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系列教材·感光材料的性能与使用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系列教材·感光材料的性能与使用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系列教材·感光材料的性能与使用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系列教材·感光材料的性能与使用》是2007年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铭。

基本介绍

  • 书名: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系列教材·感光材料的性能与使用
  • ISBN:9787806865729 
  • 页数:200页
  •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 开本:16

图书信息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8月1日)
平装: 20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06865729
条形码: 9787806865729
尺寸: 24 x 17.6 x 1.4 cm
重量: 422 g

作者简介

张铭,女,1955年生。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範大学化学系(本科)。从事摄影技术教学工作20余年,开设有“电影胶片套用原理”、“照相技术”、“照相化学”、“分析化学”和“影像质量评价”等课程。

内容简介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系列教材?感光材料的性能与使用(修订版)》主要内容:《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系列教材》是在前一套《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系列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组织、策划而编写的。这套教材的出版将有益于当今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发展,对当前缺少专业摄影教材的高校无疑是雪中送炭。
教材出版后,得到摄影界和广大高校师生的关注和认可,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高校摄影教学的需要和读者的建议,对2003年版的教材作一次全面修订,不仅增删了部分科目,对书籍的内容及装帧也作了一些修改。经国家教育教育部严格审查认定,《北京电影院摄影专业系列教材》部分教材(5种)已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其余品种正在补充申报过程中。

目录

1.感光材料发展史略及展望
感光材料的诞生及发展
感光材料雏形的出现
感光材料的发展
感光材料的发展趋势
感光材料的发展趋势
卤化银成像和数字成像
习题
2.感光材料的构造及对其性能的影响
感光材料的构造
黑白材料的构造
黑白正片及相纸的构造
彩色负片的反转片的构造
彩色正片的构造
彩色相纸的构造
彩色红外片
感光材料构造对其性能的影响
乳剂成分对感光材料性能的影响
片基及辅助涂层对感光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习题
3.成像原理
常规成像过程各阶段的机理和作用
在感光乳剂製备的过程中形成感光中心
在曝光过程中形成显影中心(潜影)
沖洗的作用——可见影像的形成
黑白影像的成像原理
黑白影像的成像原理
成像过程中的影调传递
彩色影像的成像原理
彩色负片和正片的成像原理
彩色反转处的成像原理
彩色红外片的成像原理
习题
4.感光材料性能的测定方法
感光特性曲线
测定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的必要性
曝光量和密度的关係——感光特性曲线
感光特性曲线的意义
感光性能的测定方法
曝光
沖洗
计量密度
绘製曲线
从特性曲线上求性能
感光测定的方法的用途
感光材料性能的检测
为摄影者确定所摄景物的亮度间距及曝光量提供依据
对常见沖洗尤其是显影程度(反差係数)进行监测、调控
由感光测定方法确定显影时间和反差係数的关係
用于分析研究摄影过程影调的再现
感光材料性能的实拍测试
测试方法
结果评价
习题
5.感光材料的性能
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
灰雾密度(fog Density)和最小密度(lowest density)
反差(contrast)和反差係数(contrast factor)
感光度(sensitivity)
感色性(color sensitivity)
宽容度(latitude)
互易特性(the reciprocity law)
影像结构特性
颗粒度(granularity)和颗粒性(graininess)
解析度(resolving power)
清晰度(definition)
模量传递函式(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不同种类感光材料的性能比较
……
6.影像质量的评价方法
7.沖洗条件及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8.感光材料的类型、保存和使用条件
9.影响彩色影像色平衡的因素
10.其他感光材料及沖洗工艺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系列教材·感光材料的性能与使用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