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是淮南矿业学院电气工程系计算机教研室,1994年招收了全日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2000年创建了淮南工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7年成立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几经合併组合发展,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江浙沪皖以及全国计算机行业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拥有在职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53人,教授、副教授2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 22人,硕士学位 31人。
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矿山机电工程(矿山物联网方向);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个: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套用技术,另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个:计算机技术。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和软体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硕士生100余人,本科生近1500人。拥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安全;省级教学团队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网路;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2个,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英文名:AUST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简称:安理大计算机学院
- 校训:团结奋进博学奉献
- 创办时间:1994
- 所属地区:安徽省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理工
- 学校属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
- 主要奖项:2017年安徽省机器人比赛救援仿真项目冠军
2017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一等奖 - 现任校长:赵前进
学院领导
院党委 书记:王永祥
执行院 长: 赵前进
院党委副书记兼行政副院长:张 旸
副 院 长:方贤进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体、软体与套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套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资料库概论、编译原理、作业系统、计算机网路技术、软体工程导论、统一建模语言及建模工具、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体开发过程、软体需求工程、面向对象系统分析设计、软体构件技术、大型资料库系统开发、J2EE架构与程式设计、NET架构与程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等相关课程。
毕业生可到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软、硬体)系统的开发和套用工作,也可以到科研部门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科研工作。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监控与嵌入式技术)
监控与嵌入式技术专业方向是在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专业方向。本专业学生将掌握扎实的嵌入式软体基础理论、开发技术和工具,并具备嵌入式软体在通信、信息家电、工业控制、移动计算设备、网路设备等领域的设计、开发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原理、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式设计、数据结构、Linux作业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资料库系统、计算机网路、编译原理、软体工程、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嵌入式实时作业系统、ARM体系结构与编程、windows ce程式设计、嵌入式Linux程式设计、DSP软体开发技术与工具、嵌入式C/C++等相关课程。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物联网工程
本专业被教育部规划为紧急战略性新设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计算机套用技术、有线和无线网路技术、通讯技术、感测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从事物联网设计、开发、管理与套用等方面的工作,尤其在智慧型交通、智慧型电网、智慧型物流、智慧型农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工业监测、智慧型医疗等领域的套用开发和维护工作。另外,学生毕业后可报考计算机学科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联网工程概论、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级语言程式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路、感测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感测器网路、近距无线传输技术、条码和射频识别技术、数据採集与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相关课程。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数字媒体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数字影视技术、游戏动画技术、网路传播技术的複合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级语言程式设计、影视编导与製作、非线性编辑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製作、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路、数据结构与算法、资料库原理与套用、音响原理与技术、动画原理与技术、游戏理论与技术、数字媒体资源管理等相关课程。
毕业生可到新闻媒体机构、文化传播机构、影视製作公司、游戏软体公司、动漫设计与製作公司、广告公司、政府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大型企事业等相关行业,从事动画製作设计与开发、游戏软体设计与开发、影视製作、广告设计、网路媒体设计与开发等相关工作。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信息安全
本专业主要培养素质、知识、能力全面发展,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信息科学基础知识,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套用,具备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套用服务工作能力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如政府信息中心)、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如各级国家安全局)、银行、金融、证券、通信(如华为、中国移动公司)、网际网路企业(如腾讯等)等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套用、开发工作,还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或信息安全学科的硕士学位。
本专业主要学习C语言程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资讯理论与编码、计算机作业系统及安全、资料库原理及安全、计算机网路、信息安全管理与法律基础、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的数学基础、密码学、计算机网路安全与攻防、信息隐藏技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网路作业系统与伺服器管理、云计算架构与安全等相关课程。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软体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软体理论基础、熟练专业技能、软体产业实践经验的高层次套用型人才。能够适应现代化工程团队、新产品、新系统开发和维护需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软体工程领域的分析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道德素养。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嵌入式体系结构、人工智慧、软体工程、软体技术导论、数据挖掘、算法分析、软体测试、数字电路设计、编译原理、软体架构、资料库原理、嵌入式套用开发、软体需求分析、UI原理与套用、软硬体协同设计、设备驱动程式设计、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Android套用开发、软体项目管理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包括嵌入式软体工程、矿山数位化工程、监控软体设计、物联网工程等实际工程的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能依据工程需要自发学习并最佳化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拥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卓越的社会交往与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强的社会意识和企业家敏锐性。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硬体建设
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拥有计算机600余台。计算机专业实验中心包括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组成原理实验室、网路技术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数字逻辑实验室、作业系统实验室、数据结构实验室、资料库套用实验室等十多个实验室,拥有计算机及相关配套硬体实验设备700余台套。
承担科研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精干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有多名教师在省级和校级教学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有三门课程被评为省级、校级精品课程。近几年来,该院教师共主持纵、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承担的科研项目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四项、省级教学成果两项。近年来该院教师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0多人次;公开出版专着和教材40余部。
学科建设
主要研究方向
1)计算机监控技术
该方向包括计算机信息採集与处理、计算机智慧型控制、计算机智慧型终端开发等。 採用先进的感测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人工智慧技术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或离线全面监控、综合分析。该方向研究人员目前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地厅级科研项目2项;作为主编、副主编、参编正式出版了5本教材。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
2)计算机网路及其套用
主要研究网路协定性能分析、网路安全、P2P网路、服务组合与服务发现。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本研究方向已形成了一个有力的科研梯队。
3)资料库及其套用
该方向研究目前资料库领域中最热门的几个方向:包括信息集成、数据流管理、感测器资料库技术、XML 数据管理、格线数据管理、DBMS 自适应、移动数据管理和微小资料库、资料库用户界面等。该方向研究人员目前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地厅级科研项目3项;作为主编、副主编、参编正式出版了9本教材。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
4)计算机图形学及CAD技术套用
研究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工业部门中的具体套用及相关软体的开发
5)嵌入式系统
该方向以嵌入式系统套用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嵌入式硬体设计、嵌入式作业系统技术、嵌入式网路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等。目前,在基于ARM核心的微处理器为嵌入式系统的硬体基础上,配以不同套用层次的作业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将网路软体模组、无线通信模组、各类控制模组纳入其中,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套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本研究方向的人员多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软硬体、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本方向研究人员目前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地厅级科研项目3项;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总计20余篇,作为主编、副主编、参编正式出版了8本教材。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