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平县实验中学
富平县实验中学是富平县一所公办的中学,建校以来,以纯朴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和严格、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办学特色,学生学习有特长而闻名于县内外,尤其是近几年来,办学业绩突出,考入重点高中比率连年攀升,实现了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的飞跃发展,现已成为富平县基础教育系统中首屈一指的规模大校、质量强校和特色名校,为了适应学校生源剧增的需要,2008年,县政府斥资1.16亿元将实验中学搬迁,2010年9月迁入新址,迁入新址后逐部形成高科技设备,高端人才为一体的高素质教学学校,实验中学有在校师生3500余人,建校以来在富平县,渭南市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被省、市、县评为优秀学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富平县实验中学
- 创建于:1978年
- 荣誉:先后被省、市、县评为优秀学校
- 办学性质:公办学校
- 迁址时间:2010年9月
- 地理位置:莲湖路东段
- 课程设定:国中义务段全部课程
- 招生範围:县城内国小毕业生
学校性质
机构设定
机构名称 | 机构职能 |
党政办公室 | 学校日常工作 |
教务处 | 教学管理 |
政教处 | 学生安全德育工作 |
总务处 | 后勤保障 |
财务室 | 财务管理 |
团委办公室 | 团委日常工作 |
校工会 | 主持教代会及日常工作 |
师资力量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所教学科 | 主要成果或荣誉称号 |
杨月英 | 女 | 中高 | 语文 | 县级优秀教师 |
张月玲 | 女 | 中高 | 语文 | |
李韵臻 | 女 | 中高 | 语文 | |
胡淑英 | 女 | 中高 | 数学 | 县级优秀教师 、论文省级二等奖 |
韩凤莲 | 女 | 中高 | 数学 | 先进教育工作者 |
赵慧婷 | 女 | 中高 | 英语 | |
陈淑茹 | 女 | 中高 | 英语 | 市级优秀辅导教师 |
孙巧玉 | 女 | 中高 | 化学 | 论文获县级一二等奖 |
刘晓燕 | 女 | 中高 | 化学 | 县级论文一等奖 |
周淑凤 | 女 | 中高 | 化学 | 县级优秀论文奖 |
张增运 | 男 | 中高 | 体育 | 教学能手 |
刘丽萍 | 女 | 中高 | 英语 | 市级教学能手 |
李晓艳 | 女 | 中高 | 化学 | 全国化学优秀辅导教师 |
李 娥 | 女 | 中高 | 英语 | 县级教学能手 |
王朝晖 | 女 | 中高 | 数学 | 市级教学能手 |
陈晓艳 | 女 | 中高 | 数学 | 市级教学能手 |
张晓宁 | 女 | 中一 | 英语 | 县级教学能手 |
刘艳茹 | 女 | 中一 | 英语 | 市级教学能手 |
何雪侠 | 女 | 中一 | 语文 | 县级模範班主任、高考优秀监考 |
刘美丽 | 女 | 中一 | 语文 | 市级教学能手 |
杨文建 | 男 | 中一 | 英语 | 县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 |
张妙侠 | 女 | 中一 | 物理 | 县优秀教师 |
郝亚萍 | 女 | 中一 | 物理 | 县首届名师 |
刑小英 | 女 | 中一 | 数学 | 模範班主任 |
孙桂茹 | 女 | 中一 | 数学 | 市级教学能手 |
孙 丽 | 女 | 中一 | 数学 | 高考优秀监考教师 |
程 奇 | 男 | 中二 | 数学 | 教学能手,教科所优秀辅导员 |
学校职能组
办学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兴校,科研兴校,育人成才"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教育为首,以培养学生懂感恩、会学习为重点,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根本,以落实素质教育为目标,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坚持用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师,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用现代教育理论、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及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武装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学校文明,最佳化育人环境,创建平安校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学习思想,造就“会学、会做、会创新”的一代新人。让师生在共同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和谐发展。

现任领导班子
校长:程同洲【学校全面工作】
82.9至87.8在齐村国中任教
87.9至89.8在陕西教院脱产学习
89.9至02.4在迤山中学任教
02.5至今在实验中学任教
首届教师节被省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06.6被中共陕西省委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
支部副书记:贺晓红【党务工作】
86.7至03.8在小惠国中任教
03.8至今在实验中学任教
4.6、05.6论文获县级一、二等奖
2008年度获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
副校长:康关来【学校日常事务】
81.8至90.8在洪水乡清明庙任教
90.9至今在实验中学任教
95.9获陕西省优秀数学辅导教师
98.7获富平县委优秀党员
副校长:李西平【教学管理】
79.9至83.8在鸿雁国中任教
86.7至88.8在富平进校任教
89.9至今在实验中学任教
工会主席:鲁明【工会工作】
79.9至83.8在鸿雁国中任教
86.7至88.8在富平进校任教
89.9至今在实验中学任教
总务主任:刘显龙【后勤管理】
86.7至90.2在教育局工作
90.2至99.10在迤山中学工作
99.10至今在实验中学工作
教导主任:念萍芳【教学日常工作】
90.7至96.7在张桥二中任教
96.7至今在实验中学任教
2000市优秀辅导教师04市级优秀德育工作者
06被团县委评为“青年岗位能手”
政教主任:郭超【德育教育及安全工作】
02.9至今在实验中学任教
2008年度获县级优秀教师
教导主任:张爱军【协助教学日常工作】
95.8至99.2在流曲臧村任教
99.2至02.2在流曲臧村国中任教
02.3至今在实验中学任教
02至03、06县委优秀共产员
04论文获市级二等奖
政教主任:郭彦峰【协助德育教育及安全卫生工作】
01.9至04.12在宫里国中任教
05.1至今在实验中学任教
团委书记:荆洁萍【协助德育教育及安全卫生工作】
98.7至99.9在县幼稚园任教
02.3至今在实验中学工作
学校情况分析
2008年县委县政府作出英明决策——实验中学整体搬迁。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一座占地103亩,总建筑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设施设备齐全,结构合理科学,宽敞明亮的新实验中学已经落成,并于2010年9月投入使用。学校现有在岗教师197名,其中高级职称的占24名,中级职称的占56名,中青年教师占83.5%,具有本科学历的占97%,52个教学班,其中七年级24个教学班,每班均不超过50名学生,八年级24个教学班,九年级24个教学班,共有3300余名学生。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方法新颖,学习氛围浓郁,硬体设施先进,为广大莘莘学子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求学条件。
