船G楼339室
陈 斌
準军事化管理教官(轮机)
社区管理、鼓乐队
商船G楼339室

机构一览表

主要机构一览表
商船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商船学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