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程式
【注音】:zǐ chéng xù
在计算机科学中,子程式(英语:Subroutine, procedure, function, routine, method, subprogram, callable unit),是一个大型程式中的某部份代码,由一个或多个语句块组成。它负责完成某项特定任务,而且相较于其他代码,具备相对的独立性。
一般会有输入参数并有返回值,提供对过程的封装和细节的隐藏。这些代码通常被集成为软体库。
函式在面向过程的语言中已经出现。是结构(Struct)和类(Class)的前身。本身就是对具有相关性语句的归类和对某过程的抽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子程式
- 套用:C++、Pascal、Scratch等
- 拼音:zǐ chéng xù
- 释义:能被其他程式调用
- 套用:彙编语言
基本释义
【释义】:能被其他程式调用,在实现某种功能后能自动返回到调用程式去的程式。其最后一条指令一定是返回指令,故能保证重新返回到调用它的程式中去。也可调用其他子程式,甚至可自身调用(如递归)。
【套用】:C、C++、Pascal、Scratch等
概念
在一个加工程式中,如果其中有些加工内容完全相同或相似,为了简化程式,可以把这些重複的程式段单独列出,并按一定的格式编写成子程式。主程式在执行过程中如果需要某一子程式,通过调用指令来调用该子程式,子程式执行完后又返回到主程式,继续执行后面的程式段。
子程式(subroutine)是一个概括性的术语,任何高级程式所调用的程式,都被称为子程式。它经常被使用在彙编语言层级上。子程式的主体(body)是一个代码区块,当它被调用时就会进入运行。
嵌套
为了进一步简化程式,可以让子程式调用另一个子程式,这种程式的结构称为子程式嵌套。在编程中使用较多的是二重嵌套。
套用
1)零件上若干处具有相同的轮廓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编写一个加工该轮廓形状的子程式,然后用主程式多次调用该子程式的方法完成对工件的加工。
2)加工中反覆出现具有相同轨迹的走刀路线,如果相同轨迹的走刀路线出现在某个加工区域或在这个区域的各个层面上,採用子程式编写加工程式比较方便,在程式中常用增量值确定切入深度。
3)在加工较複杂的零件时,往往包含许多独立的工序,有时工序之间需要适当的调整,为了最佳化加工程式,把每一个独立的工序编成一个子程式,这样形成了模组式的程式结构,便于对加工顺序的调整,主程式中只有换刀和调用子程式等指令。
分类
子程式
子程式(subroutine)是一个概括性的术语,任何高级程式所调用的程式,都被称为子程式。它经常被使用在彙编语言层级上。子程式的主体(body)是一个代码区块,当它被调用时就会进入运行。
函式
函式(function),又称函式,是一种子程式,利用函式名称,可以接收回传值。例如:c = max (a,b);
程式
程式(procedure)是一种子程式,它能够接受不同的引数,来运行某些特别的动作。例如:printf("Hello World\n") ;函式与程式在某些程式语言中是被分开的,但是在C语言中,所有程式都是函式,这两者被认为是相同的。这有可能造成一些副作用,特别是在回传值是void类型时。
方法
在面向对象程式设计语言中,类或对象中的子程式,被称为方法(method).
调用
调用子程式M98指令
指令格式:M98P__××××
指令功能:调用子程式
指令说明:P__为要调用的子程式号。××××为重複调用子程式的次数,若只调用一次子程式可省略不写,系统允许重複调用次数为1~99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