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王滋军

王滋军

王滋军

王滋军,男,1970年7月生,山东威海人,博士,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建材与结构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鉴定检测专家,江苏省震后房屋建筑应急评估专家。

曾荣获“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工大集团奖教金”、“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5.12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主要从事建筑工业化,节能建筑结构体系,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建材与结构等方面的教学、谘询、理论及工程套用研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王滋军
  • 出生地:山东威海
  • 出生日期:1970年7月
  • 性别:男

学习、工作经历

王滋军
1990/09 – 1994/06,山东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1994/09 – 1997/02,山东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工学硕士
1997/03 – 2000/03,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博士
2000/04 – 2001/05,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
2001/05至今,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研究领域与成就

科研项目

1、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节能环保型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结构体系研究”(2008.11-2011.10);
2、作为主要参加人及参加人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层组合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及性能设计方法”(2007.1-2009.12);
3、“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高层减震控制结构灾变机理与数值模拟”(2009.1-2011.12);
4、江苏省社会发展基金项目“隔震技术在文物古蹟建筑修复、加固中的套用研究”(2002.10-2005.10);
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粘滞阻尼墙及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2001.9-2003.12)等。
6、作为项目主要完成者的“中高层大开间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项目,于2002年通过了江苏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7、作为项目主要完成者的“考虑二次受力的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项目,于2002年12月通过了建设部科技司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8、参加的重要工程谘询项目:杭州湾大桥工程动力分析与减震技术研究,2003年;
9、苏通大桥结构抗震与减震设计覆核,2004年;浙江湖州南太湖大桥动力特性与抗震性能研究,2004年。

研究方向

新型结构与新材料结构;结构抗震控制;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

代表性论文、专着

[1]王滋军,刘伟庆,叶燕华,孙仁楼,魏威.钢筋混凝土开洞叠合剪力墙低周反覆荷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2, 33(7).
[2]王滋军,刘伟庆,魏威,叶燕华.钢筋混凝土水平拼接叠合剪力墙低周反覆荷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2, 33(7).
[3]王滋军,刘伟庆,卢吉松,魏威.钢筋混凝土无洞叠合剪力墙低周反覆荷载试验[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6).
[4]王滋军,刘伟庆.建筑模网混凝土在我国的研究与套用现状[J].混凝土, 2011, (8).
[5]王滋军,刘伟庆,卢吉松.钢筋混凝土无洞叠合墙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混凝土, 2012, (1).
[6]王滋军,翟文豪,刘伟庆,王宇.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及其改进技术[J].混凝土, 2012, (10).
[7]王滋军,王宇,刘伟庆,翟文豪.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在我国的研究与套用现状[J].混凝土, 2012, (11).
[8]王滋军,刘伟庆,汪杰,蒋永生等.中高层大开间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9, 19(3).
[9]王滋军,刘伟庆,蒋永生.中高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1, 21(3).
[10]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on the RC frame structures with special-shaped columns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ISSEYE-7) inTianjinon August 28-31, 2002.
[11]王滋军,刘伟庆,蒋永生,汪杰等.中高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试验与理论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2, 22(5).
[12]王滋军,刘伟庆,姚秋来,戴运祥.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锚固方式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 2003,(2).
[13]王滋军,刘伟庆,姚秋来,戴运祥.考虑二次受力的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 2004,(7).
[14] Zijun WANG, Weiqing LIU. Study of the anchorage of RC beam strengthened with CFRP, 3ICEE, 2004.10.
[15]王滋军,刘伟庆,姚秋来,戴运祥.碳纤维补强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附加锚固设计方法[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5(5).
[16]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GJ/TJ 144-2012)(参编).
[1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GJ/TJ 145-2012)(参编).

获专利情况

[1]王滋军,刘伟庆.钢筋混凝土叠合墙体节点连线结构及施工方法:中国,ZL201110113482.8 [P]. 2012-12-5.
[2]王滋军,刘伟庆,叶燕华,佘晨岗.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节能建筑结构体系:中国,ZL200920044967.4 [P]. 2010-2-24.
[3]王滋军,刘伟庆.钢筋混凝土叠合墙体节点连线结构:中国,ZL201120137390.9 [P]. 2011-12-21.
[4]王滋军,刘伟庆,王宇,翟文豪.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预製墙体外壳结构:中国,ZL201220336710.8 [P]. 2013-3-13.
[5]王滋军,刘伟庆,翟文豪,王宇.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製保温阳台:中国,ZL201320323702.4 [P]. 2013-11-27.
[6]王滋军,范明环,刘军.一种预製装配整体式异形柱结构:中国, ZL201420117399.7[P]. 2014-9-3.

教学情况

主讲《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等课程。主要教学成果:《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多媒体课件获江苏省高校“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好课件奖”(2002.12,4/6),“结构课程群”获江苏省优秀课程群(2002.12,9/10)。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王滋军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