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鲣鸟
北方鲣鸟身体呈高度流线型,适于潜水捕鱼,有时从高达45米处垂直俯冲入水;时常集群取食,捕捉如鲱鱼和鲭鱼等浅水鱼;飞行能力很强,飞行时振翅和滑翔交替,常成群排成一纵队;在很高的斜坡、悬崖顶上或宽阔的悬崖边上营群巢,两巢相隔的距离,约与两鸟栖坐时两喙的距离相等;富侵略性,叫声深沉而刺耳;幼鸟经5次换羽后方能长出成羽。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北方鲣鸟
- 别称:憨鲣鸟
- 二名法:Morus bassanus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纲:鸟纲
- 目:鹈形目
- 科:Sulidae鲣鸟科
- 分布区域:繁殖于北大西洋沿岸,冬季向南移栖,远至美国东部和非洲西部。
- IUCN保护级别:LC 无危
基本信息
北方鲣鸟
鲣鸟科;学名:Morus bassanus身长:80厘米
北方鲣鸟

筑巢
筑于地上或岩石突出部分的海草和碎石堆。
地理分布
繁殖于北大西洋沿岸,冬季向南移栖,远至美国东部和非洲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