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东北林大、NEFU”,是黑龙江省一所以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科性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入选“2011计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111计画”,“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三方共建高校。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85年8月,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3月,由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协定、2012年3月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协定,合作共建东北林业大学。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校园占地136公顷,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3.3万公顷;设有研究生院、18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3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种类32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教职员工25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2.3万余人。
基本介绍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5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 -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8个 -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学校官网:https://www.nefu.edu.cn
- 中文名:东北林业大学
- 外文名: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 简称:东北林大
- 创办时间:1952年10月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林业类
- 属性:全国重点大学
省部共建高校
211工程(2005年入选)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年入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2011年入选)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2014年入选)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 - 现任领导:现任书记:张志坤
现任校长:李斌 - 专职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 本科专业:63个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
科研工作站1个 -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3个
二级学科11个 - 院系设定:18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
- 校训:学参天地,德合自然
- 校歌:《前进,东北林业大学》
- 校庆日:7月10日
-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
- 院校代码:10225
- 知名校友:万钢、张毅、高岩等
历史沿革
- 东北林学院
1952年10月,东北人民政府公布成立东北林学院的决定,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成立,同时将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森林科併入,暂与东北农学院合署。
东北林业大学

1956年5月1日,教育部、林业部联合通知,决定东北林学院独立建校,并划归林业部主管。
1958年2月,建立凉水林场。10月,带岭分院正式成立。
1962年,东北林学院(大专部)併入牡丹江林业学校(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1964年,经林业部批准,吉林林业工程学院(部分)併入东北林学院。
1968年10月,各系师生上山搞"政治野营",迁往带岭林区,林学系去美溪、大丰林业局,採运系去凉水林场,水利系去南岔林业局,机械系去翠兰林业局,道路去友好、双子河林业局参加劳动。同时併入带岭林业干部学院,领导关係下放给黑龙江省。
1970年,大批教师和干部下乡插队,连续7年没有正式招生。
1973年6月,在农林部的建议下,省决定东北林学院迁回哈尔滨办学。同年7月10日,迁回哈尔滨原址。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 东北林业大学
1985年8月,林业部林教字335号文批准该校改为东北林业大学。
1992年2月,经林业部批准该校原林业工程勘察设计所更名为东林大工程勘察设计院。
1996年11月,林业部批准了该校“211工程”部门预审。
2005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东北林业大学。
2011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10月,学校入选国家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高校。
2012年3月,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东北林业大学。
2014年10月,学校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项目试点高校。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东北林业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定
截至2019年4月,学校设有18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3个本科专业。
学院 | 专业 |
---|---|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 林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森林保护、地理信息科学、生态学 |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医学、动物科学 |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 园林、环境设计、风景园林 |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 | 数学与套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套用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轻化工程、产品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 |
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工业设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套用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 |
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 | 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森林工程、工业工程、包装工程、物流工程 |
东北林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体工程 |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行销、农林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俄语 |
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 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广告学、社会工作 |
东林设立奥林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化学 |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5人,“万人计画”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入选者3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4人;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範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李坚
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祖元刚、王政权、杨传平、胡海清
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马建章、杨传平
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肖向红、马建章、宋冶、严善春、杨传平、郭明辉、邹红菲、张伟、吕洁华、岳桦、程瑞香、玉龙、迟德富
年份 | 团队名称 | 省级 | 国家级 |
---|---|---|---|
2007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 √ | √ |
林木遗传育种学教学团队(林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 | √ | ||
木材科学与工程核心繫列课程教学团队 | √ | √ | |
2008 | 森林保护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 | |
森工技术与装备教学团队 | √ |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林学、森林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园林、森林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和生物技术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改革试点项目(拔尖创新型):林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林产化工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林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森林工程实验教学示範中心、野生动物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森林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野生动物虚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範中心、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园林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动物生理学》《保护生物学》《木材学》《资源昆虫学》《毛皮学》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室内花卉与装饰》《木材与人类生活》《森林与人类》《走进毛髮世界》《动物与中国文化》
