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样本
《中国样本》是2008年8月1日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杰。本书讲述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概念的认识与分析,还对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方法与路径作了比较详尽的探讨。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样本
- ISBN:7563375805, 9787563375806
- 页数:257页
- 出版社: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年8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 尺寸:22.6 x 16.2 x 1.8 cm
内容简介
《中国样本:对重庆和成都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思考"》是国内首部全面阐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涵和实现方法,路径的图书一部眼光独特、观点新颖。认识明晰,又融汇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图书一部专门针对重庆和成都编写的.具有理论性资料性和实用价值的工具性图书。
目录
前言(代序)
第一章 重庆和成都走上改革前台
第一节 重庆和成都所肩负的使命
一、中央为什幺会选择重庆和成都进行试验
二、中央希望重庆和成都向全国提供两个不同样本
三、渝蓉两个样本有哪些不同与相同之处
第二节 怎样理解中央对渝蓉试验区的定位
一、如何理解“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15个宁
二、国家发改委“发改经体(2007) 1248”通知中的几个关键字
第三节 渝蓉试验区该如何破题
一、渝蓉婴面对三大棘手问题
二、渝蓉可寻求六个方面的突破
第四节 舆论如何评价渝蓉试验区
一、国内部分官员看法
二、国内部分专家看法
三、国内媒体评论
附录一 一个档案催生的双胞胎“新特区”为什幺是成渝——让“新特区”超越“深圳速度”需要“新空间”,这需要政治勇气。
附录二 津沪“综合试验改革”艰难破冰——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前车之辙”
第二章 谁在曲解渝蓉试验区
第一节 渝蓉试验区没有“特权”
一、错误地把试验区等同于经济特区
二、把试验区误为渝蓉绝对领先全国的保障
三、误以为“ 统筹城乡” 是消灭农村
四、错误地把“试错机制”理解为什幺都可以乾
五、错误地把统筹城乡发展理解为以农村建设为中心
第二节 渝蓉试验区建设不能当概念炒作
一、误把“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当作包罗万象的筐
二、误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当作要钱要政策的工具
三、误把“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当作概念炒作
四、误把“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当作一个大拼盘
第三节 需要纠正的几种提法
附录三 网友文章:我们需要什幺样的试验区
第三章 怎样建设国家样本
第一节 重庆和成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试验田
一、试验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试验田
二、试验区是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样本
三、渝蓉建设试验区的任务庞大而艰巨
第二节 重庆和成都要做好三项规划
一、为什幺要做好三项规划
二、发展是第一要务
三、规划应当注意的问题
四、规划必须涉及四大问题
第三节 渝蓉试验区改革成功的标誌
一、如何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保障公共服务支出
二、如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三、如何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四章 重庆和成都的未来
第一节 渝蓉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二、统筹城乡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如何实现统筹城乡发展
四、重庆和成都的思路
第二节 如何实现综合配套改革
一、什幺足综合配套改革
二、综合配套改革的目标
三、如何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网、渝蓉体制改革需要解决两大问题
五、建议渝蓉试验区设立协调机构
附录四 积极探索 多管齐下强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重庆市发改委关于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考察报告(摘要)
附录五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殷都区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锦江区的考察报告(摘要)
第五章 让农民进城让农民有钱
第一节 什幺是“三农”问题
一、“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二、 解决“三农”问题的难点
三、“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
四、给重庆和成都的一些建议
第二节 如何实现土地集中
一、土地集中的优势与劣势
二、渝蓉可以採取哪些方式实现土地集中
第三节 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村经济现状
二、农民希望哪些方断能够得到改善
三、如何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 农村三大经济现象分析与对策
一、农村劳务经济问题
二、农村集体经济问题
三、农村大户经济问题
第五节 渝蓉农村建设措施
一、重庆:工业反哺农业农村建设三步走
二、成都:打好五张牌
附录六 重庆市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第六章 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
后记
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李杰,四川人,中共党员。从事新闻工作12年,先后在《华西都市报)《生活新报)《东南快报)等主流都市报工作和任职,公开出版文学着作3部。2006年4月任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青年报)总鳊辑,2007年12月任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总经理助理。周松,重庆人,中共党员。1998年11月进入新闻业,曾在《生活新报》《东南快报》(东陆时报)(福建经济快报》《重庆青年报》《西江都市报》等国内多家报纸担任编辑和管理工作,发表多篇文章。2004年7月进入《重庆晚报》,现为新闻中心评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