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胡友彪

胡友彪

胡友彪

胡友彪,男,1963年2月出生,硕士,安徽理工大学教授,现担任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院长;系安徽省高校及安徽理工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兼职有:中国煤矿水害损失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矿业高校环境学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安徽省煤矿安全特聘监督员、淮南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胡友彪
  • 出生日期:1963年2月
  • 职业:硕士
  • 性别:男

教育背景

1980年7月至1984年7月,中国矿业大学本科学习, 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4年7月至1987年8月,太原理工大学工作,助教,其间,1984年10月至1985年3月在该校教师英语进修班学习;
1987年9月至1990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0年6月后,安徽理工大学任教,其间,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在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进修学习。

教学情况

1.本科生课程:环境科学概论、水污染控制工程、地下水动力学、供水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专门水文地质学、环境质量评价等;
2.研究生课程:矿井水害防治、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土壤污染与防治、环境水文地质学等。

研究方向

矿井水害防治、水资源评价与开发管理、矿山生态环境评价与恢复治理、环境地质等。

研究课题

1.矿井突水的水文地质结构模式及其形成条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画“973”项目课题,编号:2007CB209401)
2.东坡矿区矿井水害评价及防治技术研究(获2010年煤炭科技进步三等奖)
3.朔南煤田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及保护措施研究(2010中国煤炭协会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4.淮南市矿产资源规划(主持矿山生态环境专项研究项目)(获2005国土资源部一等奖)
5.新生界底部鬆散层沉积微相与富水性关係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皖北矿区重大突水事故的环境同位素判别模式及套用(省自然科学基金)
7.粉煤灰的资源环境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套用实验研究(省教育厅项目)
8.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9.新安煤矿导水裂隙探测及防水煤柱留设研究
10.姚桥矿水化学特徵及其套用研究
11.新集一矿五、六採区防水煤岩柱合理留设研究
12.新集二矿推覆体下1304、1306工作面回採可行性研究

主要论着

专着教材

(1)防水煤岩柱合理留设的应力分析计算法,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7(合着)
(2)矿业城市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4(合着)
(3)专门水文地质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10(副主编)
(4)环境保护概论,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8(副主编)

主要论文

(1)Study on Supported Titanium Dioxide Photocatalysis to Treat Wastewater Containing Low Concentration Cu2+,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Diffuse Pollution-Management Measures and Control Technique,2010.10
(2)淮南市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分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4期
(3)Extractability and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municipal sludge,Special Track within iCBBE: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EPPH 2009)
(4)STUDY ON REMOVAL OF AMMONIA-NITROGEN FROM WASTEWATER BY COAL ASH,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sian-Europ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Transfer,2006.10
(5)Experiment Research on Different Fillers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in Treatment of Domestic Sewage,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sian-Europe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Transfer,2008.6(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6)涡北矿井鬆散层水文地质特徵分析及问题探讨,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5)
(7)粉煤灰对重金属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煤炭科学技术》,2007(7)
(8)GIS在淮南市水环境管理中的套用,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6(4)
(9)淮河淮南段水质现状及其污染控制对策,《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5
(10)煤炭过度开採的生态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江苏煤炭,2003(4)
(11)酸性矿井水的形成及防治,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2.增刊
(12)矿井水源判别的灰色关联度方法,工程勘察,1997(1),(2000.10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13)论疏乾排水的不良环境效应及矿井水的综合利用,中国矿业,1997(4)
(14)水化学组分的Q型群分析方法及套用,中国煤田地质,1997,(2)
(15)开採沉陷的环境效应及其对策,煤矿环境保护,1997(4)
(16)新河矿太原组灰岩溶蚀试验研究,江苏煤炭,1997(3)
(17)矿井水源判别的环境同位素法,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4。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胡友彪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