获奖年份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所属单位 |
---|---|---|---|
2009 | 资源昆虫学 | 严善春 | 林学院 |
2008 | 毛皮学 | 张伟 | 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
2007 | 保护生物学 | 迟德富 | 生命科学学院 |
2006 | 林木育种学 | 杨传平 | 林学院 |
2005 | 动物生理学 | 肖向红 | 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
2005 | 木材学 | 刘一星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04 | 野生动物管理学 | 马建章 | 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种类32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林业工程、生物学、机械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风景园林学、交通运输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谘询设计研究院
-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林业工程、林学
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和林产品加工产业
类别 | 学科名称 |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林学 |
林业工程 | |
生态学 |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植物学 |
森林工程 | |
木材科学与技术 | |
林木遗传育种 | |
森林保护学 | |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 |
国家重点涵盖学科 |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
林木遗传育种 | |
森林培育 | |
森林保护学 | |
森林经理学 | |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类别 | 二级学科名称 |
---|---|
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 | 林学 |
林业工程 | |
生物学 | |
生态学 | |
风景园林学 | |
农林经济管理 | |
省重点学科 | 机械工程 |
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生药学 |
- 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农林经济管理、林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套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统计学、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体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
- 学科评估
2017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学科评估结果为:
学科名称 | 评价等级 | 学科名称 | 评价等级 |
---|---|---|---|
林业工程 | A+ | 生态学 | B |
林学 | B+ | 机械工程 | C+ |
风景园林学 | B+ | 交通运输工程 | C+ |
农林经济管理 | B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C+ |
生物学 | B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C- |
学校荣誉
截至2018年3月,学校连续15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至今连续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11年、2014年和2017年连续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三育人”先进集体、全国模範职工之家、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绿化模範单位、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18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新建)、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1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林业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省生物质能技术中试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级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2个省级智库、另有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国家林业局木工机械检测站等60个研究检测机构。
国家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森林植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东北盐硷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林业生物製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木材科学与工程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东北森林资源培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红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红松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乡土树种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生动物保护及利用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黑龙江漠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国家林业局)、黑龙江三江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国家林业局)、黑龙江凉水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国家林业局)
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木质资源材料科学与技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阻燃材料製备与分子设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油田工业区生态恢复与治理研究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林业智慧型装备黑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3月,“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780多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31项、部省级奖励260项(其中一等奖31项),获得授权专利1600余件。
获奖时间 | 成果名称 | 奖励类别 |
---|---|---|
2012 | 木塑複合材料挤出成型製造技术及套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2 | 超低甲醛释放农林剩余物人造板製造关键技术与套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完成单位) |
2012 | 天然林保护与生态恢复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完成单位) |
2013 |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技术体系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单位) |
2006 | 茄尼醇高效提取纯化生产新工艺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2008 | 北方防护林经营理论、技术与套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单位) |
2010 | 我国北方几种典型退化森林的恢复技术研究与示範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单位) |
2010 | 落叶松现代遗传改良与定向培育技术体系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单位) |
2001 | 白桦强化育种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2 | 新型磷氮硼複合木材阻燃剂的合成方法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2004 | 白桦良种选育技术的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4 | 喜树硷衍生物高效提取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3 | 中国森林生态网路体系建设研究、示範与套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单位) |
2004 | 松嫩-三江平原中低产田治理和区域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与示範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完成单位) |
2000 | 杨树介壳虫等干部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96 | 提高红松更新和培育质量的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97 | 农田防护林最佳化及现有防护林改造的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92 | 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93 | 半乾旱风沙草原区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及立地类型划分、评价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95 | 三江平原区域综合治理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93 | DN-6号刨花板用低毒脲醛树脂胶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92 | 天然次生林配套改造技术的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94 | 工艺木片堆贮过程中的热式迁移特性和数值分析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95 | 水曲柳、黄凤梨、胡桃楸、紫椴人工营造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92 | 杨树肿茎溃疡病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92 | 防畜护树剂 | 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
