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父母决定孩子一生的对话法
《优秀父母决定孩子一生的对话法》是申宜真09年的作品,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详细介绍了怎幺样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是当代父母应该阅读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优秀父母决定孩子一生的对话法
- 作者:申宜真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6-1
图书信息
书 名: 优秀父母决定孩子一生的对话法
作 者:申宜真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501969364
开本: 16开
定价: 22.00元
内容简介
与子女维持“像朋友一样的关係”的首要条件是什幺?彼此尊重和亲密的对话是建立平等关係的关键。
请父母们彻底摆脱我们所作所为都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的偏见。
父母必须牢记的对话法则:“理解的对话和传递价值的对话以80:20去进行吧!”
你想成为什幺样的父母
99%的父母最容易产生3种偏见
对话存在障碍的5种父母类型
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
如今再也没有“严父慈母”的说法
抛弃瞬间改变孩子的想法
从对话中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素质
编辑推荐
“对话法”——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与新一代家长的生活观价值观相呼应。作者认为,孩子出了问题,99%的原因是出在父母身上,因此只有改变父母才能改变孩子。书中提出了必须掌握的十种对话技巧,并说明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不同对话法。
作者以自己与两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以及她所接触的儿童病例为实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斥巨资打造的家教精品 ——“金牌父母” 系列丛书,共四册:《不必牺牲自己也可以教出幸福的孩子》、《优秀父母决定孩子一生的对话法》、《10岁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小学生妈妈们的第一本教科书》。作为给80后年轻父母的最好礼物,丛书精选当今韩国图书销量排行中最领先的亲子教育书。丛书特色如下:
1、丛书作者为韩国当下最受欢迎的亲子教育专家:近两年在亚洲人气飙升、被誉为“韩国第一母亲”的儿童教育专家申宜真,韩国前教育部长、首尔大学教育专家文龙鳞,以及文龙鳞教授鼎力推荐的教育职业作家李承玟,告诉您让孩子健康并幸福成长的秘诀。
2、全书文字风格亲切自然,用散文式的语言与您交流亲子教育的体会和心得,大量实例贴合现实生活,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儿童教育的最佳方法。
3、书中包含了现代新式的教育理念,同时又沿承了传统的东方儒家文化,教育观念贴合现代生活,适合当下伴随哈韩潮成长起来的80后父母潜心阅读,从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育儿方式。
作者简介
申宜真是广受好评的韩国优秀儿童教育专家,现任韩国延世大学小儿精神科教授、新村Severance医院小儿精神科专门谘询。11年的小儿精神科诊疗经验,让她获得“最了解学龄儿童成长的小儿精神科教授”的美誉。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申宜真教授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及专业学术知识为孩子们的母亲排忧解难,并向她们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代表作品有《小学生妈妈必修的四堂课》、《好孩子的人生,关键在于中学阶段的培养》、《贤明的妈妈需要掌握的教育方法》、《不必牺牲自己也可以教出幸福的孩子》等,在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
媒体评论
韩国最受欢迎的亲子教育专家申宜真作品 韩国第一母亲的育儿心得 曾创下韩国图书销量排行第一的亲子教育书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听话的孩子有可能更危险
你希望成为什幺样的父母?
