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量讲坛
嘉量讲坛,是中国计量学院设立的大型系列精品讲座,于2007年5月正式开设,旨在提升师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丰富校园文化,引导青年学子健康成长,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嘉量讲坛
- 创立时间:2007年5月
- 隶属:中国计量学院
- 主旨:启智导行、塑造人生
主旨
讲坛以“启智导行、塑造人生”为主旨,广邀国内外知名人士前来做讲座,其中包括着名指挥家卞祖善、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着名作家王旭峰等一大批知名人士,深受学生欢迎。
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行动计画
为了在这样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里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气息与氛围,学校重点实施了以“嘉量讲坛”为龙头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行动计画。国家质检总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秦平,国家一级指挥、中国交响乐团联盟主席卞祖善,原Google全球副总裁兼谷歌中国总裁,现创新工场董事长兼执行长李开复,着名青年企业家南存辉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纷纷走进了“嘉量讲坛”。一场场高水平、高质量的演讲、报告让计量学子尽享丰富的文化盛宴。
日期 | 主讲人 | 讲座题目 | 视频 |
2007年5月21日 | 王秦平 | 质量振兴事业与大学生的使命 | |
2007年10月31日 | 卞祖善 | 星期天音乐家——纪念鲍罗廷逝世120周年 | |
2007年11月9日 | 李开复 | 我学我成长——大学生心中的五大问题 | |
2007年11月20日 | 李杰 | 人生设计与人文关怀 | |
2007年11月22日 | 关增建 | 计量的社会功能 | |
2007年11月28日 | 冯长根 | 青年学者如何走向成功 | |
2007年12月17日 | 王旭烽 | 茶与和谐 | |
2007年12月27日 | 杨立新 | 《我的财产,我作主!》 | |
2007年12月30日 | 南存辉 | 创业改变人生 | |
2008年3月20日 | 赵国秋 | 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与应对策略 | |
2008年3月26日 | 廖可斌 | 我们应该塑造怎样的民族文化性格 | |
2008年4月6日 | 郑强 |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和历史责任 | |
2008年5月6日 | 林斌 | 网际网路搜寻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
2008年6月5日 | 顾俊峰 | 大学生如何面对灾难及心理危机干预 | |
2008年6月11日 | 陶宏开 | 引导大学生在网路时代健康成长 | |
2008年9月10日 | 林建忠 | 大学之道 | |
2008年9月24日 | 张铭 | 音乐与人文素养 | |
2008年9月27日 | 张钟华 | 21世纪计量科学展望 | |
2008年10月17日 | 赵克功 | 当代计量科学的发展及其发展趋势 | |
2008年10月19日 | 郑卫华 | 全球化背景下的标準化战略理念 | |
2008年10月28日 | 陈文锦 | 西湖现状及申遗愿景 | |
2008年11月10日 | 王宁 | 全球化及西方中心主义的解体 |
2009年3月11日 孙笑侠 司法与民意
嘉量讲坛部分讲座简介
嘉量讲坛第七讲
着名作家王旭烽教授应邀来嘉量讲坛讲学
2007年12月17日晚,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学科带头人王旭烽教授应邀来我校嘉量讲坛讲学。讲座由党委宣传部部长毕晓光主持,6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王旭烽教授围绕“茶与和谐”这一主题,娓娓道来了茶文化、茶历史、茶礼仪、茶之道和茶技艺。
王旭烽教授为国家一级作家,浙江民进副主委,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浙江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南文学会馆馆长。她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国家首批的“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也是浙江省唯一两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的着名学者。
讲座过程中,王旭烽教授向师生们展示了公道杯、茶船、茶盏、茶海、茶藏等十余种茶器具,并结合这些器具的内涵和用法,阐述了中国茶从华夏远古至今的悠久历史。她强调,茶叶品质与中国文化的默契是与生俱来的,和谐是中国茶人精神的内在核心,谐和则是中国茶人表现和谐精神的外在方式,因此,茶这种和平的饮料,使品饮其间的人们追求详和、幸福完满,构成了茶与人类和平,茶与社会和谐之间的深刻的本质关係。王旭烽教授在讲座中表明了一个观点,即如果要用一种植物来象徵中华民族,则没有一种比茶更合适了。她指出,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一种人性洗礼,茶文化中茶的概念不再是为了解渴而是精神饮品,是需要大家用心去感悟,去体会的。
最后,同学们向王教授请教了茶文化的历史定位,茶礼仪,茶之法以及文学创作等他们关心的问题,王教授进行了精彩的解答。毕晓光部长用“茶以载道”四个字对讲座进行了点评。
嘉量讲坛第八讲
着名民法学家杨立新教授做客
2007年12月27日,虽然冬夜寒风凛冽,但是学校嘉量大会堂里却温暖如春。着名民法学家,我国《物权法》主要立法专家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立新做客我校“嘉量讲坛”,作了题为“我的财产,我做主”的精彩讲座,为近千名专程赶来聆听报告的学校师生上了一堂别开声面的普法课。
讲座中,杨教授旁徵博引,深入浅出地侃侃而谈《物权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他儒雅轩昂的气质,深邃广博的思想,精妙独到的见解和诙谐生动的谈吐,无不让人折服,让人心生钦佩。讲者鞭辟入里,听者兴味盎然。
他首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物权法》的立法背景及意义。杨教授认为,《物权法》的立法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他说,《物权法》再一次确认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保护人民物权的法律,是改革开放胜利成果的记录,完成了《物权法》就完成了民法典的核心部分,完成了《特权法》的制定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体系完善的一天也就不远了。杨教授告诉师生,在学习和理解《物权法》的时候要变革三种思想,统一三种观念。第一是要破权传统的财产和财产权思想,确立起物和物权的观念;第二是要破除限制人们财产的思想,确立起鼓励人们创造财富的观念;第三是要破除个别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确立起所有权平等保护的观念。最后,杨教授以大量丰富的事件和案例向同学们介绍和解释了几种具体的物权。
在报告结束后的提问互动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的热情再次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面对同学们一个个既专业又重要的问题,杨教授无不给予了正面的回答,体现了大家风範和非凡气度。一位法学院的大一新生告诉笔者,她在学习中曾多次接触并阅读过杨立新教授的着作,非常仰慕杨教授,今天能够有幸现场聆听杨教授的报告并接受他的指导感到受益匪浅,希望学校今后能够多邀请一些名人大家来学校开坛讲学。
据悉,此次讲座由党委宣传部和团委主办,法学院承办,为我校“嘉量讲坛”第八讲。讲座由党委宣传部部长毕晓光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