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南京农业大学的二级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中国农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源地之一。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金陵大学农经系和国立中央大学农经系,1952年合併组成南京农学院农经系,1989年3月经农业部批准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与贸易学院,1994年4月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04年9月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截至2019年5月,学院有教职员工81名,其中专任教师66人,在校本科生1082人,博士研究生90人;有3个系,5个本科专业;学院已具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个。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创办时间:1921年
  • 类别:二级学院
  • 主管部门:南京农业大学
  • 现任领导:姜海(党委书记)
    朱晶(院长)
  • 本科专业:本科专业5个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
  •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
  • 院系设定:农业经济学系、管理学系、经济贸易系
  •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

历史沿革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金陵大学农经系和中央大学农经系。
1921年金陵大学农学院首创农业经济组。
1925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成立农业经济学系。首任系主任卜凯(John Lossing Buck)教授。
1929年中央大学农学院曾设立农政科。
1936年金陵大学农业经济学部招收二年制研究生。
1939年中央大学农学院于农艺系内设农业经济组。
1942年农业经济组扩建为农业经济学系。以后两系都有较大发展,尤其是金大农经系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知名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大学改名南京大学。
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农学院与金陵大学农学院合併,成立南京农学院,农经係为其下设的主要系科之一。
1954年南京农学院农经系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文革”期间,农经系深受其害,本科教学被迫停止,举办过一些短训班和“社来社去”班。
1977年恢复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80年农业经济学科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并开始招收农经干部专修生。
1985年农业经济学科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增设了农村金融专业、农业对外贸易专业和国际农业专门化专业。
1986年经农业部批准成立农业经济研究所。
1989年农业经济与贸易学院成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4年更名为经济与贸易学院。
1998年设立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后流动站。
2000年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学科点经重新评审,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3年在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中,设立农村金融、农村发展两个博士点, 2004年开始招生。
2004年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食品与农业经济研究中心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5月,学院有3个系,5个本科专业。
系:农业经济学系、管理学系、经济贸易系
本科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行销、电子商务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5月,学院已具有2个学科门类,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个。有6个博士招生专业,6个硕士招生专业。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优势学科1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
学科门类: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覆盖经济学和管理学
博士后流动站:农林经济管理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林经济管理和套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
博士招生专业: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发展、农村金融、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等;
硕士招生专业:农业经济管理、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旅游管理等
专业学位硕士点:工商管理硕士(MBA)、国际商务硕士(MIB)、农业硕士(农业管理领域)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业经济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
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农林经济管理
江苏省优势学科:农林经济管理
江苏省重点学科:农村发展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获评A+。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5月,学院有教职员工81名,其中专任教师66人,教授29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47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78%,50岁以下占70%,拥有博士学位占88%,其中海外博士学位占30%。队伍中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国家万人计画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国家万人计画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人、江苏省十大社科名家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0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1人、农业部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南京农业大学“钟山特聘教授”1人、“钟山首席教授”1人、“钟山教学名师”1人、“钟山学术新秀”11人。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徐志刚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徐志刚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5月,学院5个本科专业先后入选国家或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序列。
国家或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序列: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行销、电子商务
  •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5月,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先后有3篇博士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篇博士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提名论文”;近五年,学生团队荣获包括“IFAMA国际案例竞赛金奖”、“全国大学生创业计画大赛金奖”等在内的国际性、全国性、省部级重要赛事奖励160余项。

办学成果

科研平台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3个研究所,6个研究中心。
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海峡两岸农业经济研究所、财政经融研究所
研究中心:国际食品与农业经济研究中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农业园区研究中心、中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区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5月,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级、部省级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60余项。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00余篇,其中SSCI/SCI论文106篇、中文权威期刊论文13篇,出版学术着作30多部,研究成果获得中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20多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5月,学院坚持两年主办一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至今已成功举办18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密西根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着名高校合作,选派学生访学或攻读学位;聘请了大批知名学者担任讲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来校学术交流或讲学;先后派出10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合作研究或攻读学位;与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福特基金会等10多个国际学术机构及组织,与美国康乃尔大学、衣阿华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吉森大学、日本京都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南格里奥大学等建立了合作交流关係,同时还与台湾大学、中兴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关係。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书记
姜海
院长
朱晶
副书记
宋俊峰
副院长
林光华、易福金、耿献辉

地图信息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