实验中学迁建工程由富平城乡建筑设计室和西北设计院联合进行设计,按照国家地震灾后新的规範进行建设。规划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三大功能区,总占地103.5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计画总投资1.16亿元。
学校奋斗目标
(2010年--2012年):
规範学校管理,实施以人为本、科研兴校发展思路,最佳化校园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提高师资水平,培养一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2012年--2015年):
加强硬体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一支有一定教学风格和科研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出在本本县、本市、本省有声誉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为有一定特色的中学。师资水平,本科学历教师达100%,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前列,申报省级特色示範学校。
(2015年--2020年底):
不断加强现代化管理,实行校园闭路网,加强学校、社会、家庭多元化联繫。扩大校园面积,绿化美化校园。建设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每位教师至少具有一项专业特长,学校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把学校办成科研水平高、教学手段先进、办学特色明显,全县一流的特色示範学校,申报市级特色示範学校。
总体目标
学校必须树立争先创优的意识,群策群力,脚踏实地的开展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学习为动力、以变化为起点、以发展为主 题、以创新为灵魂、以进步为标誌,“尚德立校、规範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亮校”为策略,以“人文校园、和谐校园”为导向,不断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塑造高素质学生群体,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构建现代化管理模式,力争5到10年内 把实验中学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市级一流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级规範化要求。
工作措施
1.加强教育,增强教育书人、爱岗敬业精神。
(1)切实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坚持政治学习制度。
(2)切实加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思想教育。
(3)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
(4)以“八荣八耻”为指导,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重新构建学生、家长、学校相结合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教师评价制度。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养成教育。
(1)充分发挥校本资源的作用。
(2)深入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範》、《中学学生一日行为规範》。
(3)进一步细化、规範学校的德育活动。
(4)认真抓好学生的法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治、安全和防範意识。
(5)加强家长学校与社会德育工作站的建设。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最佳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重建“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
2.加强名师工程建设,树立学校师资品牌。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学历层次,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4.加强教学与课题的研究,不断完善教研与备课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5.不断最佳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实现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的组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6.加强学校的班子建设,加强对学校班子的思想政治,爱岗敬业思想教育,使之具有较高教育教学与教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实现学校管理人员在二至五年内逐步实现学校管理人员的过度与最佳化,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7.通过学科带头人评选,实行全员聘任制,职称评聘分开、竞聘上岗等政策,引入教育教学与竞聘上岗机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队伍建设,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三)加强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管理与指导。
1.进一步组织学习新一轮课改的理论,加强课改的研究与实践。
2.继续加强教师课改的培训,通过听讲座、观看专题片、组织教师学习、进行课改实践与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等办法,不断提高教师适应课改的能力,确保课改年段的延伸。
3.加大课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开展研究性学习。
(四)继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立。
我校基础设施离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要求还有差距,自然、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技教育设备、校园网路等设备和建设相对滞后,完善我校的硬体设施建设,添置种类仪器设备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地址
新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焦村。原址位于中医医院隔壁
新校区
新校区占地103亩,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设备设施齐全,学校现有教师197人,高级教师24人,中级教师56人,2010年七年级24个教学班,每班均不超过50人,八年级16个教学班,九年级12个教学班,以后各年级24个班,人数在35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