1992 | LJ-1沥青乳化剂 | 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
1987 | 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
1988 | “三北”防护林地区自然资源与综合农业区划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底,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361.8万册(含院系资料室和各个分馆),其中纸版图书232.8万册,电子图书129万册,中外文数字资源122个。形成了以林业为特色,侧重森林植物、森林生态、森林工程、森林保护、生物科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木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农、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学科内容齐全、文献类型丰富的资源体系,是中国国内林业文献信息收藏最完整的图书馆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出版物指定收藏馆,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林业智慧财产权信息中心。
- 博物馆藏
截至2018年7月,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展区有化石标本、腊叶植物标本、动物标本、昆虫标本、岩石标本、文物标本等珍贵实物近3000件,包括1亿5千万年以上的硅化木、古鱼化石和华南虎标本等。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毛皮标本室以木头本色为装饰,与毛皮相互映衬,有150多种珍稀濒危动物的1700多件毛皮标本,囊括了所有中国产的珍贵毛皮,包括猫科、灵猫科、鼬科、犬科的所有物种。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等罕见标本。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

- 学术期刊
《林业研究》(英文版)(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在被18个国际文献资料库(BIOSIS、ChemicalAbstract、AbstractJournal of VINITI等)收录的基础上,《林业研究》(英文版)自2013年第1期起,被评价性资料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Search)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Science Edition所收录。
《森林工程》主要反映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森工产品加工与利用、森工企业管理、森工技术、森林工程机械设备、森工土木建筑等方面的科技成果、科技动态、林业建设方针政策、生产管理与技术经验、学术研究、技术革新与技术引进等内容。
《植物研究》由中国植物学界专家周以良担任主编,是中国植物界创刊最早的期刊之一,为植物学研究科研成果展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野生动物》是中国唯一一份关于野生动物科普宣传与保护管理相结合、以科普宣传为主的国家级杂誌。
《中国林业经济》是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全国性林业经济管理方面的杂誌。
《绿色财会》杂誌由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和东北林业大学主办,是全国性财会专业指导性刊物,1986年创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是中国首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中国国内外几十种重要文摘杂誌和资料库收录。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係。学校每年有近200位来自欧美和亚洲已开发国家与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和访问考察;每年派出120多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和科研合作;学校与美国、法国、芬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学生交流项目,选派学生通过国家公派渠道赴国(境)外攻读学位。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徽

学校的校标为绿色中英文校名与绿色F型图案的组合,F代表林木的英文缩写,绿色洋溢生机活力,代表学校的林业特色。
- 校旗

绿色旗面与白色森林、地球和书本的组合。
精神文化
- 校训
学参天地,德合自然
- 东林精神
团结拼搏,自我激励,发挥优势,争创一流
- 校庆日
学校确定每年的7月10日为校庆日。
- 校歌
《前进,东北林业大学》 作词:董林仁,作曲:姚明 前进,前进,东北林业大学。 前进,前进,一路猛进,一路高歌。 悠悠黑土我们开拓,茫茫林海我们拼搏; 朗朗校园我们奋发,无悔追求我们探索; 森林茂盛我们茂盛,大自然欢乐我们欢乐; 前进、前进,东北林业大学, 一路猛进,一路高歌。 拳拳心海荡起绿波,树木树人留给山河; 燃烧真情结下硕果,争创一流报效祖国; 事业神圣我们神圣,星辰执着我们执着; 前进、前进,东北林业大学, 一路猛进,一路高歌。 小树老树那就是我,我和大地连着脉搏; 我们未来前程广阔,新的世纪气势磅礴; 生活美好我们美好,太阳蓬勃我们蓬勃; 前进、前进,东北林业大学; 一路猛进、一路高歌。 一路高歌、一路高歌、一路高歌。 |
现任领导
职务 | 名单 |
---|---|
党委书记 | 张志坤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李斌 |
党委副书记 | 陈文慧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蔺海波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李顺龙、周宏力 |
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 伍海泉 |
杰出校友
姓名 | 简介 |
---|---|
张毅 |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万钢 |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 |
王大伟 |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督察长(兼) |
肖兴威 |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驻国家知识产权局纪检组长、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 |
李春生 | 曾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
李明 | 曾任中共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委员会副书记、纪委书记 |
夏杰 | 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
高环 | 黑龙江省伊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葛剑平 |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十一届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
王凤友 | 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
王志学 | 曾任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副部级) |
王凤春 | 七台河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
钟志林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政协地工委主任 |
张凤喜 |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
杨敏 | 鸡西大学副校长,鸡西市政协副主席,民盟鸡西市委主委,民盟第九届黑龙江省委员会委员 |
彭顺喜 | 湖南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
孙亚强 | 吉林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
姓名 | 简介 |
---|---|
海阳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娱乐广播总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副总监 |
沈南 | 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影视演员 |
姓名 | 简介 |
---|---|
傅德志 |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种子植物分类研究组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马建章 | 中国野生动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李坚 |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东北林业大学校长 |
王洪学 | 国家“千人计画”专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美国化学会会士 |
李俊生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盛军 |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云南农业大学校长 |
张传辉 | 塔里木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
盛连喜 | 国家湿地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实验室主任 |
刘德权 |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 |
徐文铎 | 曾任中国科学院瀋阳套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生态学博士生导师 |
崔国发 | 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秘书长,全国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 |
周国逸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定位研究站站长 |
苗秀杰 | 辽宁师範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
姓名 | 简介 |
---|---|
胡立江 | 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央中组部“国家千人计画”入选者 |
刘浩然 | 哈尔滨小红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晏然财务谘询有限公司、创客咖啡董事长 |
杨代平 | 上海禹司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
仇笑 | 现任深圳该亚时尚传播集团总裁、东北林业大学深圳校友会会长 |
陈贵 | 京WORK-北京码头CEO |
徐祥 | 牡丹江恆丰纸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牡丹江恆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顾凤玲 | 瀋阳恒基园林景观设计公司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