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无损检测与评价
《现代无损检测与评价》是2009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国华,吴淼。
基本介绍
- 书名:现代无损检测与评价
- 出版时间:2009-1-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图书简介
作 者:李国华,吴淼 编着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 次:1页 数:304字 数:488000印刷时间:2009-1-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I S B N:9787122036810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无损检测与评价的一本理论与实践并重、入门与提高相结合的着作,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介绍,又照顾实践的需要,同时还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无损检测与评价的含义、特点、意义、现状与发展;第二章集中讨论了材料与构件中的各种常见缺陷;第三至第十章,分别讨论了超声、射线、磁粉、渗透、涡流、声发射、红外与雷射全息这八种无损检测与评价的方法,包括它们的物理基础、基本原理、设备、技术与工艺、特点与典型套用等内容,对超声、射线等五种常规方法,还分别介绍了它们的最新进展。
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将对无损检测与评价的学科体系、现状与发展等方面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超声、射线等无损检测与评价方法有比较深入的认识,为从事无损检测与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打下LC较坚实的基础。
本书既可用作有关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学习无损检测与评价相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工矿企业和科研院所从事无损检测研究与实践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无损检测与评价概述
一、无损检测与评价的含义
二、无损检测与评价的特点
三、开展无损检测与评价研究与实践的意义
四、无损检测与评价的发展历程
五、无损检测与评价的学术组织和主要出版物
六、无损检测与评价在各国的发展
第二节 无损检测与评价的主要技术体系及各自特点
一、超声检测
二、射线检测
三、磁粉检测
四、渗透检测
五、涡流检测
六、声发射检测
七、红外检测7
八、雷射全息检测7
第三节无损检测与评价的发展趋势7
複习思考题9
参考文献9
第二章常见缺陷的分类描述11
第一节金属材料与构件中的常见缺陷现象11
一、铸件中的常见缺陷现象11
二、锻件中的常见缺陷现象13
三、焊缝中的常见缺陷现象15
四、金属型材中的常见缺陷现象15
五、热处理中的常见缺陷现象16
六、使用与维修过程中的常见缺陷现象17
第二节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构件中的常见缺陷现象18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常见缺陷现象18
二、陶瓷材料中的常见缺陷现象20
第三节橡胶与塑胶製品中的常见缺陷现象22
一、橡胶製品中的常见缺陷现象22
二、塑胶製品中的常见缺陷现象23
第四节複合材料中的常见缺陷现象23
一、树脂基纤维增强叠层结构複合材料中的常见缺陷现象23
二、金属蜂窝胶接结构中的常见缺陷现象24
参考文献25
第三章超声检测27
第一节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27
一、机械振动与机械波27
二、超音波基础28
三、超音波的传播特性34
第二节超声检测设备45
一、超音波检测仪45
二、超音波探头47
三、试块50
四、耦合剂52
第三节超声检测技术53
一、超音波检测方法的分类53
二、探测条件的选择54
三、超声检测的缺陷定位、定量与定性56
第四节超声检测的套用60
一、金属板材的超音波检测60
二、锻件的超音波检测61
三、金属焊缝的超音波检测62
四、非金属材料的超音波检测63
五、小型压力容器壳体的超音波检测63
六、超音波检测的其他套用64
第五节超声检测的新近进展65
一、雷射超声65
二、电磁超声68
三、相控阵超声69
複习思考题71
参考文献71
第四章射线检测74
第一节概述74
一、射线及其种类74
二、射线的发现75
三、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套用75
第二节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76
一、射线的产生76
二、射线的特性78
三、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和衰减78
第三节射线检测方法81
一、照相法81
二、电离检测法82
三、萤光屏直接观察法82
四、电视观察法83
第四节射线照相检测设备83
一、射线探伤机83
二、透度计86
三、增感屏90
四、胶片91
五、暗室设备94
第五节射线透照工艺94
一、典型工件的透照方法94
二、曝光参数的选择98
第六节评片技术101
一、概述101
二、射线照相底片的质量指标及要求102
三、常见缺陷的影像特徵102
四、伪缺陷的出现与处理105
五、缺陷位置和大小的确定106
第七节中子射线检测简介107
一、中子射线的发现107
二、中子的基本性质107
三、中子的主要类型108
四、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08
五、中子射线的产生及中子源109
六、中子射线通过物质时的衰减109
七、中子射线照相检测原理及特点110
八、中子射线照相检测的套用111
第八节射线的防护111
一、射线对人体的危害112
二、射线防护的有关法令112
三、辐射量及其单位112
四、射线防护原则114
五、射线防护方法115
六、中子射线防护116
第九节射线检测的新近进展116
