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理工大学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前身是学校基础部、数理系和理学院,2016年10月,学校为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及学科发展需要,以理学院原有的数学、统计和信息学科为基础进行整合,新成立了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学院下设信息与计算科学、套用数学、统计、公共数学4个系,1个数学与大数据实验中心,以及套用数学、智慧型计算、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大数据与智慧型系统4个研究所。拥有信息安全工程二级博士点1个,套用数学和信息安全工程二级硕士点2个,数学与套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套用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同时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数学类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目前在校本科生600多人、研究生67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安徽理工大学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 创办时间:2016-10
- 所属地区:安徽省淮南市
- 学校类型:理工
- 学校属性:本科
- 现任院长:赵前进
学院简介
安徽理工大学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前身是学校基础部、数理系和理学院,2016年10月,学校为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及学科发展需要,以理学院原有的数学、统计和信息学科为基础进行整合,新成立了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学院下设信息与计算科学、套用数学、统计、公共数学4个系,1个数学与大数据实验中心,以及套用数学、智慧型计算、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大数据与智慧型系统4个研究所。拥有信息安全工程二级博士点1个,套用数学和信息安全工程二级硕士点2个,数学与套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套用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同时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数学类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目前在校本科生600多人、研究生67人。
学院拥有良好的学科和专业发展平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质量品牌基地;拥有信息技术基础省级示範实验实训中心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拥有移动网际网路省级创客实验室和大数据省级创客实验室2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拥有公共数学省级教学团队和数学建模校级教学团队;拥有《高等数学》、《机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算法设计与分析》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套用数学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67人,专任教师64人,其中教授8人(包括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教师中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名,省模範教师2人,省教坛新秀2人。另外,特聘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已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大的师资队伍。
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主持省级教研项目8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3项),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除夯实学生基础之外,全面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网际网路+大赛、全国软体设计大赛等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国家级奖励40多项(其中国家一等奖5项),省级奖励280余项。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考研率在20%以上,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学院科研实力较强,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已形成了DNA计算、Petri网、智慧型计算、大数据分析、数值计算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代数与图论等多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参与973、863计画等国家级项目近10项,完成纵横向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14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软体着作权10多项。出版专着/教材12部。
同时,学院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会、学生、内部管理等工作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学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学生活动丰富,每年召开全校性面具化装晚会,已成为全校大学生品牌活动之一。学院的团学成果丰硕,利用“网际网路+农业”开展农村帮扶,受到近10家国家和省级媒体报导。学院先后荣获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安徽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等称号。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将传承理学院的优良传统,以“基础教学为立院之本,学科专业发展为强院之路”的理念,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全面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7年2月10日更新)
学院拥有良好的学科和专业发展平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质量品牌基地;拥有信息技术基础省级示範实验实训中心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拥有移动网际网路省级创客实验室和大数据省级创客实验室2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拥有公共数学省级教学团队和数学建模校级教学团队;拥有《高等数学》、《机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算法设计与分析》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套用数学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67人,专任教师64人,其中教授8人(包括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教师中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名,省模範教师2人,省教坛新秀2人。另外,特聘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已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大的师资队伍。
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主持省级教研项目8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3项),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除夯实学生基础之外,全面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网际网路+大赛、全国软体设计大赛等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国家级奖励40多项(其中国家一等奖5项),省级奖励280余项。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考研率在20%以上,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学院科研实力较强,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已形成了DNA计算、Petri网、智慧型计算、大数据分析、数值计算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代数与图论等多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参与973、863计画等国家级项目近10项,完成纵横向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14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软体着作权10多项。出版专着/教材12部。
同时,学院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会、学生、内部管理等工作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学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学生活动丰富,每年召开全校性面具化装晚会,已成为全校大学生品牌活动之一。学院的团学成果丰硕,利用“网际网路+农业”开展农村帮扶,受到近10家国家和省级媒体报导。学院先后荣获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安徽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等称号。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将传承理学院的优良传统,以“基础教学为立院之本,学科专业发展为强院之路”的理念,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全面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7年2月10日更新)
现任领导
赵前进 |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负责学院党建,包括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党校、纪检、统战、维稳、保密、监察、审计、离退休和人才等工作。 |
方贤文 | 副院长 (主持工作) |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学院发展,包括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研究生、财务、国际合作等工作。 |
李 勇 | 副书记兼副院长 | 负责学院行政、后勤、实验室、成教、学生和工会工作。协助负责财务工作。 |
机构设定
院办 | ||||
岗位 | 人员 | 办公地点 | ||
党委秘书兼行政工作秘书 | 郑甜甜 | 学院二楼党委秘书办公室 | ||
教学工作秘书 | 陈小奎(兼) | 学院二楼教学秘书办公室 | ||
学科与科研工作秘书 | 耿显亚(兼) | 学院二楼科研秘书办公室 | ||
研究生工作秘书 | 王丽丽(兼) | 学院二楼研究生秘书办公室 | ||
团委副书记 | 王晓悦(兼) | 学院二楼团委办公室 | ||
系(实验室) | ||||
系(实验室) | 支部书记 | 系主任 | 副主任 | 办公地点 |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 方欢 | 方欢 | 郭娟 | 信计系办公室 |
套用数学系 | 耿显亚 | 耿显亚 | 韦慧 | 套用数学系办公室 |
套用统计系 | 詹倩 | 李德权 | 詹倩 | 套用统计系办公室 |
公共数学系 | 范自强 | 许峰 | 范自强、周继振 | 公共数学系办公室 |
院教学实验中心 | 陈小奎 | 信计系办公室 |
硕士点
(1)套用数学
(2)信息安全工程
特色专业
(1)信息与计算科学特色专业(国家级,2010年)
(2)信息与计算科学特色专业(省级,2008年)
(3)信息与计算科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2014年)
(4)信息与计算科学省级质量品牌基地(省级,2016年)
教学团队
(1)公共数学省级教学团队(省级,2014年)
(2)数学建模校级教学团队(校级,2012年)
教学实践
1.我校在2017年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喜获佳绩
地图信息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安徽理工大学数学与大数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