听话的孩子有可能更危险
父母最容易形成的三种偏见
父母与孩子之间对话的意义
对话将决定孩子的能力与人格
只有对话才能改变孩子
第二章
99%的问题出在父母身上
99%的问题出在父母身上
对话方式有问题的5种类型父母
父母也需要自我分析
请摆脱父母的影响
“严父慈母”已是过去的话题
第三章
如果想跟孩子对话,就必须改变对话方式
父母与孩子之间对话最大的障碍
父母必须掌握的80:20对话法则
必须抛弃一瞬间改变孩子的想法
应该进行适合孩子的对话
适合不同孩子的对话方法
第四章
优秀父母必须掌握的十种对话技巧
必须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适当迴避琐碎的话题
请不要错过对话的红灯和绿灯
想听到孩子的心里话,就应该以诚相待
正确地树立爸爸的地位
犯错时请不要忘记说一声“对不起”
必须掌握协商的技巧
一定要说出自己的感受
儘量多交流,少发脾气
如果缺乏对话时间就应该这样做
第五章
0岁至青春期孩子的对话方法
0岁至4岁孩子的对话方法
5岁至国小二年级孩子的对话方法
国小三年级至青春期孩子的对话方法
第六章
对年轻妈妈的忠告
如果让我再教育一个孩子
请回想自己的童年
对年轻妈妈的忠告
文摘
曾经有一位妈妈成天为孩子愁眉苦脸,仔细分析才发现她的孩子就属于典型的“7岁综合徵”患者。即7岁的孩子普遍性格固执,不懂得让步,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的妈妈担心地问:“如果这样下去,这孩子会不会变成问题孩子呢?”这时,站在一旁的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就喜欢变成问题孩子。”我对她说:“7岁孩子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所以暂时只能这样忍下去。”
曾经做过一次关于“7岁综合徵”的研究,即测试7岁的孩子理解对方立场的程度,又称TOM(TheoryofMind)。这种测试以前主要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检测,但是这一次是针对正常的孩子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理解和关心别人立场的能力会持续发展,但是邻近7岁时,该数值会突然减低,而7岁以后又开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针对以上现象,大部分学者认为,这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特定现象。
7岁时,孩子们开始总结以前所接触和认识到的东西,因此将承受很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和理解别人的感受,即使对方是自己的父母也不例外。此时,不管父母怎幺努力,也不能改变与孩子的对话。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这样的状况。例如,当孩子进入自我发育的7岁阶段时,不管父母怎样努力,都无法进行和谐的对话。在情绪比较紊乱的青春期,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另外,当孩子準备对话时,如果父母的工作过于繁忙或受到大量的外界压力,就容易忽视跟孩子的对话。
因此,父母与孩子就自然地重複或近或远的对话过程。即使是关係非常融洽的父母和孩子,也会重複像波浪一样波动的对话。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这种现象称为生长的动态过程。
由此可见,孩子与父母的对话具有“波浪式”特点,因此没有一个父母能自豪地说:“我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一直都很顺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应该承认,不管自己有多幺努力,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尤其是像7岁的孩子那样,由于孩子自身的问题而无法正常对话时,就应该耐心地等待孩子。但是不要放弃每一个能接近孩子的机会,并且应该利用这样的机会充分地弥补疏远时给孩子带来的创伤。
世界的变化太快。以前是以“大家族”为社会的主要结构,现在“大家族”已经越来越少,逐渐出现了三口之家、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等多种形态的家庭。学者认为,未来随着家庭单位的缩小,将逐渐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係和情感方面的关心。换句话说,随着一个单位的缩小,将提高其内部结构的重要性。
因此小时候跟父母的对话有问题的孩子,一进入青春期,就会显现出比过去更严重的问题,甚至要彻底地关闭与父母的对话视窗。断绝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就意味着断绝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係本身。如此一来,父母的任何话都不能影响孩子,而孩子又绝对地排斥父母的话。
总而言之,父母必须学会跟孩子对话的方法。孩子一开始并不懂得如何阅读他人的内心世界,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跟父母的对话,逐渐了解世界。
想倾诉时,你喜欢找丈夫还是找朋友呢?大部分女性会找朋友,是为了尽情地评论无法沟通的丈夫。为什幺我们总觉得无法跟丈夫沟通呢?语言学者和人类学者认为,男人和女人对话的目的不同,所以导致丈夫和妻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难。
男人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对话,因此在找到解决方法之前,不会轻易开口;但是女人就恰恰相反,她们是为了表达当前的感受才开始对话,同时希望对方能赞同自己的观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优秀父母决定孩子一生的对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