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是为满足中国第33次南极长城站、中山站越冬而成立的一支科学考察队伍,共有256名队员,其中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为此次考察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考察队于2016年11月2日上午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远征南极,于2017年4月11日返回上海。本次科学考察,是国家“十三五”期间的首次南极考察活动,实施“一船四站”环南极航行计画,进行海陆空立体协同考察,总航程约3.1万海里,历时161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
- 外文名:China's 33th Antarctic Expedition
- 队员人数:256名
- 启程日期:2016年11月2日10时20分
- 返程时间:2017年4月11日
- 领队:孙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
- 总航程:约3.1万海里
- 历时:161天
队员招聘
为满足中国第33次南极长城站、中山站越冬岗位工作需要,2015年10月26日国家海洋局面向社会,公开选用南极考察站越冬后勤保障岗位预选队员,有关情况及要求公告如下:
一、 预选条件
(一)中国公民。
(二)具有良好的品行。
(三)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三级以上专门医疗机构体检确认,体格健康,能胜任在极区特殊环境下的工作。无各类器质性疾病;无各类严重的慢性病;无传染性疾病。心理健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自控能力。
(四)具有符合拟任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其他资格条件;详见“中国极地考察队队员守则”、“中国极地考察队队员基本条件与职责”、“考察站越冬后勤保障岗位职责与选拔条件”。
(五)报名需经所在单位同意。所在单位可以给办理公务护照、因公普通护照等相关外事手续。
二、预选程式:
(一)岗位需求查询:详见“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越冬后勤保障岗位表”。
(二)报名形式:登录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官方网站,在《考察队员网上报名》系统中报名并列印相关表单。仅接受规定格式的书面报名。
1、提交报名申请:报名人员需在公告公布日至2015年11月20日前向国家海洋局提交书面申请。每人仅可申报1个岗位。
2、书面申请内容包括:①《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越冬队员申请表》;②《单位与直系亲属确认函》;③本人已取得的拟任岗位资格证书複印件;④身份证複印件;⑤单位同意派遣并可为申请人办理公务护照、因公普通护照等相关外事手续的证明信(需单位加盖公章)。
3、报名结果确认:由国家海洋局根据岗位职责、选拔条件以及报名人数等具体情况进行审核。对取得预选资格人员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以下简称“极地办”)书面通知申请者本人及所在单位。
(三)选用方式:国家海洋局将组织对取得预选资格人员进行体检、心理测试、室内教育、室外训练、极地相关知识、岗位技术考核。经综合测评后,确定最后录用人员。
三、国家对南极考察队员待遇的有关规定
(一)根据国家人事部、财政部有关档案规定,南极考察队员享受艰苦津贴。根据考察站点、所在岗位与职位的不同,分为三个等级标準:长城站约20万元人民币/人*年;中山站约25万元人民币/人*年。
(二)极地办负责为队员提供极地相关知识与岗位技能培训。
(三)极地办负责为队员办理途经国的签证、安排往返南极事宜。
(四)极地办负责为队员办理在极地工作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险与意外伤害医疗险。承担由国内集中地(北京)至极区期间的交通、食宿费用。统一配发必要的极地考察服装。并根据队员在考察工作中的表现,在考察工作结束后向派遣单位出具考核评价。
(五)队员在极地工作期间,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其国内原有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变;办理护照、出国前后的国内差旅等费用由其所在单位承担。
四、申报材料邮寄地址:
单位名称: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考察业务处
联繫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政编码:100860
备注:
1、衷心感谢您对国家南极考察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有意了解中国极地考察相关背景资料,欢迎登录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官方网站。
2、参加公开选用的申报人员如通过初选并被确定为预选队员,国家海洋局将电话或传真通知本人。没有通过初选人员,将不做专门通知,敬请谅解。
附属档案:
1、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公开选用越冬后勤保障岗位需求表
2、中国极地考察队队员守则
3、中国极地考察队队员基本条件与职责
4、公开选用越冬后勤保障岗位职责与选拔条件
5、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越冬队员申报表
6、单位与直系亲属确认函
行前动员
2016年11月1日,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行前动员大会在“雪龙”船上召开,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山青作出征动员。
队员组成
会议宣布了国家海洋局相关决定,成立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本次考察队共256名队员,其中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为此次考察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
考察意义
林山青代表国家海洋局党组和王宏局长向考察队员表示亲切慰问。他在动员讲话中强调,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极地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雪龙探极”作为国家165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之一,充分说明国家对极地事业的需求。第33次南极考察是“十三五”期间的首次南极考察活动,任务繁重,意义重大。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表示,此次南极考察将是一次勇敢者的远征,同时也是一次体现国家硬实力的远征和探索发现的远征。“雪龙”船、考察站、固定翼飞机将进行海陆空协同作业,以立体化的方式对南极开展观测、调查和勘察,“开启中国南极考察海陆空立体化协同考察的新纪元”。
