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苏联-俄罗斯太空飞行器地面测控系统发展史

苏联-俄罗斯太空飞行器地面测控系统发展史

苏联-俄罗斯太空飞行器地面测控系统发展史

《苏联-俄罗斯太空飞行器地面测控系统发展史》是201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Е.П. МОЛОТОВ。

基本介绍

  • 书名:苏联-俄罗斯太空飞行器地面测控系统发展史
  • 作者:[俄]Е.П. МОЛОТОВ(Е.П.莫洛托夫)着
  • 译者:王海波 译
  • ISBN:9787302416906
  • 定价:59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8.01

图书简介

本书是俄罗斯国有集体企业“俄罗斯航天仪表研究所”出版的系列着作之一
本书介绍了该研究所从1961年至2000年研製的一系列太空飞行器地面无线电测控系统和航天系统。这一时期,该研究所在无线电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工艺流程技术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因此有条件建立一系列大规模的太空飞行器系统和地面系统。当时建立的深空通信系统可以在月球探测时对几十万千米的探测器进行高精度测控,也可以在行星探测时对亿万千米处的探测器进行控制,并且建立了一系列高效天线,包括甚低噪声接收机、口径为70m的大天线,可以在执行航天任务时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科学信息。

前言

通过这些系统,利用自主太空飞行器对月球进行探测,获得了首批月球表面的全景图像及月球背面的照片;利用月球车对月球大部分区域进行了研究,获取了月球土壤;同时对金星和火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测,获得了关于金星和火星大气及其表面的科学数据,其中包括首批金星表面的全景图像,利用无线电成像获取了大部分图像,通过探测气球研究了金星的大气环境,同时对哈雷彗星也进行了探测。
大量前沿的包括国际性的天体物理研究,是通过发射到地球大椭圆轨道上的科学探测器“预报”、“仿天器”、“石榴”、“Interbor”来进行的。
这些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毫无疑问是科学和航天技术上的重要成就。
藉助于几代星载和地面系统,成功对“联盟号”飞船、“暴风雪”号太空梭以及“礼炮号”、“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了可靠的测控,目前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部分也由这些系统进行测控。
由俄罗斯航天仪表研究所部分参与研製的GLONASS和“球面”航天系统过去和现在一直在执行国家战略非常重要的全球导航和大地测量任务。
由俄罗斯航天仪表研究所牵头建立的COSPAS系统,救援了众多的海陆空失事人员。
这些工作的完成得益于研究所与合作单位几代工作人员的忘我和精益求精的工作,其中,飞弹航天系统研究人员功不可没。
在奉献给读者的本书中,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太空飞行器地面无线电测控系统研製人员的丰富经验。
作者莫洛托夫·耶夫盖尼·帕夫洛维奇博士为俄罗斯柴奥果夫斯基航天科学院院士,是信息传输和控制方面的专家,直接参与了深空和近太空测控系统的设计、研製和使用工作。
本书对新型太空飞行器测控系统研製人员和高等院校无线电技术专业、无线电信息传输与控制系统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大学生都是有益的。

目录

第1章太空飞行器的测控组织
1.1航天系统的任务
1.1.1航天系统
1.1.2地面系统
1.1.3航天系统的建立流程
1.2太空飞行器测控
1.2.1太空飞行器自主控制系统
1.2.2地面设备对太空飞行器的测控
1.2.3太空飞行器坐标的测量
1.2.4太空飞行器测控的弹道任务
1.3地面测控综合体
1.3.1地面测控系统
1.3.2跟蹤站
1.3.3飞控中心
1.3.4弹道中心
第2章自主太空飞行器和载人太空飞行器的控制
2.1自主太空飞行器的地面测控网
2.1.1自主太空飞行器的测控
2.1.2自主太空飞行器的地面测控系统
2.1.3自主太空飞行器控制的组织实施
2.2载人太空飞行器地面测控网
2.2.1载人太空飞行器地面测控设备的特点
2.2.2载人太空飞行器地面测控系统
2.2.3测控系统“量子П”
2.2.4“量子Ц”系统
2.2.5地面中继站“量子P”
2.2.6载人太空飞行器星载和地面无线电测控系统的发展
第3章探月太空飞行器地面测控系统
3.1E1计画
3.2E2计画
3.3E6计画
3.4载人探月计画
3.4.1L1计画
3.4.2L3任务
3.5E8和E8/5计画
3.5.1E8计画
3.5.2E8/5计画
第4章深空探测地面测控系统
4.1深空探测器无线电控制系统的特点
4.2深空探测器地面测控系统
4.3“量子D”深空探测器测控系统
4.3.1深空探测器测控系统的特点
4.3.2深空探测器地面测控系统的结构图
4.3.3信号处理系统
4.3.4遥测系统
4.3.5指令信息形成和输出系统
4.3.6轨道测量系统
4.3.7利用甚长基线无线电干涉仪进行飞行导航
4.3.8深空探测器测控站控制
4.3.9俄美深空探测网技术特性比较
4.4深空探测器“木星”的未来地面测控系统
4.5深空探测器的测控
4.5.1深空探测器飞行的组织
4.5.2深空探测器的控制
4.5.3典型通信圈次
4.5.4俄罗斯和美国探测器控制方法的比较
第5章深空中的宇宙研究
5.1直接法进行宇宙研究
5.1.1深空研究中深空探测器测控站的作用
5.1.2使用深空探测器探测金星
5.1.3使用深空探测器探测火星
5.1.4在地球拉长椭圆轨道上开展太空研究
5.2远程法进行宇宙研究
5.2.1利用无线电透射法进行无线电天文研究
5.2.2雷达研究星际雷达
5.2.3利用都卜勒方法进行的研究
5.2.4使用无线电甚长基线干涉法进行研究
第6章航天系统
6.1“球面”大地测量系统
6.1.1“球面”系统的功能
6.1.2地面接收站
6.2全球卫星搜寻系统COSPASSARSAT
6.2.1COSPASSARSAT系统的结果
6.2.2无线电事故信标
6.2.3COSPAS系统的建立原理
6.2.4COSPAS地面系统
6.2.5COSPAS和SARSAT系统的工作成果
6.3无线电导航系统
6.3.1低轨卫星系统“帆”
6.3.2高轨卫星系统GLONASS
第7章测控通信链路中抗干扰编码的使用
7.1航天通信链路中的编码方法
7.2使用编码提高无线链路的能量电平
7.3纠错编码的套用
7.3.1格雷码的实现
7.3.2(384,288)卷积码的实现
7.3.3(48,32)里德所罗门码的实现
7.3.4COSPAS系统的BCH解码器
7.3.5非线性NR码
7.3.6(248,128)RS码的实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苏联-俄罗斯太空飞行器地面测控系统发展史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