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源于1952年东北林业学院建院时设立的政治教育教研室,1956年改为马列主义教研室。经林业部批准,1985年1月5日,马列主义教研室更名为社会科学部。1989年,社会科学部更名为社会科学系。1997年8月27日,社会科学系更名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当时,这是全国林业高等院校中第一个社科学院。2010年4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又更名为文法学院。学院现任院长王跃先教授,分党委书记高春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东北林业大学学院
  • 创办时间:1952
  • 主要院系: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 主要成就:师资强大

概况

1985年,学院只设立两个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和法学专业(专科)。1994年,法学专业由专科升为本科。同时增设文秘专业(专科)。1998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调整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经教育部批准,2002年增设广告学专业(本科),2003年增设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院现有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广告学、社会工作等4个本科专业。
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1998年,学院获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学院又获得全国农林院校第一个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涵盖了10个法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我院已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三个硕士点招生。
在人文学院时期,“两课”建设在黑龙江省名列前茅。1996年,在黑龙江省第一次“两课”评估中获得“两课”双优成绩;1998年,在全省对“两课”复检中再获优秀;2000年,在全省第二次“两课”评估中又获优秀。在“厚德、人本、求是、致公”院训的指导下,文法学院全体教师治学严谨,育人为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多位教师荣获国家及省部级荣誉奖励,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百名优秀两课教师”1人。学院教师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着、教材近百部。
学院有18个教研室, 下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研究中心、法学多功能实验室、广告学多功能实验室、政治学与社会学多功能实验室(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团体社会工作实训室、微机室)、广告影视实训室、模拟法庭、林大人文律师事务所以及东北林业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研究中心是黑龙江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院始终重视专业建设,法学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行政法学》是全省精品课。广告学专业是中国广告协会设立的黑龙江省广告人才培养基地,2010年获得全省公益广告先进单位称号。
从1984年到2011年共招收学生5232人(其中研究生326人),已毕业4029人(其中研究生225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900余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01人。
学院注重加强同社会各方面的学术联繫,积极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2003年和2005年先后承办了中国民商法学年会论坛和中国环境法学高层论坛。2010年8月,成功承办了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会年会,接待了国内知名的环境法专家150余人。同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係,双方多次互访、讲学,合作不断深入。我院是黑龙江省法学会、政治学会、广告协会副理事长(副会长)单位。我院教师有多人担任中国环境资源法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等学术机构的常务理事或理事。

学院师资

全院有教职工8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1人,讲师38人,助教3人,其他人员8人。教师中博士14人,在读博士1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了96%。

学术成果

建院以来,该院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术研究也硕果纍纍。在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12篇,出版专着18部,主编或参编各类教材86部。在黑龙江省历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中,该院张仲伦等教授撰写的《生态社会学引论》和谷丽娟教授撰写的《冯玉祥传》获专着类二等奖;刘国成教授、晁连成教授、张仲伦教授等联合撰写的《生物圈与人类社会》获专着类二等奖。该院“两课”建设在黑龙江省名列前茅。1996年在黑龙江省第一次“两课”评估中该院获得“两课”双优成绩;1998年在全省对“两课”复检中再获优秀;2000年在全省第二次“两课”评估中蝉联优秀殊荣。晁连成教授被评为全国“两课”百名优秀教师。该院教师承担的在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以及横向课题共12项。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