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种魔方
变种魔方,这类魔方保持了原始魔方的外表,但是做出了种种限制,让爱好者不能顺利的按照普通方法完成复原。这一类型的魔方的数量极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变种魔方
- 外文名:Variants of the Rubik's Cube
- 种类:Square one等
- 复原方法:公式不能和普通魔方一样
魔方历史
魔方,也称鲁比克方块,台湾称为魔术方块,香港称为扭计骰,英文名为:Rubik's Cube。是一种手部极限运动,当初厄尔诺·鲁比克(Erno Rubik)教授发明魔方,仅仅是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工具。但要使那些小方块可以随意转动而不散开,不仅是个机械难题,这牵涉到木製的轴心,座和榫头等。直到魔方在手时,他将魔方转了几下后,才发现如何把混乱的颜色方块复原竟是个有趣而且困难的问题。鲁比克就决心大量生产这种玩具。魔方发明后不久就风靡世界,人们发现这个小方块组成的玩意实在是奥妙无穷。
魔方种类
- Square one
主词条:Square 1
SQ1

Square 1Square One又叫做Square1或者SQ1,是由Karel Hrsel和Vojtech Kopsky在1992年共同发明的。它的难度主要在于上下两个地面的方块被切割成了可以转动30度的小块,从而可以产生不同于原始方方正正模样的状态。一般来说,如果能在SQ1的两种经典型之间任意转换,就证明已经掌握了SQ1的复原。
Square 1魔方分为三层。顶层和底层都有风筝块和三角块,它们也被称为角块和边块。整个魔方总共有8个角块和8个边块。相对于层的中间来讲,角块为60度,边块宽度为30度。
- 非对称魔方
非对称魔方也称为不等阶魔方,它的特点是不是立方体,而是类似于3x4x5这种类型的状态。
- 捆绑魔方
主词条:捆绑魔方
捆绑魔方保持原有魔方的状态,但是做出了一些限制,比如把相邻的两个方块做成一个,这样就无法使用原来可以的移动方法进行复原了。
- 连体魔方
2x2x2x10连体魔方连体魔方是将很多个一般魔方连线起来,因此在这其中有些限制,像是2x2x2x10。
连体魔方

- 镜面魔方
主词条:镜面魔方
rubikcubemirror(镜面魔方)

镜面魔方(Rubik Cube Mirror)是魔术方块的衍生与变形,特色在于外型不对称与镜面涂布,用方块的大小不同来代替三阶魔方的颜色不同。复原方法与三阶魔方相同。
- 爆炸形魔方
产品规格:10*10*10cm
爆炸形魔方

- 加宽魔方
产品规格:8.6*8.6*8.6cm
加宽魔方

- 金字塔形魔方
主词条:金字塔魔方
产品规格:10*10*10cm
金字塔形魔方

Pyraminx又名金字塔魔方,由德国科学家麦菲特Uwe Meffert 教授发明,原本是他研究金字塔能量的模型,在研究过程中,意外的发明出魔术金字塔。该魔方的形状为正四面体,总共有四个面及四根轴。Pyraminx为4轴1阶(如图),方块中所有的切角皆为60度。
粽子魔方
主词条:粽子魔方
英文名称:Mastermorphix
粽子魔方属于六轴魔方,是由普通三阶改装而来。
粽子魔方

斜转魔方
主词条:斜转魔方
由托尼·达勒姆发明,由乌韦·梅弗特销售。虽然它是一个立方体,它不同于魔方的架构,它的旋转轴穿过立方体的每个角,而不是每个面的中心。斜转方块一共有四个轴,每一个轴是一个立体对角线。因此,每个动作都会影响所有六个面。

五魔方
主词条:五魔方
五魔方(Megaminx),原名为十二面体魔方,由Uwe Meffert发明,总共有50块可以移动的部分。
五魔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