考察要求
为确保考察队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林山青提出6点要求。
一是要认真按照国家批覆的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总体任务方案做好实施工作。希望全体考察队员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展工作,为我国向极地强国迈进做出新的贡献。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纪律性。考察队要统一思想、服从指挥、步调一致,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
三是要切实重视考察作业全过程的安全工作。安全是完成一切任务的根本前提,也是极地工作永恆的主题。考察队要确保人员安全、作业安全、船舶安全和重大设备安全。
四是要切实做好南极环保工作。南极是一个自然宝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环境价值。每一名考察队员都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认真做好南极环保工作,保护当地自然环境。
五是要营造和谐团结的极地科考氛围。考察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创造和谐团队的思想,努力营造充实、团结、严谨、活泼的良好氛围,共同完成各项考察任务。
六是要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将学习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考察队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局党组的部署要求,紧密联繫考察工作实际,切实做到全员覆盖、突出重点、把握节奏、保证效果。
考察计画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是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本次考察实施“一船四站”环南极航行计画,在完成中山站、崑仑站(泰山站)第一阶段卸货任务后,将逆时针航行前往西南极;随即开展南极半岛南大洋调查、长城站作业,2017年1月中旬前往智利补给;之后到达罗斯海区域作业,再返回中山站;所有预定考察任务结束,离开中山站回国,于2017年4月11日返回上海,总航程约3.1万海里,历时161天。
考察任务
此次考察将执行自然科学类现场考察、罗斯海新站选址前期工作、极地战略管理和政策现场调研、极地管理制度建设现场调研、固定翼飞机科考、国际合作、内陆考察等九大类72项考察任务。其中,我国首架极地专用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将在第32次南极考察首航基础上投入业务化运行试验。深冰芯研究方面,将在650米基础上继续钻探,期望恢复5万年以上的时间环境历史序列,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深入研究。同时,考察队会在伊莉莎白公主地进行强化观测,期望发现南极冰下湖、冰下裂谷;在南大洋多个关键海域进行多学科观测,希望对南大洋的变化获得新的认知;在崑仑站进行天文学的观测等。
重点做好3项任务:一是围绕“雪龙探极”重大工程项目,展开相关现场工作;二是继续实施国家极地专项任务,统筹其他极地科学考察项目;三是积极履行国际公约,执行长城站、中山站、崑仑站环境整治任务。同时根据多边协定,本次考察将利用“雪鹰601”飞机和“雪鹰12”直升机完成国际合作相关任务。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执行环境整治任务标誌着我国南极考察正逐渐走向注重品质的精细化发展模式,展现了我国积极支持与回响国际公约的极地考察大国风範。
考察準备
2016年10月28日,国家海洋局安全检查组根据国家海洋局领导有关要求,在上海对即将起航执行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的“雪龙”船进行了航前安全抽查。抽查结果显示,“雪龙”船处于适航状态,符合国家海洋局备航安全要求,可执行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任务。
检查组听取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有关部门负责人关于备航情况和安全自查工作的汇报,分别对“雪龙”船驾驶室、实验室、机舱、甲板、机库等部位进行了重点抽查,对机舱水密门等部位进行了动态检查,并察看了灭火应急演练情况。
就此次抽查的总体情况,检查组表示,极地中心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按照国家海洋局安全工作相关规定,精心组织备航,认真开展安全自查和隐患整改,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雪龙”船人力物力保障充分,船员思想稳定、情绪饱满,船容船貌良好,设备运转正常。
检查组建议,“雪龙”船要对本次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整改,严禁“带病”出航,继续提高船舶管理水平,加强对考察队员的安全意识教育,狠抓安全责任的落实,切实保障此次南极考察任务顺利完成。
“雪龙”船负责人表示,将儘快整改安全抽查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範狠抓落实,确保人员、船舶、财产等安全,圆满完成南极考察任务。
远征南极
2016年11月2日10时20分,汽笛长鸣,“雪龙”船在拖轮的牵引下,缓缓驶离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以下简称考察队)踏上南极征程。

当日,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山青,国家海洋局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前往送行,并在码头举行了简朴、热烈的欢送仪式。考察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孙波汇报了考察準备情况,请示出征。林山青向考察队授旗,下达起航令。
“再见,一路平安!”码头上的人们挥舞着双手,大声祝福。“感谢鼓励,感谢支持,明年再见!” 科考队员们回应。“雪龙”船渐行渐远,送行的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