一、工业射线CT的发展历程117
二、工业射线CT技术的工作原理117
三、工业射线CT的系统组成118
四、工业射线CT的主要技术指标119
五、工业射线CT技术的特点119
六、工业射线CT技术的套用120
参考文献120
第五章磁粉检测122
第一节概述122
一、磁粉检测发展简史122
二、磁粉检测的特点及套用123
第二节磁粉检测的基本原理123
一、磁场及其特徵参量123
二、介质的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126
三、典型电流的磁场强度128
四、漏磁场及其影响因素130
第三节磁粉检测设备与器材131
一、磁粉探伤机131
二、磁粉和磁悬液133
三、人工缺陷试块133
第四节磁粉检测技术与工艺137
一、磁化方法137
二、磁化电流141
三、磁化规範142
四、检测方法143
第五节磁粉检测的基本步骤144
一、预处理144
二、磁化144
三、施加磁粉或磁悬液145
四、磁痕的观察、分析与记录145
五、后处理147
第六节磁粉检测的套用148
一、轴、桿类工件的检测148
二、管类工件的检测148
三、盘类工件的检测149
四、环形工件的检测149
五、焊接件的检测149
六、弹簧的检测150
七、钢製压力容器的检测150
八、内燃机活塞销的磁粉探伤151
九、起重机吊钩的磁粉检测151
第七节磁粉检测的新近进展152
複习思考题152
参考文献153
第六章渗透检测155
第一节概述155
一、渗透检测的发展简史155
二、渗透检测的特点155
三、渗透检测的套用156
第二节渗透检测的理论基础156
一、表面张力156
二、润湿现象157
三、毛细现象158
四、表面活性和表面活性剂159
五、乳化作用和乳化剂159
六、光学基础知识160
第三节渗透检测材料与设备161
一、渗透检测材料161
二、渗透检测设备166
第四节渗透检测技术169
一、渗透检测方法的分类169
二、渗透检测的基本步骤170
三、常见缺陷的显像特徵172
四、虚假显像173
五、影响渗透检测灵敏度的因素173
第五节渗透检测的套用及新近进展174
一、渗透检测的套用174
二、渗透检测的新近发展174
複习思考题175
参考文献175
第七章涡流检测176
第一节涡流检测概述176
一、涡流检测的发展简史176
二、涡流检测的特点176
三、涡流检测的套用177
第二节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177
一、涡流及其趋肤效应177
二、检测线圈的阻抗分析179
三、有效磁导率180
四、特徵频率181
五、涡流检测的相似律182
六、填充係数182
七、影响线圈阻抗的因素183
第三节涡流检测设备185
一、感测器185
二、涡流检测仪器主机186
三、参考试样187
四、其他辅助设施188
第四节涡流检测技术189
一、检测线圈的使用方式189
二、涡流检测的一般程式190
三、抗干扰措施191
第五节涡流检测的套用192
一、涡流探伤192
二、材质检验193
三、涡流测厚194
第六节涡流检测的新近进展195
一、远场涡流检测概述195
二、远场涡流技术的检测原理196
三、远场涡流和常规涡流技术的简要对比196
四、远场涡流套用中的主要问题197
複习思考题197
参考文献197
第八章声发射检测200
第一节声发射检测的理论基础200
一、声发射的产生200
二、声发射的传播201
三、声发射检测的基本原理202
四、声发射检测的特点202
第二节声发射检测的技术基础204
一、声发射信号的表征204
二、声发射源定位206
三、提高信噪比的措施208
第三节声发射检测设备209
第四节声发射检测的套用213
一、在材料研究中的套用213
二、焊接过程监测和焊缝质量的检测与评定216
三、切削加工过程的线上监测219
四、在泄漏检测中的套用220
五、压力容器的结构完整性监测与评价221
六、其他套用223
第五节声发射检测的新近进展224
一、模态声发射的基本理论224
二、模态声发射的技术特点226
三、模态声发射技术的典型套用226
複习思考题227
参考文献227
第九章红外无损检测231
第一节红外无损检测概述231
第二节红外检测的物理基础232
一、红外辐射的基本概念232
二、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234
三、红外辐射的传输与衰减237
第三节红外检测设备237
一、红外探测器237
二、红外检测仪器240
第四节红外无损检测技术243
一、检测方式243
二、激励源和激励方式244
三、红外辐射能的获取244
四、缺陷的定性、定位与定量244
第五节红外无损检测的套用244
一、红外无损检测在电力工业的套用245
二、红外无损检测在石油化工中的套用245
三、材料和构件的红外无损检测与评价245
四、红外无损检测在机械领域的套用245
五、构(建)物的红外无损检测与评价246
六、红外无损检测在自动测试方面的套用246
七、红外热像技术在灾害防治方面的套用246
八、医学红外热像诊断247
九、红外泄漏检测247
十、红外无损检测的其他套用247
複习思考题248
参考文献248
第十章雷射全息检测252
第一节概述252
一、全息术及其特点252
二、全息术的发展历程253
三、雷射全息无损检测及其特点254
四、雷射全息无损检测的典型套用255
第二节雷射全息检测的基本原理255
第三节雷射全息检测设备258
一、雷射光源258
二、工作檯260
三、记录介质261
四、漫射照明设备264
第四节雷射全息检测技术264
一、雷射全息照相操作过程264
二、物体表面微差位移的观察方法265
三、雷射全息检测的载入方法267
第五节雷射全息检测的套用268
複习思考题272
参考文献273
附录1国内部分无损检测标準目录275
一、超声检测275
二、射线检测277
三、磁粉检测279
四、渗透检测280
五、涡流检测280
六、声发射检测281
七、红外检测281
八、雷射全息检验281
九、 其他281
参考文献282
附录2部分材料的声学特性283
附录3常用钢种的磁特性参数表284
参考文献288
附录4部分材料的光谱发射率数据289
参考文献292
附录5部分材料的热物性和电阻率数据293
附表1常用钢铁材料的热物性和电阻率数据293
附表2常用铝及铝合金的热物性和电阻率数据297
附表3常用镁合金的热物性和电阻率数据299
附表4常用钛合金的热物性和电阻率数据299
附表5其他常用金属材料的热物性和电阻率数据300
附表6部分非金属材料的热物性数据301
参考文献301
附录6无损检测的信息资源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